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强

作品数:105 被引量:48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9篇心肌
  • 57篇梗死
  • 54篇心肌梗死
  • 43篇动脉
  • 43篇冠状
  • 41篇冠状动脉
  • 38篇急性心肌梗死
  • 25篇心室
  • 22篇介入
  • 20篇介入治疗
  • 17篇血管
  • 17篇冠状动脉介入
  • 16篇动脉介入治疗
  • 16篇心力衰竭
  • 16篇衰竭
  • 16篇冠状动脉介入...
  • 15篇室壁
  • 15篇室壁瘤
  • 14篇心脏
  • 11篇冠脉

机构

  • 9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医学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河北职工医学...
  • 1篇峰峰矿务局总...

作者

  • 105篇李世强
  • 102篇傅向华
  • 87篇谷新顺
  • 81篇吴伟力
  • 75篇刘君
  • 55篇马宁
  • 52篇姜云发
  • 37篇李亮
  • 25篇苗青
  • 25篇范卫泽
  • 24篇蔚永运
  • 21篇薛玲
  • 14篇郝国桢
  • 11篇刘晓堃
  • 11篇郝国贞
  • 10篇胡少东
  • 8篇樊欣娜
  • 7篇张晶
  • 6篇杨新毅
  • 5篇汪雁博

传媒

  • 10篇中华心血管病...
  • 8篇临床心血管病...
  • 8篇中华医学会心...
  • 6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华心律失常...
  • 5篇临床荟萃
  • 5篇第四届五洲国...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第七次全国心...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华医学会心...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7
  • 30篇2006
  • 3篇2005
  • 18篇2004
  • 15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再通后无复流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复制小型猪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再通(AMI-PCI)后无复流(no-reflow)现象,提供更为接近人类心血管组织生物学特性的动物模型。方法小型猪20头,雌雄不限,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并记录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通过球囊闭塞、微血栓注入造成左前降支(LAD)无复流。监测心电图变化。结果(1)制模共有16头小型猪成活,其中14头达到AMI-PCI后无复流动物模型标准[TIMI血流≤2级,校正的TIMI血流记帧法(CTFC)≥36.2帧],制模成功率为70%。(2)小型猪在无复流模型建立成功后较闭塞前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PRI)增加、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升高,较闭塞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整个实验中,体表心电图和冠状动脉内心电图的演变均出现类似人类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的心电图演变规律。结论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前降支急性闭塞、再灌注、微血栓注入制备的无复流小型猪模型是无复流研究中一种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谷新顺傅向华马宁姜云发刘君郝国贞吴伟力李世强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08
2006年
目的前瞻性对比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与硝酸甘油(NIT)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AMI-CDF)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及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42例发病在12~24h的前壁AMI-CDF的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rhBNP组(给予冲击量1.5μg/kg弹丸式静脉注射,随后以0.0075μg·kg^-1·min^-1维持静脉滴注3h,调整剂量0.015~0.030μg·kg^-1·min^-1维持静脉注射21h,然后停药观察6h)和静脉滴注射NIT组(10~100μg/min静脉注射24h,然后停药观察6h),每组21例。比较两组治疗30h内的有创血流动力学参数、尿量、相应血清生化指标和治疗1周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和NIT组间及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CVP)和收缩压(SBP)无明显变化。rhBNP组治疗30min后心率较基础值显著下降[(95.3±7.4)比(118.0±8.2)次/min,P〈0.05]并维持至停药后6h;NIT组治疗2h后心率才较基础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8±6.8)比(109.2±7.6)次/min,P〈0.05],而停药3~6h后心率又基本恢复到治疗前水平。rhBNP组治疗30min后肺小动脉契压(PCWP)较基础值下降48.9%[(13.6±6.4)比(26.9±7.5)mmHg(1mm Hg=0.133kPa),P〈0.05],治疗1h后心脏指数(CI)较基础值升高27.1%[(2.8±0.4)比(2.2±0.3)L·min^-1·m^-1,P〈0.05];治疗后2h、3h、6h、12h、18h和24h的PCWP、CI仍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并可保持至停药后6h(P均〈0.05)。NIT组治疗后2h的PCWP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18.1±6.8)比(25.4±7.5)mmHg,P〈0.05],但CI在治疗后3h才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停药6h后,以上两参数即恢复至治疗前水平。两组比较,rhBNP组治疗后30min至2h的PCWP的降低和CI的增加均较NIT组更为显著(P均〈0.05);此后至治疗24h,两组以上参数渐趋一致;停药6h后rh
李世强傅向华刘君谷新顺张晶樊欣娜姜云发苗青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双心房—高位右室间隔三腔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
1998年
目的:为探讨双心房-高位右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为1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三腔永久性起搏治疗:冠状窦电极固定于心大静脉中段起搏左房;"J"型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起搏右房;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高位右室间隔超搏心室.应用 Swan-Ganz 导管和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不同起搏方式下心室/心房相位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ERNA)相位分析显示,双心房起搏的最早激动点(EAS)分别同时出现在右心耳和左房下部,高位右室间隔起搏的 EAS 与正常窦性心律时相似并保持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VAS)和心室收缩同步性(VSS),三腔起搏 LVER,RVEF,CO 均优于传统的双腔.结论:双心房-高位右室间脯三腔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可保持双心房同步收缩并维持正常的 VAS 和 VSS,有着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傅向华吴伟力李世强马宁李亮王仓海杨新毅张斌汪绍全
