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萍

作品数:27 被引量:15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疗效
  • 8篇临床疗效
  • 7篇利拉鲁肽
  • 7篇疗效及安全
  • 7篇临床疗效及安...
  • 7篇安全性
  • 5篇胰岛
  • 5篇胰岛素
  • 5篇胰岛素治疗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5篇细胞
  • 4篇药物
  • 4篇失眠
  • 4篇粒细胞
  • 4篇抗甲状腺药
  • 4篇抗甲状腺药物
  • 4篇护理
  • 4篇甲状腺
  • 4篇肥胖

机构

  • 19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7篇张萍
  • 14篇潘天荣
  • 10篇杜益君
  • 8篇钟兴
  • 3篇王芳
  • 2篇邓大同
  • 2篇左春林
  • 2篇秦克秀
  • 2篇夏兰
  • 2篇陈贵海
  • 2篇张曙
  • 2篇叶晓云
  • 2篇周先华
  • 1篇谷一梅
  • 1篇刘妮娜
  • 1篇吴黎明
  • 1篇王佑民
  • 1篇杨家湘
  • 1篇杨林
  • 1篇蔡传元

传媒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六届中国睡...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3
  • 3篇199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在治疗Graves病(GD)过程中致白细胞减少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相关性。方法 262例GD患者分为白细胞减少组(GDL)和白细胞正常组(GDN),其中口服丙硫氧嘧啶(PTU)56例,口服他巴唑(MMI)206例;健康对照组(HC)为180名健康体检者。各组血清中ANCA阳性者用斑点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和蛋白酶3(PR3)抗体。结果GDL组ANCA阳性率较HC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U:P<0.01,MMI:P<0.01);GDN组ANCA阳性率较HC组增加,其中口服PTU的GD患者ANCA阳性率与H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MMI的GD患者ANCA阳性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L组AN-CA阳性率高于GDN组,其中口服PTU的GDL组ANCA阳性率较GDN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口服MMI的GDL组与GD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D可能导致部分患者ANCA阳性表达,推测ANCA可能参与ATD致白细胞减少,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蔡传元潘天荣张萍
关键词:GRAVES病抗甲状腺药物白细胞减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二方法 筛选初诊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拉鲁...
张萍钟兴潘天荣杜益君
利拉鲁肽治疗不同2型糖尿病病程肥胖/超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治疗不同T2DM病程肥胖/超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入选口服降糖药物(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超重T2DM患者78例,分为病程≤5年组和病程>5年组。两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1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HbA_1c[病程≤5年组:(8.61±0.76)%vs(7.21±0.58)%;病程>5年组:(8.84±1.07)%vs(7.81±1.05)%]、FPG[病程≤5年组:(8.93±0.84)vs(6.81±1.16)mmol/L;病程>5年组:(9.16±1.02)vs(8.08±1.44)mmol/L]、2hPG[病程≤5年组:(14.09±3.36)vs(10.67±1.54)mmol/L;病程>5年组:(15.29±3.46)vs(11.26±2.05)mmol/L]、BMI[病程≤5年组:(28.62±2.81)vs(26.73±2.83)kg/m^2;病程>5年组:(27.88±2.14)vs(27.05±2.47)kg/m^2]下降;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病程≤5年组:(33.77±8.04)vs(51.63±13.26);病程>5年组:(28.24±6.24)vs(37.10±10.41)]升高(P<0.01)。病程≤5年组HOMA-IR[(3.59±0.81)vs(2.59±1.27)]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4.36±0.24)vs(-3.94±0.51)]升高(P<0.01)。与病程>5年组比较,病程≤5年组FPG、HbA_1c、HOMA-IR降低,HOMA-β升高(P<0.01)。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不同T2DM糖尿病病程的肥胖/超重患者均可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在糖尿病早期开始应用利拉鲁肽,血糖下降和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更为明显。
杜益君潘天荣钟兴刘妮娜张萍
关键词:肥胖利拉鲁肽病程
利拉鲁肽治疗不同病程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利拉鲁肽治疗不同病程阶段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筛选28例新诊断(<1年)肥胖2型糖尿患者及14例病程较长(>5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杜益君潘天荣钟兴张萍
失眠障碍患者不同亚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及与客观睡眠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不同亚型慢性失眠障碍(CID)患者认知功能有无差异及认知功能与客观睡眠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95例CID患者(入睡难14例,早醒24例,维持难24例,混合性33例)接受一夜多导睡眠监测,次日完成蒙特利尔认知...
张萍夏兰王芳魏启国陈贵海
