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新术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2篇电导
  • 2篇电导检测
  • 2篇电导检测器
  • 2篇梭菌
  • 2篇梯度洗脱
  • 2篇洗脱
  • 2篇纤维素
  • 2篇离子
  • 2篇离子色谱
  • 2篇离子色谱法
  • 2篇核苷酸
  • 2篇发酵
  • 1篇代谢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代谢组学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醇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篇朱新术
  • 4篇崔球
  • 2篇杨海燕
  • 2篇法芸
  • 2篇刘亚君
  • 2篇张景涛
  • 1篇冯银刚
  • 1篇王大菊
  • 1篇宋晓金
  • 1篇高小龙
  • 1篇汪纪仓
  • 1篇张华仁
  • 1篇高莽
  • 1篇崔古贞
  • 1篇洪伟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中国无机分析...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猪组织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猪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中羟基地美硝唑、洛硝唑、甲硝唑、替硝唑、地美硝唑和奥硝唑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法。【方法】样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用二氯甲烷萃取,盐酸反萃取。盐酸溶液用K2HPO4碱化,再用二氯甲烷反萃取,萃取液于40℃水浴中旋转真空蒸干。残余物用流动相0.5ml溶解,进样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20nm。以甲醇﹕水(14﹕86,V﹕V)为流动相,进样量20μl。【结果】6种药物标准液浓度在0.005~2.0μg·ml-1时,与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羟基地美硝唑、洛硝唑和甲硝唑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检测限为0.5μg·kg-1,在肝脏和肾脏中为1.0μg·kg-1;替硝唑、地美硝唑和奥硝唑在肌肉、脂肪、肝脏和肾脏中均为1.0μg·kg-1。空白样品添加药物浓度为0.5~4.0μg·kg-1时,6种药物的回收率为60%~83%,日间变异系数均<15%。【结论】该方法能灵敏、准确的检测猪组织中硝基咪唑类药物。
汪纪仓王大菊高小龙朱新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胞外培养液中的有机酸与核苷酸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乳酸、丙酸、丙酮酸、苹果酸、磷酸二羟丙酮、柠檬酸、异柠檬酸7种有机酸和单磷酸核苷酸(AMP)、双磷酸核苷酸(ADP)、三磷酸核苷酸(ATP)3种核苷酸的方法。采...
法芸杨海燕朱新术
关键词: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梯度洗脱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胞外培养液中的有机酸与核苷酸被引量:3
2012年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同时测定乳酸、丙酸、丙酮酸、苹果酸、磷酸二羟丙酮、柠檬酸、异柠檬酸7种有机酸和单磷酸核苷酸(AMP)、双磷酸核苷酸(ADP)、三磷酸核苷酸(ATP)3种核苷酸的方法。采用IonPacAS11-HC阴离子交换柱,KOH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柱温30℃,进样体积25μL。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9%~4.69%,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6~0.9996,加标回收率为80.71%~94.02%,方法可用于嗜热厌氧菌胞外培养液中有机酸和核苷酸的同时测定。
法芸杨海燕朱新术
关键词: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梯度洗脱有机酸核苷酸
一种热纤梭菌高密度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热纤梭菌高密度培养的方法。其特征是以GS-2培养基为初始培养基,通过多元数理统计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快速高效的提高热纤梭菌的菌体浓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取热纤梭菌大量...
崔球朱新术张华仁张景涛
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备L-乳酸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备L-乳酸的方法。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有机酸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一株改造的厌氧梭菌菌株降解木质纤维素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本发明首次利用遗传改造的...
崔球刘亚君洪伟崔古贞朱新术
文献传递
一种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利用整合生物加工(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技术,通过纤维素降解菌株(如热纤梭菌)发酵降解纤维素产生糖类和有机酸类如葡萄糖,乳酸,乙酸等,联合微藻(...
崔球宋晓金朱新术高莽刘亚君
文献传递
热纤梭菌中心代谢产物的归属及初步代谢组分析
2014年
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是一种能够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嗜热厌氧革兰氏阳性菌,是目前利用整合生物加工技术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最重要的候选菌株之一.代谢物组可以反映细胞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无使用核磁共振(NMR)方法对热纤梭菌的代谢组进行研究的报道,而对热纤梭菌代谢物的归属是进行代谢组研究的基础.该文通过1H NMR和2D NMR技术,对热纤梭菌的中心代谢产物进行了归属.在归属过程中,发现了若干特殊的重要代谢产物,包括纤维糊精、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赤藓糖-4-磷酸等.这些代谢物对热纤梭菌的胞内代谢具有特殊的意义.利用已归属的代谢物,对热纤梭菌的野生型和乙醇耐受菌株进行初步的代谢组分析表明,热纤梭菌乙醇耐受性的获得,可能与纤维二糖主动合成纤维糊精途径、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增强及糖酵解路径的抑制密切相关.
朱新术崔家涛冯银刚张景涛崔球
关键词:二维核磁共振代谢组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