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支撑架
- 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支撑架,包括固定箱,固定箱上粘附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有坐垫,坐垫下端连接有两侧都有齿的齿条,齿条啮合有两个对称设置在固定箱内的齿轮,每个齿轮均固定连接...
- 张萍钭方芳胡凡徐仁伵邵靓
- 一种用于心血管的介入治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血管的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控制面板、开关按钮、丝杠,所述底座上方安装有所述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所述开关按钮,所述控制面板前部设置有所述丝杠,所述丝杠一侧设置有滑杠,所述滑杠上方设置...
- 邵靓张萍
- 文献传递
- 一种神经内科失眠理疗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神经内科失眠理疗装置,其结构包括机体外壳、提把手、控制面板、液晶显示屏、控制按钮、LED指示灯、接线口、控制开关、透气软垫。本实用新型结构上设有的提把手,且通过内嵌的方式安装于机体外壳前后端内部,工作...
- 张萍邵靓
- 文献传递
- 一种智能控制等腰三角形充气靠垫气垫床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等腰三角形充气靠垫气垫床,旨在解决当前重症患者翻身难的技术问题,包括床体和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左翻转机构和右翻转机构,所述左翻转机构与右翻转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左翻转机构包括左充气靠垫,右翻...
- 赖丽芳胡爱珍张萍
- 文献传递
- 一种卧床病人用护理专用裤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床病人用护理专用裤,包括第一分体裤,所述第一分体裤呈裤腿状并穿戴于患者的左腿或右腿部上,所述第一分体裤裆部设有V型开口,所述V型开口对应的第一分体裤侧部包围在对应腿部上方的胯部和腰部上。本实用新型具有...
- 胡爱珍张萍
- 文献传递
- Toll样受体3基因rs3775291位点突变在糖尿病大鼠急慢性心肌缺血中的损伤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3(TLR3)基因rs3775291位点突变在糖尿病大鼠急慢性心肌缺血中的损伤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4月由南昌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80只基因敲除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野生型组(40只)和突变型组(40只)。野生型组仅丝线穿过冠状动脉,但左室支不结扎,通过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突变型组选取TLR3基因敲除大鼠制作模型。比较两组的TLR3、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以及趋化因子10(IP-10)、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突变型组的TLR3和NF-κB蛋白表达均高于野生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IP-10、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急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中,TLR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炎症指标水平也升高,TLR3基因rs3775291位点突变与损伤机制有密切的联系。
- 邵靓张萍蔡新勇肖斌梅松被
- 关键词:TOLL样受体3
- 一种引流袋隐藏裤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袋隐藏裤,旨在解决当前内部引流管的放置得不到固定,移动时不便,患者穿着舒适性差、不美观的技术问题,包括具有腰部和两个裤腿的裤体,所述裤体的右裤腿或/和左裤腿膝盖部下方裤腿上设有收纳袋,引流袋位于所述...
- 赖丽芳张宁东张萍
- 文献传递
- 乳酸菌干预对帕金森病大鼠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酸菌干预对帕金森病大鼠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SD实验鼠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只。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干预,观察组采用乳酸菌干预,观察两组α-synuclein表达,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α-synuclein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清IL-6、IL-1β、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IL-6、IL-1β,TNF-α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的应用,可以降低大鼠α-synuclein的水平,抑制其表达,但是否能促进其逆向由肠至脑传递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 张萍邵靓蔡新勇肖斌梅松被
- 关键词:乳酸菌
- 基于大数据和VR技术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大数据和VR技术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系统,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解决了由于病人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多变,神经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为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设置了重重障碍,导致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操作困难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
- 张萍邵靓
- 文献传递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不良反应的注射方法。方法:收治接受分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50例,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以脐为中心的两侧进行注射,试验组于上午采取改良方法在腹部右侧注射,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右侧腹部皮肤1分钟,使之形成一褶皱,右手指针,不排气,针头垂直向下在褶皱顶部刺入,注射完毕,停留4~6秒,放松左手,拔针按压3~5分钟;对照组于晚上采用传统注射方法在腹部左侧注射。结果:试验组发生皮下瘀斑及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P<0.01)。结论:改良后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及痛苦,对治疗有积极作用。
- 张萍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