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承曦

承曦

作品数: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内生真菌
  • 5篇蛇足石杉
  • 5篇石杉
  • 3篇胆碱
  • 3篇钉螺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乙酰胆碱酯酶
  • 3篇金钱松
  • 3篇活性
  • 2篇扦插
  • 2篇扦插生根
  • 1篇胆碱酯酶活性
  • 1篇氧化应激
  • 1篇乙酰胆碱酯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乙酰胆碱酯酶...
  • 1篇抑制活性
  • 1篇真菌
  • 1篇生理生化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8篇承曦
  • 7篇陈钧
  • 4篇郭尚彬
  • 4篇朱大元
  • 2篇李娜
  • 1篇杨逊
  • 1篇何佳
  • 1篇祁红兵
  • 1篇周晓坤
  • 1篇王妍
  • 1篇仲楠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6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筛选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筛选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方法采用DTNB显色法,优化条件后筛选;对蛇足石杉的29株内生真菌菌株发酵液醇提物进行了酶抑制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xg,g8,g5,xgc2,xy7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高的抑制率,其IC50分别是285.62,293.53,434.17,668.82,856.21μg/ml。结论蛇足石杉内生真菌xg,g8,g5发酵醇提物能够较为显著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为寻找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药用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承曦陈钧朱大元郭尚彬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蛇足石杉内生真菌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g5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为了初步研究蛇足石杉内生真菌g5发酵产物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动力学以及对该株真菌做初步形态学鉴定,采用DTNB显色法检测g5发酵液醇提物抑制AChE活性的效果,并采用玻片培养法进行真菌鉴定。结果发现g5菌株属于半知菌目丛梗孢科青霉属;其发酵液醇提物对AChE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混合竞争型可逆抑制,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与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分别为0.0789 mL和1.1352 mL,因此g5菌株代谢产物可作为开发AChE抑制剂类药物的潜在资源。
承曦陈钧朱大元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蛇足石杉内生真菌
具有灭螺活性的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改进发酵工艺提高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的杀螺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按照WHO的杀螺剂浸泡试验法,以杀螺率为主要衡量指标,同时考察发酵液的生物量,对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以马铃薯175g/L为氮源,初始pH值6.0,葡萄糖和蔗糖15g/L为碳源,磷酸二氢钾0.5mmol/L为代谢调节因子,接种量2%,250ml三角瓶装液量50ml,温度30℃,120r/min,发酵7d,杀螺活性最大提高16.7%。生物量与杀螺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通过改变发酵工艺可以提高杀螺活性,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具有开发应用的潜力。
郭尚彬陈钧承曦周晓坤杨逊
关键词:钉螺内生真菌金钱松发酵工艺
金钱松内生真菌杀螺活性菌株筛选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筛选出对钉螺具有致死作用的金钱松内生真菌菌株,并进行形态学初步鉴定。方法从药用植物金钱松的18株内生真菌中,按照WHO的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内生真菌以及不同浓度发酵液杀螺效果,并采用玻片培养法进行真菌鉴定。结果JJ18菌株发酵液的中和液(pH=7)有较高的杀螺效果,24h钉螺死亡率达26.7%,48h达76.7%,72h达100.0%。发酵液浓度为5%时,钉螺死亡率为53.3%;浓度为10%时,钉螺死亡率为86.7%。其杀螺活性成分主要是发酵液的细胞外产物,且对鱼无急性毒性。通过鉴定该菌属于曲霉属。结论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细胞外产物具有一定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筛选新型杀螺药物的资源。
郭尚彬陈钧何佳承曦仲楠
关键词:钉螺内生真菌金钱松
微生物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研究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和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蛇足石杉分别在原生境土壤(土壤Ⅰ)、接种了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的灭菌土壤(土壤Ⅱ)、灭菌土壤(土壤Ⅲ)上进行扦插,调查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率,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和石杉碱甲含量。结果:与土壤Ⅲ上的扦插蛇足石杉相比,土壤Ⅰ和土壤Ⅱ上植株生根率,分别提高了10%和16%,土壤Ⅱ上扦插植株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Ⅰ上扦插植株叶片和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Ⅰ和土壤Ⅱ上的扦插植株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提高。结论:原生境土壤微生物、内生真菌和根表真菌对扦插蛇足石杉的生根有促进作用,提高蛇足石杉体内的代谢水平。
李娜陈钧承曦朱大元
关键词:蛇足石杉扦插生理生化指标
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杀螺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的杀螺作用、活性部位及该菌株杀螺活性的传代稳定性,从而探索其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按照WHO的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处理下JJ18发酵液杀螺效果。结果:JJ18菌株发酵液的活性成分集中在胞外液,当胞外液浓度10%时,72h杀螺率接近90%,且发酵外液成盐后有良好的耐热性,强光照下7 d内活性物质基本不改变,菌株传代稳定,杀螺活性成分集中在正丁醇萃取部位。结论:金钱松内生真菌JJ18代谢产物的杀螺活性,有开发应用的可能性。
郭尚彬陈钧王妍承曦祁红兵
关键词:钉螺内生真菌金钱松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抗AD症活性的初步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目前,世界人口正逐渐迈入老龄化,AD病也日益增多。研究表明,其发病机理是由于一系列级联反应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其中,乙酰胆碱能系统中的乙酰胆...
承曦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氧化应激活性氧
文献传递
真菌对蛇足石杉扦插生根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研究了真菌对蛇足石杉插条生根效应的影响,及其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IAA)、酚类化合物(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阿魏酸)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提高蛇足石杉的生根率,增加生根条数,原因是真菌提高了蛇足石杉扦插生根过程中IAA及儿茶酚、槲皮素、绿原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
李娜陈钧承曦朱大元
关键词:蛇足石杉内生真菌扦插生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