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1篇低强度脉冲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高度
  • 1篇牙科
  • 1篇牙科手机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分析
  • 1篇上颌窦底
  • 1篇上颌窦底提升
  • 1篇上颌窦底提升...
  • 1篇提升术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重度慢性牙周...

机构

  • 3篇辽宁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李斌
  • 2篇李洲
  • 2篇法永红
  • 1篇吕晓宁
  • 1篇王亚锋
  • 1篇雷利华
  • 1篇杨永进
  • 1篇卢敬钗
  • 1篇李晖
  • 1篇王亚峰

传媒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品管圈活动在牙科手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牙科手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下发的80把牙科手机作为对照组;2012年下发的72把牙科手机作为实验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指导实验组手机的管理使用,对两组手机故障、零部件损坏率及管路堵塞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机通过品管圈活动手机故障率为6.9%,零部件损坏率为11.1%,管路堵塞率为6.9%,均低于对照组(23.8%,26.2%,2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4,5.63,12.00;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查找牙科手机管理使用中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进行监管实施后可明显控制手机的故障率,对科室来讲可起到减耗增效的积极作用。
雷利华李斌汤海燕卢敬钗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牙科故障率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辅助治疗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辅助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44例,以全口超声洁治后1周为基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个患牙位点,实验组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后LIPUS辐照14 d,对照组SRP后不作处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检查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牙齿动度(TM),同时应用锥形束CT(CBCT)测量牙槽骨高度(ABH)和密度(ABD)。结果:治疗后3、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PD、BI、T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间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牙槽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LIPUS临床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且对牙槽骨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李晖杨永进吕晓宁李斌
关键词:牙槽骨高度
基于锥形束CT对上颌窦分隔分布的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运用InVivo Dental软件对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口腔科锥形束CT(CB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口腔科成人人群中上颌窦底壁分隔与年龄,性别以及缺牙情况的关系,以期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538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其中上颌后牙区缺失牙与不缺牙组各269例,分别按照性别、年龄分组。将所有数据导入InVivo Dental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测量记录上颌底壁分隔的发生率,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38例研究对象中,89例有窦分隔,发生率16.54%;29例出现多个窦分隔(5.39%),25例双侧同时出现分隔(4.64%);在测得的1076个上颌窦中,116个出现窦分隔,发生率为10.78%;男性中年不缺牙组的窦分隔出现率最高;原发性分隔出现率远远超出继发性分隔出现率;窦分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分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占51.72%;平均高度左侧为(6.17±3.35)mm,右侧为(6.50±4.22)mm,平均长度右侧为(10.87±2.96)mm,左侧为(10.05±4.27)mm。结论:北京第二炮兵总医院口腔科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就诊患者成人人群中,16.54%出现窦分隔;上颌窦分隔出现率与缺失牙,不考虑年龄及性别。
李洲法永红王亚峰李斌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窦
上颌窦内壁分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上颌窦内壁分隔是上颌窦内壁的皮质骨突起,把窦腔分成2个或多个窦腔。该分隔可能源于牙齿的生长发育阶段,称为原发性分隔;也可能是牙齿缺失后上颌窦气化导致上颌窦内壁形态的改变所致,称为继发性分隔。不同学者运用了不同的观察方法进行测量,发现大约9.5%到50%的上颌窦窦腔内壁存在分隔,该分隔可以存在于上颌窦内壁的任何位置。上颌窦内壁分隔对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有重要意义,与上颌窦炎症的手术方式选择也紧密相关,还是上颌窦炎症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所以医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解剖结构的影响,对其深入地了解有助于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解决上颌窦的相关问题。
李洲法永红王亚锋李斌
关键词:上颌窦上颌窦底提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