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昌达

作品数:63 被引量:68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水利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7篇遥感
  • 18篇卫星遥感
  • 13篇卫星
  • 11篇洪涝
  • 10篇图像
  • 9篇灾害
  • 9篇涝灾
  • 9篇TM图像
  • 7篇灾情
  • 7篇洪涝灾情
  • 6篇遥感监测
  • 6篇卫星遥感监测
  • 5篇图像处理
  • 5篇TM
  • 4篇星载
  • 4篇土地利用
  • 4篇土壤
  • 4篇林火
  • 4篇抗洪
  • 4篇洪涝灾害

机构

  • 60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中国科学院光...

作者

  • 63篇戴昌达
  • 32篇唐伶俐
  • 9篇胡德永
  • 9篇姜小光
  • 9篇陈刚
  • 7篇王杰生
  • 5篇雷莉萍
  • 4篇李传荣
  • 3篇李安
  • 3篇江平
  • 3篇葛碧如
  • 3篇寇连群
  • 2篇刘建波
  • 2篇习晓环
  • 2篇陈桂红
  • 2篇张景发
  • 2篇王荣
  • 2篇刘亮
  • 2篇王新鸿
  • 1篇李才兴

传媒

  • 9篇环境遥感
  • 9篇遥感信息
  • 7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物理教学
  • 3篇国土资源遥感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世界导弹与航...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宇航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物理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国际太空
  • 1篇遥感技术动态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2002环境...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8篇1993
  • 4篇1992
  • 4篇1991
  • 4篇1990
  • 5篇1989
  • 1篇198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卫星监测森林火灾及灾后林木恢复变化被引量:3
1991年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气象卫星AVHRR(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图像和陆地卫星TM(专业制图仪)图像记录了这场林火的全过程。气象卫星观测周期短、频度高,但地面分辨力低;陆地卫星观测频度低,但地面分辨力高。两者互相配合,取长补短,是对林火进行实时监测的有效手段。TM第7波段对于探测温度高达1000℃左右的林火十分敏锐;由TM7、4、3(分别赋于红、绿、兰色)合成的彩色图像具有近天然色彩,使图像反映火焰、烟雾、火烧迹地、未烧林地都十分清晰,从而为准确确定火场位置、面积、评估受灾损失及规划恢复与重建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用灾后第一二年初夏及秋末的TM图像,并与灾前、灾中的TM图像做复合处理,可获得灾后林木恢复变化信息。
戴昌达
关键词:火灾气象卫星陆地卫星
我国资源卫星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1990年
本文回顾了我国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遥感卫星应用研究的全过程。总的说来,我国起步不晚,发展速度不慢,特别是近几年来在TM图像信息特征分析与应用处理等方面的进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TM图像应用于1:5万专业调查制图、林火监测以及快速提取耕地消长、大宗作物种植面积等重要农情信息方面显示了巨大潜力。文中还指出为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应用潜力,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水平所必须正视与解决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戴昌达葛碧如
关键词:资源卫星图像处理卫星遥感
星载SAR图象斑点噪声消除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4
1996年
星载(SAR)图象一般都存在相干斑点噪声,严重干扰地物信息的提取与SAR图象的应用效果,因此斑点噪声的消除问题引起微波遥感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先后有多位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有均值平滑滤波、中值平滑滤波、Frost自适应滤波、Lee自适应滤波以及近期由P.V.NarasimhaRao等人提出的改良K-均值自适应滤波等方法。本文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数学基础,并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实验区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K-均值自适应滤波法效果最佳。
