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 作品数:11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微型锁定板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间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观察术前和术后7 d Böhler角和Gssnane角,末次随访采用Maryland评分标准评估足功能。结果33例患者术后随访11~1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前Böhler角和Gissanes角分别从(22.06±5.41)°、(98.09±12.87)°纠正到术后的(31.79±4.22)°和(131.15±10.27)°(P<0.05);末次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结论跗骨窦入路微型锁定板内固定可以有效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未出现皮肤坏死,并发症少,值得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胡光亮 李祥 何龙 潘寒松 张富国 叶湛 王子健 王莹 曾利关键词:跟骨骨折 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治疗骨不连56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探讨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回顾2013年3月年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骨不连患者66例,排除了其中软组织缺损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最后将符合标准... 杜一鑫 陈建军 曹斌豪 李祥 曾利关键词:自体 深筋膜 骨不连 骨移植 右髋部浅表性血管黏液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20年 浅表性血管黏液瘤(SA)是由黏液样基质和大量血管组成的罕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在男性中更常见,好发于躯干,其次头部、颈部,很少涉及下肢和生殖器,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病变,目前主要以病理诊断为准.本文结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SA患者1例,了解相关影像学特点. 胡光亮 张富国 付承林 方有楠 叶湛 曾利关键词:病理诊断 影像学特点 黏液样 生殖器 文献复习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中两种入路方式对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骨代谢活性与桡神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比较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方式在肱骨干中段骨折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术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患者骨代谢活性与桡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采用MIPO术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76例,分为前侧入路组(A组)和外侧入路组(B组).A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18~74(48.21±5.79)岁;交通事故伤24例,重物压砸伤6例,高处坠落8例;左侧18例,右侧20例;AO分型:A型15例,B型17例,C型6例;采用前侧入路方式进行微创MIPO术治疗.B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0~73(48.40±5.81)岁;交通事故伤26例,重物压砸伤5例,高处坠落伤7例;左侧17例,右侧21例;AO分型:A型15例,B型18例,C型5例;采用外侧入路方式进行微创MIPO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检测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胶原C端肽(collagen C-terminal peptide,CTX)及护骨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变化,并观察术后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18(15.4±2.1)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A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52±1.81)d、(13.27±3.01)周,B组分别为(9.61±1.99)d、(14.83±3.0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GP、OPG、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1个月BGP、OPG水平分别为(7.10±0.58) ng/ml、(173.67±9.12) pg/ml,高于B组的(6.63±0.62) ng/ml、(152.80±9.23) pg/ml,而A组的CTX水平(224.52±12.67)μg/ml,低于B组(259.13±13.54)μg/ml(P<0.05).A组术后未出现桡神经损伤,B组术后4例出现桡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0,P<0.05).结论:相较于外侧入路,前侧入路在肱骨干中段骨折微创MIPO术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骨代谢活性,降低桡神经损伤发生风险. 杜一鑫 陈建军 曹斌豪 曾利 郑锋关键词:肱骨骨折 代谢 桡神经 内置外架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采用内置外架(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Tile C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治疗的5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为23~65(42.3±14.8)岁。所有病例均为Tile C型骨折,其中C1.1型3例,C1.2型2例。采用常规后路术式,复位骨盆垂直移位后,伤侧L4、5椎体及髂后上棘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环双侧髂前下棘处髂骨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螺钉通过经下腹部皮下固定连接杆治疗骨盆前环损伤。分别采用Matta评分和Majeed评分来评价骨盆复位质量和临床疗效,同时对术后骨折愈合、神经功能、临床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均提示骨盆骨折复位良好,后环形态满意;根据Matta评分标准:优3例,良2例。随访结束时Majeed评分标准:优1例,良3例,中1例。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随访结束行走及屈髋屈膝功能恢复满意。结论:INFIX联合髂腰固定术可重建Tile C型骨盆骨折的垂直不稳和旋转不稳,疗效满意,同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 李祥 何龙 梁一民 李永华 潘寒松 曾利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腕骨脱位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2009年 月骨脱位与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比较少见,约占腕部损伤的10%,临床上非常容易误诊或漏诊。我科2000年至2006年共收治月骨脱位7例,月骨周围腕骨脱位13例,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曾利 徐红野 郑峰 万双林 周浩关键词:月骨周围腕骨脱位 临床治疗效果 月骨脱位 腕部损伤 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治疗骨不连56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该院骨科门诊收治的56例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方法,分析疗效。结果治疗20周时,愈合等级为优52例(92.9%),良3例(5.4%),差1例(1.8%);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4.2±3.4)周。结论采用自体深筋膜复合骨移植治疗骨不连效果好,创伤恢复快。 杜一鑫 陈建军 曹斌豪 李祥 曾利关键词:骨不连 自体 深筋膜 骨移植 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治疗手足部骨折34例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对手足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7例手足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钢板螺钉,观察者患者治疗方法为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P<0.05)。结论手足部骨折患者在临床中采用可吸收螺钉和自身增强可吸收棒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效果显著。 曾利 杜一鑫 郑锋关键词:可吸收螺钉 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探讨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四肢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4—06—2016—03诊治的4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23例(皮肤牵张闭合器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23例(VSD组)。比较2组术后伤口感染例数、再次手术例数、伤口愈合时间。结果46例均获得1-3个月随访,未见伤口裂开或再次骨外露。VSD组2例在第1次手术后感染,皮肤牵张闭合器组1例术后出现感染,2组术后感染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7,P=0.550)。皮肤牵张闭合器组再次手术例数明显少于V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3,P=0.007)。皮肤牵张闭合器组伤口愈合时间较VSD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1,P=0.010)。结论与VSD技术相比,应用皮肤牵张闭合器修复四肢创面更简单、方便,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瘢痕小。 何龙 李祥 曾利 孙晓海 李永华关键词:四肢创面 髋臼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6年 目的总结髋臼移位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5例髋臼移位骨折按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用重建钢板辅之拉力螺钉固定.按Letournel法分类,后壁骨折3例,前柱骨折1例,后柱骨折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T型骨折2例,横形骨折2例.手术入路根据类型分别采用前方髂腹股沟入路或后方Kocher-Langenbeck以及前、后方联合入路.结果随访6~24个月,中位数14个月,参照美国矫形外科学会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全面的术前准备,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选择,满意的复位和固定,以及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是保证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郑锋 王敏 徐红野 曾利 杜一鑫关键词: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