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元灿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气相
  • 1篇紫外
  • 1篇硫醚
  • 1篇甲硫醚
  • 1篇降解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降解
  • 1篇二极管
  • 1篇发光
  • 1篇发光二极管
  • 1篇LED
  • 1篇催化
  • 1篇催化降解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篇张士成
  • 1篇陈建民
  • 1篇戴元灿
  • 1篇董维阳
  • 1篇刘静
  • 1篇王梓萌

传媒

  • 1篇环境化学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紫外-发光二极管光催化降解气相甲硫醚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主波长367 nm的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作激发光源,Degussa P25-TiO2薄膜作催化剂,在平板反应器中模拟了低浓度(8.3mg.m-3)典型恶臭气体甲硫醚(DMS)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研究了催化剂负载量、光照强度、温度、相对湿度、体积流速对DMS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甲硫醚的去除效率和反应速率随着催化剂负载量的增加(5.0—36.0μg.cm-2)而增大,其最大去除率可达到97.6%.在本实验条件下,室温21.6℃、相对湿度47.5%要比低温12.1℃、低相对湿度10.9%—29.8%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DMS的反应速率随着体积流速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当流速小于3.4×10-7m.3s-1时,反应受传质控制,流速大于6.8×10-7m.3s-1时,反应受反应速率控制,流速在3.4×10-7—6.8×10-7m.3s-1之间时为过渡态.
刘静戴元灿王梓萌张士成董维阳陈建民
关键词:LED光催化降解甲硫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