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传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新能源
  • 3篇新能源汽车
  • 3篇能源
  • 3篇能源汽车
  • 3篇汽车
  • 3篇网络
  • 2篇知识
  • 2篇知识产权
  • 2篇产权
  • 1篇电子工业
  • 1篇动机
  • 1篇新能源汽车产...
  • 1篇性知识
  • 1篇演化博弈
  • 1篇隐性知识
  • 1篇政府
  • 1篇政府调控
  • 1篇知识产权管理
  • 1篇知识型
  • 1篇知识转移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哈尔滨技师学...
  • 1篇中国电子信息...

作者

  • 11篇李传云
  • 8篇陈伟
  • 3篇林超然
  • 2篇杨早立
  • 2篇曹霞
  • 1篇何平
  • 1篇毕新华
  • 1篇冯志军
  • 1篇周文
  • 1篇郎益夫
  • 1篇杨早立
  • 1篇刘芳

传媒

  • 2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科研管理
  • 1篇求索
  • 1篇情报杂志
  • 1篇情报学报
  • 1篇情报理论与实...
  • 1篇情报探索
  • 1篇图书馆学研究
  • 1篇管理评论
  • 1篇系统管理学报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熵值法-TOPSIS法的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结合高技术产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构建包含专利和非专利产出"2维度-7指标"的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再根据TOPSIS法测度并综合评价2009年-2013年5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能力,并构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2009年-201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呈现增强趋势,但是每年的增强幅度处于逐年递减状态。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三个视角提出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的建议。
陈伟李传云杨早立李金秋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熵值法TOPSIS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加权专利合作网络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以加权专利合作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专利检索表达式,筛选出所需要的相关专利数据,构建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加权专利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深度挖掘新能源汽车的加权专利合作网络基本结构、内部结构、网络关联性、社团结构以及重要节点等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加权专利合作网络具有幂律分布的特性;企业和个人在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合作申请中占据主导地位,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该网络节点的重要组成;度值较大的专利申请人呈现明显的连接偏好,节点的权重比度值增加的更快,网络具有同配性质;国家电网公司是该网络最为重要的节点,浙江吉利以及重庆长安等汽车转型制造商占据该网络中的重要位置。最后给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陈伟李传云周文杨早立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社会网络分析结构特征
关系质量视角下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以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为例被引量:10
2020年
从关系质量视角出发,探索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移动虚拟社区的特点,提出移动虚拟社区治理的内涵和构成要素。构建以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和成员-成员关系质量为中介变量的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和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对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构建与成员嵌入对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都有显著影响,而社区监管和信息保护却只对成员-成员关系质量有显著影响;成员-平台关系质量与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但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更大;移动虚拟社区治理能够通过成员-成员关系质量和部分通过成员-平台关系质量对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迟铭毕新华李金秋李传云
关键词:组织公民行为
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及提升对策被引量:6
2017年
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直接影响着国家国际竞争力,结合航空航天制造业特点,从资源、技术以及市场三个维度对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表明资源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省域分布视角对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整体在逐步提升,但是资源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各省域地区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从相关政策、经费投入、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进程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何平陈伟李传云冯志军
关键词:航空航天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被引量:27
2017年
选取2009—2015年我国28个省、市级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从整体、区域的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解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变化情况,并通过指数分解,剖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变化率和资源变化率,从而确定影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陈伟张长孝李传云冯志军
关键词:DEA-MALMQUIST指数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
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博弈仿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被引量:17
2020年
以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网络演化博弈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剖析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在互动过程下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对于创新主体维护合作行为和网络集聚具有促进作用;创新主体合作行为与网络结构之间具有协同互动关系,并且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越大,两者间协同互动作用越明显。在市场机制下,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会降低网络演化的速度;只有当市场机制作用超过一定阈值时,维护合作行为才会在创新主体间涌现出来。在政府调控下,创新主体对于政府调控较为敏感;当政府调控力度处于阈值水平时,不利于创新主体间合作关系的维持。
曹霞李传云于娟于兵
关键词:政府调控
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互动机制抽象表征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可视为是知识资源互动的过程,知识转移的效果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显性知识互动过程具有可见性、规范性和易表征的特点;而隐性知识互动过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不易表征的特点。结合隐性知识互动过程的特点构建了组织间隐性知识互动的"电磁场"模型和组织内隐性知识互动的"齿轮+漏斗"模型,运用电磁场的物理原理、齿轮和漏斗的机械原理,揭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隐性知识互动机制,并从中得到提高知识转移的效果和效率、增强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启示。
李传云陈伟郎益夫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转移互动机制
军民融合背景下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研究——以电子工业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意义]为把握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现状,指导科学决策,对军民融合背景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问题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PEST分析框架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思路,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特征并借鉴相关研究范式,运用指标分解方法从政治与法律、经济环境、行业背景、科技实力和科技安全能力维度构建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国防科技工业代表性较强的子领域电子工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提供了军民融合背景下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安全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安全评级测算方法。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评价维度)、14个二级指标(过渡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影响因子);安全评级测算方法则通过实证研究来体现。
孙德梅吴丰唐月陈伟林超然李传云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模糊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研究被引量:30
2019年
以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相关专利合作数据,绘制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合作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剖析在1989-2015年间,新能源汽车专利合作网络的网络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自2010年开始,网络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网络朝着更为连通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不同的演化阶段,网络结构演化存在较大差异,核心组织地位日益突显,网络呈现多元化合作发展,不同类型组织间的专利合作日趋显著;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专利合作方式呈现不同的空间演化规律,区域边界对于广西、黑龙江、甘肃以及海南等地的跨区域合作存在较大影响,北京、江苏以及浙江等地在跨区域合作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
曹霞李传云林超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网络结构
基于专利文献挖掘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研究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意义]科学准确识别关键共性技术对企业和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议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利文献分析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框架,运用文本挖掘和技术演化分析方法,获取特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首先,使用Viterbi算法识别专利文献中的专业术语,通过LDA算法捕捉专利文献中的技术主题聚类;其次,通过将技术主题的共类特征数值化,作为共性程度的度量;随后,将技术主题节点在技术演化转移网络中的关键程度作为技术关键性的表征,并使用PageRank算法衡量技术主题的关键性。最后,以机器人及数控机床技术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该方法可实现高效、准确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为国家制定创新扶持政策提供支撑。[局限]研究仍需扩大科技文献的收集范围,以实现更全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识别。
陈伟林超然孔令凯李传云杨早立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文本挖掘主题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