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芝 作品数:12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骨桥蛋白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4年 骨桥蛋白是一种糖基化的多功能蛋白,其具有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参与炎症细胞的趋化聚集、促进肿瘤的生长迁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在心肌梗死后的炎症反应、心室重塑、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其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亦密切相关。本文就骨桥蛋白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朱永芝 胡信群关键词:骨桥蛋白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室重塑 右心室间隔部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RV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患者急性期及慢性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3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RVS组行RVS起搏,RVA组行RVA起搏。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术后随访起搏器心室起搏率、心电图QRS波宽度、心脏功能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以及术中电压阈值、阻抗、感知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急性期心搏出量、心指数、每搏量及平均肺动脉楔入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内径缩短分数、左房室瓣口E峰血流速度与左房室瓣口A峰血流速度的比值、QRS波宽度及6 m 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起搏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更好的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效应,长期起搏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较少,是一种更理想的起搏方式。 申强 包忠武 艾庆 周俊 朱永芝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心尖部 右心室间隔部 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应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的37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联合组,以单纯应用卡维地洛治疗的37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联合组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径以及短轴缩短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6min步行试验数据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均有P<0.01。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恢复较好,安全可靠,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永芝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 曲美他嗪 卡维地洛 图解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心电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多媒体图解法在心电图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湖南医药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学生.在心电图实验教学中,实验组采用多媒体图解加复制的真实心电图(简称多媒体课件)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阅读过塑(心电图复印后贴膜)心电图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心电图读图考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读图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多媒体图解法心电图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实际阅读、分析与诊断心电图的能力. 袁克 何小进 李青 李兵 朱永芝 钟柏英关键词:心电图 图解法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检测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探讨其在先心病合肺动脉高压中的意义。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并被确诊为先心病的患者63例,其中肺动脉压力正常者(B组)21例;轻中度PH(C组)20例;重度PH(D组)22例,另收集健康正常对照组20例(A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结果:1.D组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较A组、B组、C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B组、C组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与NTproBNP水平、血尿酸水平、肺动脉平均压、全肺阻力成正相关关系。结论:先心病患者随着肺动脉压力的逐渐升高,半乳糖凝集素-3水平逐渐升高。 朱永芝 申强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半乳糖凝集素-3 怀化地区0~14岁儿童先心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调查与探讨怀化地区0~14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流行病学状况与发病因素。方法:选取2001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怀化地区出生的中小学生、托儿所、幼儿园及学龄前儿童进行超声检查的0~14岁儿童22 041例纳入调查,均进行超声筛查,并调查一般资料。结果:共检出先心病病例147例,总患病率为6.67‰,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孕3个月内病毒感染、高龄妊娠是儿童先心病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怀化地区0~14岁儿童先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母孕3个月内病毒感染、高龄妊娠为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要积极加强干预与管理。 李文成 申强 谭瑞明 朱永芝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因素 8-异构前列腺素F2α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探讨8-异构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清水平在监测冠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患者153例,按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1例;对照组50例.测定各组hs-CRP、8-iso-PGF2α的水平.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8-iso-PGF2α(mg/L)分别为(524.12±0.67)、(327.24±0.78)、(127.38±1.29);hs-CRP(mg/L)分别为(18.16±0.77)、(13.76±1.13)、(7.64±0.98);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AMI组、UAP组和SAP组8-iso-PGF2α和hs-CRp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iso-PGF2α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8-iso-PGF2α和hs-CRP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包忠武 申强 蒋军军 艾庆 周俊 舒易文 朱永芝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南华大学附属怀化医院行介入治疗的9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的水平,并以此判断患儿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根据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9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c Tn I<0.1 ng/ml有24例,c Tn I≥0.1 ng/ml有75例。分析介入治疗对患儿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发现,年龄[(8.2±2.0)岁比(6.2±1.4)岁,P=0.008]、体重[(8.9±3.0)kg比(6.0±3.0)kg,P=0.025]、手术时间[(45.3±16.8)min比(105.2±37.1)min,P<0.001]、封堵器大小[(5.3±3.3)mm比(9.0±6.1)mm,P<0.001]、血红蛋白差值[(8.0±2.9)g/L比(6.6±1.4)g/L,P=0.009]、封堵器释放次数[(1.3±1.2)次比(3.0±0.8)次,P<0.001]、肺动脉压力[(30.6±10.2)mm Hg比(35.4±12.4)mm Hg,P=0.004](1 mm Hg=0.133 k Pa)及对比剂总量[(1.2±0.6)ml/kg比(2.6±1.0)ml/kg,P<0.001]能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肌受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体重、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和对比剂总量与心肌损伤相关,OR值分别为2.250、1.629、1.704、3.579(P均<0.05)。结论体重、手术时间、封堵器大小、封堵器释放次数和对比剂总量是介入治疗影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申强 朱永芝 邓婷婷关键词:介入治疗 先天性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PCI术后采取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PCI术后采取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服药前和服药后24 h、48 h及6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记录6个月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前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后24 h、48 h及6个月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两组服药期间均未出现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观察组发生牙龈出血、穿刺部位血肿及皮下出血共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血管重建0例、严重心绞痛1例、心肌梗死3例及心源性死亡0例,总发生率为6.15%;对照组分别为1例、2例、4例及2例,总发生率为13.8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PCI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及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方面明显优于替格瑞洛单药治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朱永芝 刘骏关键词:替罗非班 PCI 疗效 安全性 完全或部分血运重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价完全或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部分血运重建组(部分组)68例和完全血运重建组(完全组)5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电图和相关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完全组患者术后心肌缺血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6.4%)及心电图疗效评价的改善总有效率(85.7%)与部分组(91.2%、73.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病变的单支供血血管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该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完全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部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组患者相关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部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血运重建和部分血运重建在缓解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心电图疗效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完全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主要病变供血动脉的血流情况有明显改善、心功能有明显提高。 申强 周俊 朱永芝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血运重建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