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阻塞性
  • 5篇肺疾病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疾病
  • 4篇肺功
  • 4篇肺功能
  • 3篇术后
  • 3篇气道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治疗
  • 2篇营养
  • 2篇正压通气
  • 2篇支气管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气道正压
  • 2篇气道正压通气

机构

  • 14篇广州市红十字...
  • 4篇暨南大学第四...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8篇张辛
  • 6篇汪得喜
  • 5篇袁建章
  • 5篇崔冬清
  • 4篇邓哲彤
  • 2篇钟海波
  • 2篇张鸣生
  • 2篇吴伟东
  • 2篇伍惠红
  • 2篇关晓华
  • 2篇杜就学
  • 2篇潘海燕
  • 2篇杨正心
  • 1篇曾瑜
  • 1篇郑企琨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东药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心病的营养及心理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张辛崔冬清
关键词:肺心病心理治疗营养病程心理因素
高渗盐水诱导痰中炎性介质评价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意义探讨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评判气道炎症的性质及程度对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为了验证通过分析高渗盐水诱导痰中炎性介质来评判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可行性,本文比较了29例哮喘、30例慢性支气管炎及14例非气道疾病三组患...
崔冬清张辛袁建章汪得喜伍惠红汤泰秦
文献传递
纤支镜对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价值
2001年
目的 探讨纤支镜对胸腹术后肺部感染的治疗价值 .方法 分析了 5 2例经积极常规治疗无效、肺部感染加重的术后病人使用纤支镜的治疗效果 .结果 显效 42例 ,有效 4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88.4% .同时吸取的分泌物培养显示可获得较高的病菌分离率 ( 6 9.2 % )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 胸腹术后肺部感染病人使用纤支镜治疗有助于确定致病菌、较彻底清除大气道分泌物、改善肺通气功能 .局部给药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 。
邓哲彤伍惠红张辛袁建章汪得喜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部感染胸腹手术
支气管哮喘与心理障碍被引量:1
2001年
张辛崔冬清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心理障碍流行病学
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价值探讨
1997年
经鼻(面)罩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价值探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内科(510220)袁建章张辛传统的人工通气在轻型呼衰较难实行,而呼衰发展到危及病人生命时已延误治疗,简单、方便而有效的通气方式一直是呼吸治疗学探讨的一个课题[1]。双气道持续正压通...
袁建章张辛
关键词:呼吸衰竭正压通气氧疗法
无创正压通气在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近年来,通过鼻罩或面罩连接呼吸机的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左心衰竭业已受到重视。虽然目前医学界尚有较多争论,但多数学者认为无创正压通气可以作为左心衰竭临床治疗的辅助手段。本文综述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左心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
张辛崔冬清
关键词:心力衰竭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1
2003年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的患者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 ,探讨其变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所有入住ICU机械通气 4 8小时以上的 10 6例患者 ,以有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标志分为两组。观察机械通气时间、潮气量、气道峰压、体温、脉搏、呼吸、检验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电解质、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及心电图、胸片检查的变化。并收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定量培养 ,记录并发症。结果 VAP组 4 7例 (44 % )机械通气时间、体温、脉搏、潮气量、气道峰压、外周血白细胞、血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均高于无VAP组 (P <0 .0 1)。K+ 、Mg2 + 、血清白蛋白、IgG、IgA、凝血酶原时间均低于无VAP组 (P <0 .0 1)。其它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且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VAP最常见致病菌。结论 防止气压伤 ,采取个体保护性机械通气 ,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凝血损伤炎症网络的启动 ,将造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 ,增加VAP的发生率。Mg+ 、中性白细胞。
潘海燕张辛曾瑜钟海波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电刺激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观察被引量:3
1995年
呼吸电刺激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观察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张鸣生,张辛,李煜庭,胡妙贞,黄长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在CO...
张鸣生张辛李煜庭胡妙贞黄长抗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疗法
新药临床试验中实施GCP的体会被引量:4
2004年
为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及安全,新药临床试验都必须严格执行GCP(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规定,并贯穿于全过程.
潘海燕张辛崔冬清
关键词:病例入选
中等剂量青霉素治疗COPD社区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2001年
目的 :评价中等剂量青霉素 (PG)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社区感染的疗效及反复使用抗生素对PG疗效的实际影响。方法 :选择COPD社区感染患者 10 2例 ,分为治疗前较少使用和反复使用抗生素的甲、乙两组。均予以中等剂量PG静脉滴注 ,3天内观察总疗效及两组疗效的对比。结果 :本组总有效率 76 4 % ,甲组有效率 85% ,乙组有效率 34 3% (P <0 0 5)。结论 :中等剂量PG治疗多数COPD社区感染患者是有效的 ,但反复无指症使用抗生素会明显降低疗效。
张辛汪得喜邓哲彤
关键词:青霉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