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斌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低周
  • 2篇低周反复
  • 2篇低周反复加载
  • 2篇低周反复加载...
  • 2篇电阻应变式
  • 2篇电阻应变式传...
  • 2篇动力特性
  • 2篇应变式
  • 2篇应变式传感器
  • 2篇柱节点
  • 2篇力特性
  • 2篇梁柱节点
  • 2篇加载
  • 2篇加载试验
  • 2篇建筑
  • 2篇反复加载
  • 2篇反复加载试验
  • 2篇反力
  • 2篇反力架
  • 2篇复合传感器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李斌
  • 4篇曹文清
  • 4篇卢文胜
  • 2篇李炳生
  • 2篇曹海
  • 2篇沈剑浩
  • 2篇李检保
  • 1篇丁文其
  • 1篇刘威
  • 1篇李杰

传媒

  • 3篇结构工程师
  • 2篇第二届“土木...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第十届高层建...
  • 1篇中国土木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供水管网渗漏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分析了柔性接头和刚性接头在地震下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接头渗漏面积表达式来修正已有的管线渗漏模型。利用管线渗漏试验确定了渗漏模型中的重要参数——渗漏系数。分别用不同模型对一个小型供水管网的抗震功能可靠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既有渗漏模型高估了管网的抗震能力,而本文建议的渗漏模型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刘威李斌李杰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方法浅谈
本文首先对试验系统的组成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试验操作及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解决设想.文中着重分析了梁柱节点试验反力架中存在的安装空隙及竖向力加载问题,并设计出一套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反力架系统.
卢文胜李斌曹文清曹海
关键词: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反力架梁柱节点
文献传递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结构试验中的应用新技术
电阻应变测试是结构试验中应用最早且十分普及的测试技术之一,但是由于直接粘贴式工艺复杂,防潮密封技术措施困难,影响到其长期稳定性,不宜进行动态测试,为此我们试制了类似于国外三向动态力传感器,研发了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式表面应变...
李炳生李斌曹文清
关键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复合传感器
文献传递
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方法浅谈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首先对试验系统的组成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试验操作及试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解决设想。文中着重分析了梁柱节点试验反力架中存在的安装空隙及竖向力加载问题,并设计出一套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的反力架系统。
卢文胜李斌曹文清曹海
关键词: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反力架梁柱节点
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测试实例分析被引量:21
2006年
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是其自身固有的特性,一般是指其自振频率、振型及阻尼比。通过现场测试得到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验证理论计算,又可以为建筑物的安全性评估及损伤识别积累基本技术资料。而在获取高层建筑动力特性过程中,现场测试方法至关重要,现场测试数据的精确程度决定了后续工作的成果。本文对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的现场测试方法进行了概括、比较与分析,并以两个实例加以论证。
李斌卢文胜沈剑浩李检保
关键词:高层建筑振动测试
高层建筑结构脉动测试方法及应用
本文结合LG北京大厦等工程进行现场实测,对高层建筑脉动测试方法进行探讨.在高层建筑结构性能评价方法中,现场的脉动测试方法是重要的环节.本文依据同济大学脉动测试经验,归纳适合于各类型高层建筑的脉动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具有良好...
李斌卢文胜沈剑浩李检保
关键词:高层建筑动力特性
文献传递
顶管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
顶管法作为一种成熟的暗挖施工工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顶管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要求实现顶管的微扰动施工。文章结合上海世博电缆隧道顶管施工段成功的微扰动施工,总结了顶管微扰动施工的实现手段和技术要求...
丁文其李斌袁森林
关键词:顶管施工控制
文献传递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结构试验中的应用新技术被引量:8
2011年
电阻应变测试是结构试验中应用最早且十分普及的测试技术之一,但是由于直接粘贴式工艺复杂,防潮密封技术措施困难,影响到其长期稳定性,不宜进行动态测试,为此我们试制了类似于国外三向动态力传感器,研发了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式表面应变传感器,高灵敏度(S≥1000με/mm)位移传感器,砼内埋式应变和温度复合传感器,大六角高强螺栓和Φ15.24 mm预应力钢绞线用串芯压力传感器等,经过在有关试验项目中的应用,如在我校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上的实际使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李炳生李斌曹文清
关键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复合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