关键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多导睡眠图
文献传递
不同病程超重T2DM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评价沙格列汀治疗不同病程阶段超重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例二甲双胍治疗血糖不达标的超重T2DM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和长病程组(病程>3年)。两组均加用沙格列汀持续治疗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BMI)、血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长病程组相比,短病程组FBG、2h PG、Hb A1c降低更明显,HOMA-β升高更为显著(P<0.01)。短病程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长病程组(P<0.05),但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不同病程超重T2DM患者均可明显降低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能减轻体重;早期联合使用沙格列汀,血糖下降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
张萍潘天荣杜益君钟兴
关键词:沙格列汀病程
用自制鼻塞管接头改时吸氧的护理体会
氧气管道漏氧是影响缺氧病人供氧的直接因素。针对发生的原因,我们对鼻塞吸入疗法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至今已采用三年,未见一例漏氧现象,我们认为注意保持氧气装置中各管道通畅,关键在于呼管道衔接牢固度。临床上使用的鼻塞吸氧过程中...
张萍
文献传递
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ANCA的关联性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研究安徽地区汉族Graves病患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白细胞减少的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PCR-SSP)检测76例ATD致白细胞减少的Graves病患者、98例ATD治疗后白细胞正常患者和230名健康对照者的等位基因HLA-DRB1* 08032、DRBI* 1501、DRB1*0901的频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白细胞减少组和白细胞正常组Graves病患者的血清ANCA阳性率.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及细胞正常组比较,白细胞减少组患者等位基因DRB1 * 08032、DRB1*1501频率明显增加(OR分别为3.06,1.77,4.03和2.28,均P<0.05),DRB1* 0901频率明显减低(OR为0.33和0.43,P<0.05).(2)与甲巯咪唑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患者比较,甲巯咪唑致白细胞减少组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明显增加(x2 =4.878,P<0.05).(3)与未携带等位基因DRB1*08032和DRB1*1501的患者比较,携带者血清中ANCA阳性率明显增加(x2为5.682,5.429,4.009和4.549,均P<0.05).结论 等位基因HLA-DRB1*08032、HLA-DRB1*1501可能是安徽地区汉族人ATD致白细胞减少的易感基因;HLA-DRB1*0901可能是其保护基因或抗性基因.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ATD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免疫反应的发生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
潘天荣王佑民张萍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抗甲状腺药物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免疫荧光法
原发性失眠患者血清神经丝重链和轻链改变
【目的】检测原发性失眠患者血清神经丝重链(neurofilament heavy chian,NfH)和神经丝轻链(neurofilamentlightchian,NfL)浓度变化及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原发性失...
张萍陈贵海王芳夏兰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血清
文献传递
肌少症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住院绝经后老年T2DM患者,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BMD)及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SMI=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身高2(kg/m^(2)),按T值分为OP组和非OP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ASMI并进行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与非OP组比较,OP组肌少症(SAC)患病率高(P<0.05);两组年龄、ASMI、体质指数(BMI)、雌二醇(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MI[OR=0.133,95%CI(0.029~0.611)]、BMI[OR=0.785,95%CI(0.625~0.985)]、E2[OR=0.967,95%CI(0.942~0.993)]是OP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提示,ASMI对OP患病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32~0.872),P<0.001],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47.8%,最佳诊断值为5.52 kg/m^(2)。结论ASMI、BMI、E2减少与OP发生呈正相关,ASMI是OP的重要保护因素,对老年绝经后T2DM患者应早期进行OP筛查及危险因素评估,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跌倒、骨折的发生风险。
张萍杜益君王跃王艳秋徐小群潘天荣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骨密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