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霞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0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右美托咪定在ICU患者镇静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在ICU患者镇静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符合人选标准的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目标镇静范围内镇静时间的百分比、谵妄发生率、停药后唤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事件等指标。结果两组达到目标镇静范围内时间的百分比相似;右美托咪定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械通气时间和停药后唤醒所需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ICU留住时间相似;右美托咪定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高,咪达唑仑组心动过速发生率更高;两组低血压发生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相似。结论右美托咪定使ICU患者达到目标镇静的同时,唤醒时间和机械通气的时间缩短,谵妄发生率降低,可作为ICU镇静的推荐药物。
- 陶少宇李宛霞齐协飞
- 关键词:咪达唑仑ICU
- β1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影响的研究
- 目的 探讨β1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影响和机制,为临床实施脓毒症心肌保护的干预性治疗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方法 健康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治疗组,每组24只.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
- 陶少宇李宛霞
-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与细胞因子和生物伤
- 2007年
- 机械通气可以引起健康肺和损伤肺内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增多,导致炎症反应.诱导和加重肺损伤,并且累及远隔器官,促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细胞因子在炎症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募集的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在临床研究中,细胞因子都是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发病杌理和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的观察指标。
- 李宛霞王瑞兰
- 关键词:细胞因子机械通气生物伤
-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声门下冲洗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其致病菌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 2020年
- 背景人工气道的建立损害了口咽部及下呼吸道的生理保护屏障,使含有大量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及胃内容物积聚在声门下和气管套管气囊之间,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的黏附和生长,杀灭多种致病菌。目的研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对VAP及其致病菌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及综合ICU需行经口人工气道建立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引流组(A组)60例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引流组(B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下,A组每隔6 h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B组每隔6 h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观察终点为机械通气开始后第14天。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致病菌及耐药性。结果B组VAP发生率低于A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A组(P<0.05)。第3、6、9、12天,B组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均少于A组(P<0.05)。B组VAP患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低于A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MDR)、泛耐药(XDR)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可以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中的菌落数,还能明显减少VAP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致病菌及耐药性,可作为VAP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陶少宇彭代娇李宛霞明良家柳远飞陈希
- 关键词: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致病菌耐药性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为4.46.1 mmol/L,常规治疗组为10.011.1 mmol/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CD4^+/CD8^+及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结果两组血清TNF-α、IL-6浓度治疗后逐渐下降,在第4、7、10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外周血CD4^+、CD4^+/CD8^+影响不显著,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强化治疗组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恢复缓慢,在第7、10、14天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虽然可以减少炎症介质释放,但同时下调CD14^+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随着治疗时间增加可能引起免疫麻痹。
- 陶少宇李宛霞李国平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强化胰岛素治疗免疫功能
-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多发伤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的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多发伤患者镇静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多发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组( A组)30例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组( 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重度躁动和谵妄发生率、镇静镇痛药物费用、ICU总费用(除外手术费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 留住时间、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及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患者重度躁动和谵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和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留住时间均比B组更少(P<0.05);虽然A组患者镇静镇痛药物费用明显高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ICU总费用(除外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多发伤患者能获得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重度躁动和谵妄的发生,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且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呼吸抑制事件发生率减低。
- 李宛霞陶少宇陶然陈希
- 关键词:地佐辛多发伤镇痛
- 低分子肝素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 评估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甘油三酯(TG)、炎症因子、胰腺坏死CT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器官衰竭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等.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3天和第10天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第10天炎症因子水平、胰腺坏死CT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器官衰竭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能降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重症化趋势,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改善预后.
- 陶少宇李宛霞齐协飞
- 关键词: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分子肝素血液滤过
- 腹腔镜下腹腔灌洗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腔灌洗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腹腔灌洗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腹内高压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腹腔感染和血性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腹腔灌洗组较传统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腹腔灌洗组腹内高压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腹腔感染显著减少,血性感染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结论腹腔镜下腹腔灌洗术能够降低SAP患者炎症介质,缓解腹内高压,减少腹腔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对预后有益。
- 李宛霞陶少宇李玲辉熊立红李国平
- 关键词:腹腔灌洗腹腔镜重症急性胰腺炎
- β1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和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治疗组,每组24只。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对照组仅剖腹而不进行CLP。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在关腹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3mL/100g;治疗组除皮下补液外,经尾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5mg/(kg·h)持续静脉泵入,分别于3、6、12、24h采集标本,在每个时间点每组大鼠均为6只,观察三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在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cTnI浓度及心肌组织NF—κBp65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治疗组在各时间点血清TNF—α浓度、cTnI浓度及心肌组织NF—κBp65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NF—κBp65的表达,降低血清促炎介质的产生有关。β1受体阻滞剂能改善脓毒症失控的炎症反应以及保护心肌功能。
- 李宛霞陶少宇
- 关键词: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心肌损伤
- 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TNF-α和IL-8浓度变化的比较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比较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exp)患者不同时间外周血清中TNF-α和IL-8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ARDSp和ARDSexp患者各15例,测定其诊断成立后第1、3、5、7天外周血中TNF-α、IL-8的浓度。结果ARDSexp组患者外周血中TNF-α的浓度在第1天即显著增高,与ARDS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3天后迅速下降,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IL-8的浓度在第3天开始升高,第7天达最高,与ARDS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RDSp组患者外周血中TNF-α和IL-8的浓度从第1天至第7天均有升高,但升高幅度和波动幅度不大,第1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内、外源性ARDS患者外周血中TNF-α和IL-8浓度的变化有明显差异。
- 陶少宇熊立红李宛霞熊申生李国平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