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钧
- 作品数:2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麻醉处理
- 2003年
- 我院2000年9月~2002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12例,无麻醉并发症发生,现总结报告如下.
- 朱钧熊宇翔
- 关键词:腹腔镜麻醉
- 医疗联合体模式下分级诊疗工作被引量:7
- 2019年
- 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分级诊疗制度,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供给,通过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层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分级诊疗工作向前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基于医疗联合体模式探讨推行分级诊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 李中凯李中凯朱钧牛伟亚
-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 2003年
- 电视辅助的胸腔镜手术(Vidio-assistd thearacoscopic Surgery,VATS)是诊断和治疗胸部疾病的一种新微创方法.我院自2001年12月共选择性的实施VATS 40例,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 朱钧何亮
- 关键词:胸腔镜麻醉处理单肺通气电视辅助微创方法
- 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与新进展
- 2024年
- 围术期疼痛的管理始终是临床麻醉工作的重要部分,能够直接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预后、医疗体验等内容。随着快速康复医学(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发展和社会医疗需求的提高,临床工作中对围术期疼痛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PECS 阻滞(Pectoral nerve block,PECS)是一种胸壁筋膜平面阻滞,也是一种较新的围术期镇痛管理方法之一,该阻滞效果明显,镇痛维持时间较长,能够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且借助超声技术该操作更加便捷、安全,风险小。本文通过阐述PECS阻滞的由来、发展、阻滞范围、目前应用及新进展等内容,旨在为该阻滞在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 古丽迪娅尔·艾合麦提朱钧
- 关键词:围术期疼痛疼痛管理
- 脊柱手术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
- 目的:对于脊柱手术的病人,术中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复合控制性降压,相比于不采取任何相对应的措施,对机体凝血功能及降压效果的影响是否一样。
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科手术患者36例,按照随...
- 朱钧
- 关键词:脊柱手术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降压效果
- 文献传递
- 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 2008年
- 朱钧赵晓亮
- 关键词: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复合艾司洛尔鼻内窥镜鼻窦内窥镜手术降压药物
-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麻醉管理的效果,研究其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11-2016-7收治的拟行手术结肠癌患者12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管理(单纯全麻),观察组患者进行硬膜外复合全麻并在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血清CPR水平和苏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术后、术后1d)、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到结肠癌患者麻醉管理的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效能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苏醒时间,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朱钧张雪蓉
- 关键词:结肠癌麻醉方式康复效果
- 两种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ERAS)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6-1-2017-1,于我院普通外科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观察组(A组)及对照组(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B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使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是行之有效的麻醉方式。
- 张雪蓉朱钧
-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结肠癌并发症
- 围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 组,n =30)和对照组(C 组,n=3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U 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乌司他丁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滴,20~30 min内静滴完毕,C 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滴。分别于术前1天(T0)和术后第1天(T1)、第3天(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 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行认知功能评分,评价患者 POCD 的发生情况。结果U 组 T1血浆 IL-6、TNF-α水平较 T0明显升高(P <0.05),T2基本达到 T0水平,且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C 组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较 T0均明显升高(P <0.05);U 组术后 POCD 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 C 组(16.7%,P <0.05);C 组MMSE 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而 U 组术前术后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MMSE 评分与血浆 TNF-α、IL-6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27、0.453,P <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老年人髋关节术后 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 张雪蓉张巧莲朱钧秦建华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认知功能障碍乌司他丁
- 加速康复策略的麻醉管理在胃食管反流病手术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策略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疼痛及应激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加速康复组与对照组2组,每组各31例。加速康复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策略进行麻醉管理,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麻醉处理措施。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应激性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并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加速康复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5、16.39、14.94,P均<0.001)。但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42,P<0.001)。加速康复组患者术后CRP水平、WBC计数均较术前升高,而皮质醇水平较术前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后CRP水平、WBC计数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皮质醇水平也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5,P=0.048)。术前2组患者CRP、皮质醇水平及手术前后WB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加速康复组CRP、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0,P=0.001;t=4.640,P<0.001)。2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策略进行麻醉管理可以明显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 张雪蓉秦建华朱钧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腹腔镜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