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展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障
  • 7篇白内障
  • 5篇近视
  • 4篇高度近视
  • 4篇超声
  • 4篇超声乳化
  • 3篇断层扫描
  • 3篇相干断层扫描
  • 3篇基因
  • 3篇光学相干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3篇光学相干断层...
  • 2篇蛋白
  • 2篇致病基因
  • 2篇突变
  • 2篇突变检测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家系
  • 2篇家系致病

机构

  • 1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1篇施展
  • 7篇刘平
  • 3篇张璐
  • 3篇白洁
  • 2篇宋甄
  • 2篇葛红岩
  • 2篇杨明明
  • 2篇许莉
  • 1篇刘建巨
  • 1篇曲昕
  • 1篇李志胜
  • 1篇石广森
  • 1篇高维奇
  • 1篇张红
  • 1篇王峰
  • 1篇王超
  • 1篇谢芳
  • 1篇李慧芳
  • 1篇张旭

传媒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0
  • 4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晶体眼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9年接受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12例(24只眼)。术前近视
张璐刘平李慧芳施展白洁杨明明
关键词:高度近视
文献传递
高度近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选择59例(7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为-6.00D~-17.25D),观察分析术前、术后第1d、第1w、第1m、第3mo的主观感觉...
白洁施展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干眼症泪膜
文献传递
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改变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超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改变。方法:眼轴≥27mm,屈光度>-10.00D的超高度近视患者27例和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3mo的黄斑区OCT检查,对比观察手术眼黄斑区OCT图象的变化。结果: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分别是:133±24μm和173±32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1),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38±30μm,与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1),与术前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术后视力呈负相关(r=-0.56)。术后OCT检查还发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1例,视网膜牵拉1例,黄斑区出血1例,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1例。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及术后1mo的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是:147±5μm和149±5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6),术后3mo黄斑区中心凹神经纤维层的厚度150±5μm,与术前及术后1mo的视网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4和t=1.316)。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术后1mo大部分发生黄斑区水肿,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且视网膜厚度的增加与视力呈负相关。部分患者出现黄斑区的全层裂孔,视网膜牵拉,黄斑区出血,黄斑区神经纤维层撕裂。3mo左右,大部分患者黄斑区水肿消退,并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许莉刘建巨张红谢芳宋甄施展刘平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超声乳化吸出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
刘平施展
改良内皮抑素抑制兔眼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施展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眼底病变的优势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检查中的优势与价值。方法:屈光度>-8.00D,尚可看见眼底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98例患者于术前进行三面镜、眼底造影及OCT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OCT检查发现视网膜玻璃体牵拉2例,黄斑区出血4例,黄斑区全层裂孔4例,巩膜葡萄肿并黄斑萎缩3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撕裂4例。眼底造影发现黄斑区全层裂孔3例,黄斑区出血3例,神经上皮层撕裂1例。三面镜发现黄斑区全层裂孔1例,黄斑区出血2例,神经上皮层撕裂1例。结论:OCT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检查中对眼底疾病的检出率高于眼底造影和三面镜。
施展刘平张旭许莉葛红岩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高度近视超声乳化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觉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由第三方将外观相同、随机分装生理盐水和七叶洋地黄滴眼液各40瓶,两两配对装入药盒;患者用两瓶编号药水固定眼别滴眼,评估记录患者用药前、用药7天、用药28天后眼部症状、体征及调节力。实验结束后由第三方公布编码药瓶成分记录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疗效。结果一个疗程结束,40例(80眼)中,七叶洋地黄滴眼液组显效34例(85%),有效5例(12.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调节力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觉疲劳症状改善;生理盐水组,显效0例,有效3例(7.5%),无效37例(92.5%),总有效率7.5%,调节力无明显改变(P>0.05),视觉疲劳无明显改善。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视觉疲劳的症状和体征有显著疗效。
张媛施展高维奇
关键词:视疲劳调节力
BIGH3基因定点突变体R555W的构建及其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野生型BIGH3和突变型R555W—BIGH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过表达对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pMDl8.T/BIGH3载体为模板扩增野生型BIGH3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lRES2-EGFP上,采用快速体外定点诱变技术获得R555W突变体。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免疫印迹检测野生与突变型BIGH3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定量和定性检查细胞凋亡,分析caspase3活性。多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CR成功扩增了野生型和R555W突变型的BIGH3基因。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成功转染BIGH3/R555W-BIGH3-plRES2.EGFP的CRL-11135细胞发绿色荧光,转染率为30.1%。瞬时转染48h后的HCE细胞的上清液及其细胞裂解液免疫印迹分析显示,BIGH3/R555W-BIGH3-pIRES2-EGFP两组免疫印迹条带的密度比分别为1.26±0.06和1.27±0.08。正常HCE细胞组、转染pIRES2-EGFP空质粒及BIGH3-pIRES2-EGFP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9±0.02)%、(1.53±0.02)%、(1.50±0.06)%,转染R555W.BIGH3-pIRES2-EGFP组细胞凋亡率达到19.4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261.23,P〈O.01)。透射电镜下可见转染组细胞核内染色质凝集,固缩,分布于核膜下,核仁消失,有的胞核碎裂,细胞呈典型的凋亡改变。转染R555W-BIGH3-plRES2-EGFP组caspase-3活性为561.03±1.0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9347.38,P〈0.01)。结论应用快速体外定点诱变技术,成功获得突变型R555W.BIGH3基因,转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后,通过caspase3途径引起细胞凋亡。
葛红岩宋甄施展刘平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上皮角膜上皮细胞
先天性核性颗粒状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检测
2014年
目的对中国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核性颗粒状白内障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候选基因突变检测。方法采集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选用ABI公司提供的荧光标记物进行基因扫描。首先对已报道的先天性白内障候选区域进行初步扫描,数据经连锁分析,计算对数优势计分(LOD)值。在连锁阳性区域内选取更加精细的荧光标记物进行进一步精细扫描。数据经连锁分析,确定最大LOD值。数据汇总进行单体型分析。候选基因直接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两点间连锁分析结果,在荧光标记物D13S175处获得最大LOD值Zmax=5.90(θmax=0.00)。排列单体型后将致病基因定位于荧光标记物D13S1316和D13S1275之间,位于染色体13q12.11。候选基因直接测序发现α3连接蛋白基因(GJA3)第2外显子第427碱基一个G->A的点突变,导致多肽编码序列的第143位甘氨酸变为精氨酸(G143R)。结论本研究将一中国先天性核性颗粒状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q12.11区域内,并在GJA3基因发现一个新的点突变。
张璐曲昕施展石广森刘平
关键词:白内障系谱
先天性缝状白内障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与突变检测
目的:对中国一个连续四代呈常显遗传的先天性缝状白内障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并对候选基因进行突变检测。方法:采集家系成员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基因扫描,连锁分析,计算最大对数优势计分(LOD)值。若LOD>
张璐刘平李志胜白洁施展杨明明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基因扫描基因突变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