全文增补中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110例发病 12小时内的AMI患者行急诊PCI ,分别于术后 7天、30天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并获得左室最大早期舒张血流速度 (E) ,晚期最大舒张血流速度 (A) ,得出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 (E/A)和E峰减速时间(DT)。结果 E峰、E/A术后 30天较术后 7天明显增大 (P <0 .0 5 ) ,A峰、DT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AMI后尽早实施PCI可以有效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恢复梗死区域心肌血流灌注 ,从而挽救濒危缺血心肌 ,使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
谷新顺傅向华马宁吴伟力李世强姜云发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灌主分级无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
目的应用心肌灌注分组(MBG)的方法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AMI-PCI)后的无复流现象,并评价其对局部、整体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方法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首发前壁A...
刘君傅向华马宁吴伟力谷新顺李世强姜云发刘晓堃张强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前心绞痛独立于侧支循环的心脏保护作用
<正>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产生的缺血预适应(IP)独立于冠脉侧枝循环或协同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4例发病6小时内接受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按有无梗死前48小时内心绞痛随机分成有梗死前48小时内心...
吴伟力傅向华马宁谷新顺李世强李亮刘君苗青姜云发郝国桢
文献传递
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对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Ⅱ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后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5例首次前壁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5例、卡托普利治疗组30例、缬沙坦治疗组30例,并于AMI后1和28周分别行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测定左室整体收缩功能(LVSF)和左室局部射血分数(LrEF1~9),了解2种药物对AMI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计量资料组间及自身前后比较行t检验.结果 (1)AMI后28周时,缬沙坦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59.4±8.6)%与(44.9±8.4)%,t=3.87,P<0.01],左室峰射血率(LPER)升高[(3.89±1.01)舒张末期容积(EDV)/s与(2.84±1.05)EDV/s,t=4.16,P<0.01],LPER时间(LTPER)下降[(116±16)ms与(137±20)ms,t=2.16,P<0.05],而与卡托普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1.09,1.77,P<0.05).(2)AMI后28周与1周比较,缬沙坦组不同部位左室局部射血分数LrEF2、LrEF4、LrEF5和LrEF6均明显升高[(71.6±18.8)%与(57.0±11.4)%,t=2.11 (78.1±16.8)%与(68.9±21.0)%,t=2.06 (70.5±16.9)%与(59.9±23.4)%,t=1.99 (58.1±9.0)%与(46.0±18.9)%,t=2.43 P均<0.05].AMI后28周时,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LrEF2、LrEF3、LrEF4、LrEF5、LrEF6、LrEF7较常规治疗组均有所提高(t=1.96~2.27,P均<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1.77,P均>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明显减轻前壁AMI后LVSF和LrEF的下降,且其效果与ACEI类药物卡托普利相近.
刘君傅向华薛玲吴伟力李世强
关键词:心肌梗塞卡托普利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分级无再流现象对心室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4年
目的 应用心肌灌注分级 (MBG)的方法判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AMI PCI)后的无再流现象 ,并评价其对局部、整体心室收缩功能和同步性的影响。方法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首发前壁AMI并于 6~ 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 12 8例 ,应用MBG方法将患者分为无再流组 (MBG 0~ 1级 )和有再流组 (MBG 2~ 3级 ) ,其中无再流组 36例 (男 2 2例 ,女 14例 ) ,平均年龄 (6 6 2 3± 13 17)岁 ,有再流组 92例 (男 5 8例 ,女 34例 ) ,平均年龄 (6 3 18±11 73)岁。于PCI后即行左心室造影 ,测定心室容积、压力参数和室壁运动积分 (WMS) ;AMI后 1周时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 ,测定左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和收缩同步性参数 ;AMI后 6个月随访时重复行心室造影和核素心室造影检查测定上述参数 ,同时随访并记录术后 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率。结果  (1)AMI PCI后 6个月随访时 ,无再流组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WMS和左室舒张末期压均较有再流组明显增高 [(5 0 35± 7 2 4 )ml/m2 比 (39 6 4± 7 15 )ml/m2 ,(86 4 7± 11 77)ml/m2 比 (77 19± 9 2 9)ml/m2 ,(10 11± 1 94 )比(7 92± 1 6 6 ) ,(16 38± 3 2 1)mmHg(1mmHg =0 133kPa)
刘君傅向华马宁吴伟力谷新顺李世强姜云发刘晓堃张强
关键词:无再流现象左室核素心室造影心肌灌注急性心肌梗死
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对充血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作用
2003年
马宁傅向华李世强吴伟力谷新顺李亮
关键词:三腔起搏充血性心力衰竭阵发性心房颤动
双心房-右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讨双心房-右室间隔上部三腔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心电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为一缺血性心肌病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冠状窦电极于心大静脉中段,"J"型电极于右心耳,专用主动螺旋电极于右室间隔上部,分别同步起搏左、右房和右室,组成新三腔起搏方式,应用 Swan-Ganz 导管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不同起搏方式下心室/心房相位变化,心电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双心房-右室间隔上部三腔生理性心脏起搏可产生较窄的 QRS 波和双房一致的激动及正常的心室收缩顺序,并导致 LVEF、RVEF 和 CO 增加。结论双心房-右室间隔上部三腔全生理性心脏起搏可能有益于某些伴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动过缓或心力衰竭患者的电生理学和血液动力学改善。
傅向华吴伟力李世强马宁李亮王仓海王建华杨新毅张斌汪绍全
关键词:起搏方式生理性心脏起搏心电生理学LVEF冠状窦电极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