唐伶俐江平戴昌达
关键词:SAR图象噪声遥感图象处理
应用TM图像进行1:5万县级土地资源调查制图的理论依据与关键问题
戴昌达胡德永
关键词:遥感成像航空摄影土壤调查
陆地卫星图象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1987年5月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火灾期间,应用TM图像实时监测火情取得良好效果。灾后对过火区继续进行监测,通过灾前、灾中、灾后TM图像的数值分析、对比,变换处理及目视判读,查明不同受害程度地区林木恢复与生态环境变化均有所不同。松毛虫害是近年松林的主要灾害。本文概述安徽省全椒县孤山林场应用TM图像监测松毛虫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图像时相选择恰当,并采取各种排除干扰信息,突出有用信息的图象应用处理方法,可以相当准确地把重害、轻害和基本无害区自动识别区分出来。
胡德永雷莉萍唐伶俐陈刚戴昌达
关键词:卫星图象灾害监测自然灾害
MODIS数据在测量地物辐射亮度和反射率特性中的应用被引量:41
2002年
以往用户利用 MODIS数据研究最多的领域是区域以至全球尺度的环境变化 ,而利用 MODIS数据来定量测量地物参数 (如辐射亮度和反射率 )的研究却很少 ,这主要是因为 MODIS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低 ,容易造成像元不纯从而影响到数据的精度。但是由于 MODIS数据作为目前光谱辐射精度最高的遥感数据源 ,对于探索遥感定标以及定量遥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所研究地物面积匹配于 MOIDS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时 ,那么 MODIS无疑是最好的数据源之一。本文详细讨论了 MODIS数据参数定标原理和在测量地物辐射亮度和反射率中的应用 ,并用 L andsat- 7数据作为参考 ,验证了 MODIS用来测量地物参数的可行性。
王荣唐伶俐戴昌达
关键词:地物定量遥感反射率MODIS
TM图像用于1:5万专题调查制图的可行性及其关键技术被引量:5
1991年
从理论上论证了TM图像的空间分辨力能够满足1:5万专题调查制图要求;分析了常规方法制作1:5万TM影像图存在的缺陷;总结出“数字插值放大、光机复合处理”制作1:5万TM影像图的整套技术,并对影像判读和转绘成图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戴昌达胡德永
关键词:TM图像专题制图可行性
遥感技术在土壤资源调查制图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78年
一、土壤调查制图技术的发展 土壤调查制图技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地面勘测阶段,航空勘测阶段、和宇宙勘测阶段。 很早以前,人们为了探索自然秘密和发展农、林、牧各业生产的需要,运用各种地面测量勘测技术对土壤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漫长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土壤地理制图学。这是土壤资源勘测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土壤调查制图的经典方法。 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航空事业和摄影光学工业迅猛发展,在土壤调查研究中出现了航测技术的应用。其中最简单的一种称为航空目测,即专业人员坐在飞机上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对调查地区进行观察。这对于了解调查地区概貌是有益的,但达不到精细掌握土壤资源的要求,而且代价颇高,很不经济。一般只是结合专业航空摄影的机会,顺便对测区概查采用之。
戴昌达卜兆宏徐彬彬曾志远
关键词:象片卫星象片判读标志遥感技术
低湿地与土壤湿度的卫星遥感监测与制图被引量:10
1995年
本文介绍应用陆地卫星TM图象数据监测法国莱茵河谷地土壤湿度变化,绘制1:50,000低湿地分布图的技术方法。对夏、秋两个时相的TM图象进行K-L变换等应用处理,获得的第3主分量集中了土壤湿度差异的信息。把两个时相的第3主分量精确配准后,以Hypet-boxes分类器进行温度分类,分出水体、恒湿地、夏秋季潮湿地、冬春季潮湿地、恒干地等5个湿度类别。经实地检验准确可信,表明此方法适合于土壤湿度变化监测与低湿地调查制图。
戴昌达Vogt.,T
关键词:土壤卫星遥感制图低湿地
卫星遥感监测北京环境变化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概略介绍应用1984年10月3日、1987年9月26日、1989年10月17日和1992年10月25日4景TM数据,以北京城区及朝阳区851.5平方公里范围为试验区,通过图像应用处理,提取水体、绿地、热岛现象等环境要素变化信息,客观、准确地展示出北京市环境质量在加速改善的轨迹。表明卫星遥感在城市环境监测研究中有着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戴昌达唐伶俐陈刚
关键词:卫星遥感环境变化环境遥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