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开慧

作品数:22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脑损伤
  • 6篇儿童
  • 5篇髓母细胞瘤
  • 5篇微基因修饰
  • 5篇细胞瘤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5篇基因
  • 5篇基因修饰
  • 5篇脊髓
  • 5篇儿童髓母细胞...
  • 4篇脑电
  • 4篇脊髓损伤
  • 4篇PSVPOM...
  • 3篇预后
  • 2篇蛋白
  • 2篇电图

机构

  • 22篇成都军区总医...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7...
  • 1篇解放军第四七...
  • 1篇剑阁县人民医...

作者

  • 22篇李开慧
  • 12篇曾凡俊
  • 7篇卢敏
  • 7篇匡永勤
  • 6篇程林
  • 5篇黄茂清
  • 5篇杨立斌
  • 5篇李讯
  • 5篇曾力
  • 5篇高立达
  • 4篇胡威夷
  • 4篇秦山
  • 4篇毛伯镛
  • 4篇张伶俐
  • 3篇周虎田
  • 3篇朴永旭
  • 2篇王明花
  • 2篇党世华
  • 2篇韩金安
  • 1篇张建明

传媒

  • 4篇成都军区医院...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西南军医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临床脑电学杂...

年份

  • 2篇2004
  • 7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EN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PTEN蛋白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标本 (男 4 6例 ,女 38例 ,年龄 6~ 12岁 )中的PTEN表达 ,按术后生存期 3年、 5年、 10年分为A、B、C三组 ,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PTEN阳性染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质中 ,在 84例标本中 ,有 4 3例 (5 1 2 % )PTEN呈阳性表达 ,A、B、C三组阳性表达为 2 8% ,6 6 6 % ,93 3% ,呈显著性差异 (差异 (P <0 0 1) ;Cox回归分析显示 ,PTEN是影响生存时间的一个独立预后的因子 ,它与预后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 :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且与患儿预后相关 。
陈礼刚曾力张伶俐秦山曾凡俊杨立斌李开慧
关键词:PTEN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
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的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对84例获随访的儿童髓母细胞瘤组织形态特征标志物表达以及P^(53)表达、VEGF、PCNA指数等进行比较研究。按术后生存期3年、5年、10年分别为A、B、C三组。结果 免疫组化标记显示66.7%病例可同时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突触素(Syn)和神经胶质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B、C三组间P^(53)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三组之间的VEGF和PCN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儿童髓母细胞瘤为原始种经外胚层肿瘤,P^(53)表达与其预后无关,但VEGF和PCNA可作为反映儿童髓母细胞瘤预后的生物学行为指标。
张伶俐陈礼刚胡火珍李开慧杨立斌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预后因子儿童
三七总甙对家兔脑损伤组织NO、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对减轻脑损伤后脑组织继发性损害的机理。方法:参照王荣丽方法检测家兔脑损伤后24h脑组织NO含量,改良八木国夫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PNS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损伤24h脑损伤组NO、MDA及含水量均高于脑损伤+PNS组和对照组,p<0.01。同时,脑组织中NO和MDA含量与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脑损伤+PNS组和对照组脑组织中NO、MDA及含水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NS能通过降低脑损伤后NO及MDA的产生,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对继发性脑组织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匡永勤周虎田曾力李开慧曾凡俊杨立斌程林李讯张建明韩金安
关键词:三七总甙家兔脑损伤NO丙二醛
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2000年
目的 探讨影响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因素。方法 分析 16年来采用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影像学改变及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 ,并将 1990年以前与以后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病例症状完全控制 95 0例 (74.2 1% ) ,症状控制伴有肢体麻木、情感、智能障碍 2 70例 (2 1.0 9% ) ,无效 5 0例(3.9% ) ,恶化 10例 (0 .78% )。结论  CT定位靶点法与脑室造影定位法对疗效影响无显著差异 ,而靶点定位、毁损大小与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密切相关。
曾凡俊陈礼刚黄茂清曾力李开慧匡永勤李讯
关键词:帕金森病丘脑毁损术立体定向外科
三七总皂甙对颅脑损伤后Ca^(2+)、CaM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8
