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文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一般工业技术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设计教育
  • 2篇媒介
  • 2篇高等设计教育
  • 1篇信息空间
  • 1篇信息媒介
  • 1篇选登
  • 1篇学科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成果
  • 1篇学位
  • 1篇一体化
  • 1篇用户
  • 1篇用户体验
  • 1篇智能交互
  • 1篇设计学
  • 1篇设计作品选
  • 1篇设计作品选登
  • 1篇审美嬗变
  • 1篇世情

机构

  • 10篇西安美术学院
  • 1篇中南建筑设计...

作者

  • 10篇朱文华
  • 4篇李冠林

传媒

  • 2篇艺术市场
  • 2篇西北美术(西...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文化产业
  • 1篇设计艺术研究
  • 1篇中国科技经济...
  • 1篇上海视觉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学科视域下艺术与科技专业发展的趋势与路径被引量:2
2024年
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和知识的互补,拓展出更具前瞻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方向,积极回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重塑知识生产领域的新格局。艺术与科技专业的跨学科融合是将两个领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结合,目标在于推动面向未来的交叉学科、创新模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剖析艺术与科技分离与融合的历程,分析该学科的跨学科特征,结合国内外院校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现况,研究艺术与科技学科的交叉点,尝试归纳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融合路径,期望从该角度出发推动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
朱文华
关键词:跨学科
我国设计学博士学位论文成果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对我国“设计学”一级学科建构下的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学研究的概念内涵、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等方面为研究视角,重点对2011—2021年期间的设计学博士论文成果开展具体分析、梳理和研究。对设计学博士论文的数据谱系进行全面梳理的同时,对设计学博士论文成果中所表现出的“专业特征离散性和交叉性”“研究方向的通融性与互促性”“研究范畴的新样态与扩展性”“研究方法的迁移性与复合化”等主要特征,展开讨论和总结,并从宏观角度对我国设计学博士教育进行反思与评析。
朱文华李冠林
关键词:设计学博士教育学术成果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2023年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而设计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的文化认同与逻辑关系,陕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的多元推进,非遗设计中的“图案再造”三个方面,结合设计案例分析如何通过设计的“图案再造”活态传承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冠林朱文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活态传承文化认同案例分析
陕西高等设计教育在地转型的时代定位
2023年
陕西高等设计教育着眼西部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延安革命文化和西部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科技、人工智能设计等优势领域,推动着高等教育在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但在转型期既存在问题也面临着挑战。如今,学科交叉、跨专业协同、科技赋能等新要求促使高等设计教育必须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本文从“陕西高等设计教育发展的问题诊断”“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教育体系与策略”“陕西高等设计教育在地转型的时代定位”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论述。
李冠林朱文华
关键词:高等设计教育
异质媒介下书籍设计的审美嬗变
2022年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媒介技术不断更迭革新,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剧烈的转移,将昔日处于中心地位的纸媒逐步推至尴尬的生存境地,业内普遍充斤“纸媒已死”的悲观论调。媒介的多元化消解了纸媒典籍的权威,弱化了实体书籍的精神体验和想象空间。将书籍的存在形态、创作手段、欣赏方式以及审美观念引向了新的阶段。设计观念也在各类媒介冲击之下不断进化,函须设计领域在方法论层面去打破久已成型的桎梏,重塑数字信息传播境遇之下书籍设计的审美标准,回归久违的“书香”余韵。
朱文华
关键词:审美嬗变书籍设计媒介技术
数字孪生博物馆的内涵、模型与策略
2024年
数字孪生技术在当前博物馆管理、保护和服务层面的应用潜力巨大。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博物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动态交互映射的共生融合,突破博物馆在建筑环境、陈列展览、馆藏资源、设备设施层面时空的局限,深层次支持博物馆全生命周期的智慧体系建设,是构建数字孪生博物馆的主要手段。通过分析数字孪生博物馆的内涵与特征,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出了智慧博物馆建设思路。借由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孪生模型建构、虚拟仿真等技术要素的梳理,尝试构建数字孪生博物馆基础模型,实现博物馆实体空间全方位数字化、协同化、可视化应用场景的策略,对博物馆未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博物馆形态智慧化升级。
朱文华强媚
智能交互空间展示设计研究
空间展示设计中的跨行业、跨领域研究有助于提升展示设计行业与学科理论构架的客观性、全面性。信息技术与展示设计的交叉融合势必引发颠覆性的变革,因此空间展示设计未来将拥有更为广阔和多元的发展空间。文章旨在通过对空间展示设计行业...
朱文华
关键词:智能交互信息空间信息媒介
文献传递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慧博物馆服务策略研究述略被引量:2
2021年
智慧博物馆是当下博物馆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是从博物馆管理与服务、展示设计与传播及文物保护与研究的顶层维度展开的全新探索。新技术的突破与更迭为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在更广泛的传播与更智能的互联感知层面,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更深入的探索与挖掘。本文从“用户体验”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以观众为中心,结合体验设计应用方法,尝试探讨智慧博物馆的服务策略,以期通过以体验设计理论为核心进行方法的梳理与概括构建智慧博物馆的基本实现路径。
朱文华
关键词:用户体验
西部高等设计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转型策略
2023年
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中,鼓励创新工作与推进创新事业。西部高等设计教育转型存在的机遇与优势,在设计领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中,我们可以根据西安文化与艺术的特色与优势、行业发展趋势与时代诉求,以及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性梳理、宏观性提出战略建议。本文从五个方面浅论了关于西部地区高等设计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型中的重点策略问题。
李冠林朱文华
关键词:高等设计教育创新型人才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作品选登
2024年
朱文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