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树军

作品数:25 被引量:12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心肌
  • 7篇冠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6篇心绞痛
  • 6篇介入
  • 6篇绞痛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心病
  • 4篇心绞痛患者
  • 4篇血管
  • 4篇疗效
  • 4篇介入治疗
  • 4篇冠心病
  • 3篇蛋白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血管内超声

机构

  • 23篇北京市大兴区...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曹树军
  • 9篇张银
  • 8篇王文斌
  • 7篇胡硕强
  • 6篇王立中
  • 5篇唐学弘
  • 4篇崔亮
  • 4篇佟子川
  • 4篇王金波
  • 3篇韩兰唐
  • 3篇程国杰
  • 3篇杨新春
  • 2篇郭丽敏
  • 2篇李馨
  • 2篇杨红英
  • 1篇董宁超
  • 1篇和传波
  • 1篇王助衡
  • 1篇王晶锐
  • 1篇徐琳

传媒

  • 10篇中国医药导刊
  • 5篇河北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08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奎尼丁对大鼠右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奎尼丁对大鼠右心室肌细胞复极1期末4-氨基吡啶敏感的非钙依赖性瞬间外向钾电流(Ito1)的抑制作用,以期为Brugada综合征所致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线索和思路。方法:酶解和分离单个大鼠右心室肌细胞,在全细胞钳制条件下,观察不同浓度的奎尼丁对大鼠右心室肌Itol的抑制作用。结果:1在刺激频率为0.2 Hz、35℃和去极化试验电压70mv水平,奎尼丁能在临床相关的治疗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有效地抑制大鼠Ito1激活离子流。2奎尼丁在试验所给药物浓范围内均不改变Ito1离子流的电压依赖性失活过程。3奎尼丁也不影响Ito1离子流从失活状态恢复。结论:在临床相关的治疗浓度范围内奎尼丁对Ito1激活离子流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王立中曹树军王文斌唐学弘
关键词:右心室肌细胞瞬间外向钾电流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就诊于本院心内科行PCI的37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中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和无心律失常组,对比观察两组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达峰值时间、抬高的ST段回落情况、住院时间,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内心脏性死亡、休克、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比较术后d30的两组患者心脏彩超结果。【结果】心律失常组PCI时间窗显著早于无心律失常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均得到有效控制。与无心律失常组比较,心律失常组有较高的ST段回落幅度,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d30时心律失常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无心律失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中可能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只要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王文斌曹树军唐学弘传波
关键词:急性病血管成形术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心性
辛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常规降脂(辛伐他汀20mg/d)和强化降脂(辛伐他汀40mg/d)治疗1月后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探讨短期强化降脂治疗对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7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被随机分为常规降脂治疗组和强化降脂治疗组.在接受同样规范化治疗基础上,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组分别接受辛伐他汀20mg/d和40mg/d治疗1月,测定治疗前、后血浆hs-CRP浓度.结果:降脂治疗1月后,常规降脂组治疗后Hs-CRP浓度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强化降脂组治疗后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且明显低于同期常规降脂治疗组(P<0.05).血浆Hs-CRP浓度降低与血脂变化无显著相关.结论:强化降脂治疗可以在短期内有效降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hs-CRP浓度.
曹树军崔亮王金波王立中
关键词:辛伐他汀强化降脂不稳定心绞痛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路入途径行冠脉介入和造影时辐射对比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和经股动脉路径在行冠脉介入和冠脉造影时辐射量的对比。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冠脉介入和冠脉造影的3 259例患者术中暴露量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和对比分析经桡动脉组和经股动脉组患者的辐射量(剂量×面积,单位Gy·cm2)。结果经桡动脉组患者辐射量不高于经股动脉组。其中,冠脉介入时,经股动脉(n=1 894)和经桡动脉(n=994)的辐射中位数分别为76 Gy·cm2和71 Gy·cm2。冠脉造影时,经股动脉(n=258)和经桡动脉(n=113)的辐射中位数分别为45 Gy·cm2和40 Gy·cm2。结论经桡动脉路径在行冠脉介入和冠脉造影时辐射量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并不增加患者术中的辐射量。
刘巍曹树军胡广忠吴红伟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桡动脉血管通路
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失败的原因和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进行冠脉介入患者无法完成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66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操作过程和临床资料,对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失败的各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 660例患者中,发生动脉并发症13例(1.97%),经桡动脉路径无法完成的患者39例(5.91%)。经桡动脉路径失败的原因包括无法进一步引导导管进入升主动脉,导管长度不足,桡动脉穿刺失败。经多因素分析,年龄大于75岁,以往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身高矮小是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75岁,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以及身材矮小是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失败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适当的选择患者和术前风险评估是提高经桡动脉路径的成功率。
唐学弘曹树军张银王立中王文斌赵智勇李馨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桡动脉血管通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幅度对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ST段回落幅度(STR)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急诊PCI术后心电图单导联ST段回落幅度,将患者分为STR组和STR不良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差异。结果 STR组患者148例,STR不良组患者97例,STR不良发生率为39.6%。PCI术后TIMI血流达到3级而STR小于50%患者占32.5%。STR不良组患者住院期间B型利钠肽峰值为(415.9±168.3)pg/ml,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4.7±15.3)mm,左室射血分数(49.2±5.9)%,与ST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例STR不良组患者中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患者共24例,其中恶性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11例和心源性死亡4例,其比例均高于ST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发生ST段回落不良,这些患者具有较高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
郭丽敏曹树军程国杰胡硕强张银王文斌韩兰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ST段回落预后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在肺栓塞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53例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根据急性期抗凝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均明显改善,缺损肺动脉支数明显减少。普通肝素组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67%,86%,5%,低分子肝素组分别为63%,88%,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普通肝素组高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均为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抗凝药物,但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更安全。
张银曹树军程国杰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治疗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影像特点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初步分析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IVUS)影像特点。方法:74例AMI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65岁)组29例,非老年(<65岁)组45例。应用IVUS对两组的74处病变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最小管腔横截面积、重构指数、脂池或溃疡面积、脂池或溃疡面积/斑块面积比值分别为(3.6±0.9)mm2 vs (4.2±1.1)mm2、(1.055±0.263)vs(1.188±0.245)、(2.3±0.79)mm2 vs(3.9±0.82)mm2、(21.9±4.2)vs(33.9±5.1),P均<0.05。老年组以纤维钙化斑块为主,非老年组以纤维软斑块为主,两组斑块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51.7%vs 75.6%, P<0.05。结论:AMI的罪犯病变多因不稳定斑块发生破裂所致,但非老年组的病变相对老年组而言更加不稳定。
高颖曹树军佟子川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血管内超声
冠脉PCI后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总结分析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危险因素、临床预后及防治策略。方法 224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48 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变化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并发CIN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结果术前伴随的高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大剂量使用造影剂与CIN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高龄、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造影剂剂量是4个独立的CIN危险因素。加强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特别是水化疗法,是目前防治CIN的重要策略。
邢成伟曹树军胡硕强唐学弘张银韩兰唐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造影剂肾病
标准化肝素抗凝治疗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普通肝素(UFH)治疗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MI溶栓患者,通过阿替普酶100mg溶栓治疗后行UFH抗凝48h,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标准化肝素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经验用药。结果:A组首次测量达标比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75s明显高于B组,P<0.01,两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患者;A组维持在治疗范围内的时间明显长于,P<0.01。结论:AMI溶栓患者可安全有效应用UFH标准化治疗方案。
张弓程国杰胡硕强王文斌杨红英曹树军
关键词:普通肝素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