1999年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Ca2+、CaM含量的影响及其对颅脑损伤后的治疗效应。方法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放免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及脑组织中Ca2+、CaM含量;分析PNS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PNS能显著降低颅脑损伤后血与脑组织中Ca2+、CaM含量,减少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思蓝染范围。结论PNS能阻滞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内钙超载,阻断Ca2+-CaM复合物形成,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对颅脑损伤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韩金安匡永勤周虎田孙增会李开慧胡威夷
关键词:颅脑损伤钙调蛋白三七总皂甙
创伤性脑动脉痉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1999年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创伤后脑动脉痉挛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并确定血液流变学因素对TCD诊断脑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 对135例GCS计分为3~15分的颅脑损伤病人连续进行TCD监测,同时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64例(47.4%)有脑动脉痉挛(轻度32例,中度29例,重度3例),1例重度痉挛者发展成为MCA供血区的脑梗塞。无痉挛组、轻度痉挛组和中~重度痉挛组之间的血液粘滞度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了血液流变学因素对用TCD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的影响。脑动脉痉挛与CT发现脑池积血或血性脑积液显著相关。脑电图异常与脑动脉痉挛显著相关。结论 创伤性脑动脉痉挛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个别病例动脉痉挛的严重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当。连续的TCD监测能够及时无创地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决定治疗策略以防止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
曾力李讯程林李开慧柴建康匡永勤黄茂清胡威夷
关键词:脑动脉痉挛创伤性TCD监测轻度颅脑损伤伤病
刺五加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1年
陈礼刚曾凡俊魏东柴建康李开慧曾祥元卢敏刘波泉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重型颅脑损伤血液流变学
移植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探讨pSVPoMcat微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组(A组),SC移植组(B组),损伤对照组(C组)。移植后12周,对SCI区的脊髓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甲基绿-派诺宁染色法和荧光原位标记法)以及Bc1~2和Fas蛋白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在A、B、C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1~2和Fas蛋白阳性表达。体视学计量发现,细胞凋亡率为C>B>A;Bc1~2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A>B>C;Fas蛋白阳性表达顺序为C>B>A。结论pSVPoMcat微基因修饰SC移植能抑制SCI后的细胞凋亡。
陈礼刚高立达曾凡俊胡威夷胡威夷陈俊杰毛伯镛陈俊杰陈俊杰
关键词:细胞凋亡脊髓损伤基因修饰雪旺氏细胞
200例颅脑损伤脑电地形图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我们采用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20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脑功能检查,脑形态学检查,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男123例,女77例,年龄8~76岁,其中20~60岁156例,占78%,20岁以下44例,占22%。按我国颅脑损伤分型标准分为轻、
李开慧程林杨立斌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电地形图脑功能检查
脑伤后脑动脉痉挛的监测研究
2000年
目的:用无创的经颅多普勒(TCD)连续监测创伤后脑动脉痉挛的发病率和临床特征,并确定血液流变学因素对TCD诊断脑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对135例GCS计分为3~15分的颅脑损伤病人连续进行TCD监测,同时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64例(47.4%)病人有脑动脉痉挛(轻度32例,中度29例,重度3例),1例重度痉挛者发展成为MCA供血区的脑梗塞。无痉挛组、轻度痉挛组和中~重度痉挛组之间的血液粘滞度无显著性差异,排除了血液流变学因素对用TCD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的影响。脑动脉痉挛与CT发现脑池积血或血性脑积液显著相关。脑电图异常与脑动脉痉挛显著相关。结论:脑伤性脑动脉痉挛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个别病例动脉痉挛的严重性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当。连续的TCD监测能够及时无创地诊断创伤性脑动脉痉挛、决定治疗策略以防止动脉痉挛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
曾力李讯程林李开慧柴建康匡永勤黄茂清胡威夷
关键词:脑动脉痉挛经颅多普勒血液流变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