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文

作品数:91 被引量:2,007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0篇生物学
  • 11篇经济管理
  • 10篇理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电子电信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7篇湿地
  • 14篇生态系统
  • 11篇滨海湿地
  • 9篇生态
  • 9篇景观
  • 8篇土地利用
  • 7篇生境
  • 6篇生态系统服务
  • 6篇湿地保护
  • 6篇辽河三角洲
  • 6篇流域湿地
  • 6篇景观规划
  • 6篇黄淮
  • 6篇黄淮海
  • 6篇发光
  • 5篇湿地恢复
  • 5篇湿地生态
  • 5篇黄淮海地区
  • 5篇城市
  • 4篇一体化

机构

  • 7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北京大学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河北工程大学
  • 7篇北京清华同衡...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农业农村部环...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韶关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作者

  • 91篇李晓文
  • 15篇崔保山
  • 13篇白军红
  • 10篇肖笃宁
  • 8篇宋晓龙
  • 7篇黎聪
  • 7篇梁晨
  • 6篇方精云
  • 6篇郑钰
  • 6篇董世魁
  • 6篇胡远满
  • 5篇张黎娜
  • 5篇朴世龙
  • 5篇诸葛海锦
  • 5篇马田田
  • 4篇刘世梁
  • 4篇石建斌
  • 3篇陈晓波
  • 3篇赵振坤
  • 3篇孙寅官

传媒

  • 16篇生态学报
  • 8篇湿地科学
  • 5篇资源科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大学物理
  • 2篇环境工程
  • 2篇物理实验
  • 2篇中国激光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6篇200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优化台田格局调控草型湖泊优势沼泽植被蔓延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其目的在于解决草型湖泊水生植物过度蔓延的环境问题,涉及一种通过优化台田格局,调控湖泊水文水动力以控制草型湖泊植物蔓延扩展的技术和方法。以草型湖泊现有台田类型和水文连通为背景,结合水域的优势沼泽植...
崔保山蓝艳李晓文李夏韩祯张永涛
文献传递
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景观演变与可持续利用被引量:61
2001年
通过对辽东湾滨海湿地资源近年来的景观演变的研究 ,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及湿地生境自然演变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 ,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影响。详细阐明了作为生境管理措施的生境更新与生境调整的概念、原则和方法 ,并以辽东湾湿地为例 ,探讨了生境更新与生境调整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肖笃宁李晓文王连平
关键词:滨海湿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规划设计——以武汉市郊涨渡湖为例被引量:17
2005年
依据野外考察和实地调研,对武汉市郊涨渡湖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进行了规划设计,首先基于高程、坡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不同的组合分析了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适宜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及所涉及的空间范围。研究表明,基于DEM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适宜性分析为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规划设计的提供了科学依据,而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实施措施的确定和空间定位使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工程更具可操作性。最后,对以涨渡湖为代表的长江中游高强度人类活动区域湿地恢复与生境改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张杰赵振坤李晓文
关键词:湿地恢复规划设计生境适宜性分析野外考察长江中游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黄河流域湿地优先保护格局被引量:20
2018年
黄河流域湿地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了重要生境.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气候分区、地貌单元及湿地遥感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地理综合湿地分类系统.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框架下,将湿地气候-地貌分类单元作为生态系统层次保护对象,结合黄河流域鸟类分布范围作为物种层次的保护对象,设定30%湿地优化目标,将公路、铁路、城镇、农村居民点、水坝等作为度量因子创建黄河流域保护代价图层,并利用系统保护规划工具——Marxan软件构建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优化格局,识别湿地保护空缺.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大部分沼泽湿地集中在黄河上游区域,目前源区保护区覆盖面积大,在内蒙古、甘肃及四川部分区域一些稀有湿地类型游离在保护体系外;黄河中游湿地类型以河道和河滩湿地类型为主,保护覆盖率极低,保护空缺严重,经优化保护网络体系后,保护成效可分别得到29.1%、37.6%的提升.黄河下游湿地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区域,目前保护体系完整,保护空缺面积极小.总体上,黄河流域中游河流湿地的保护空缺比例最高,亟需重视.本研究基于湿地保护格局优化结果分区分析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模式,为黄河流域湿地的保护规划管理提供了科学性建议,从宏观层面上为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石.
郭云梁晨李晓文
关键词:MARXAN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慕课十年典型案例:普通物理实验——光学
2023年
本文介绍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慕课十年典型案例“普通物理实验——光学”的创新性.
李晓文
滨海河口湿地应对海岸挤压效应的生态调控途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
滨海湿地适应海平面上升的陆向迁移过程由于陆域高强度人类土地开发活动被干扰甚至中断,这种自然-人文双向“海岸挤压效应”,导致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崩溃。
李晓文周方文马田田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黄淮海地区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构建被引量:25
2010年
以黄淮海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区域现有湿地保护状况,再基于湿地类型、保护状况和目标保护物种分布,综合考虑GDP、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Marxan作为空间优化模型,进行多目标的湿地系统保护预案设计,构建区域湿地不同保护水平的保护空缺和不可替代性格局,确定合理的湿地系统保护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湿地保护体系仅覆盖了区域17%左右的湿地,尚有许多重要生境游离于现有保护区系统外。为完善黄淮海地区湿地保护体系,需要对黄海海区域内28个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调整或者保护等级提升,并在山东(5个县)和河北(4个县),河南、江苏和安徽(各3个县),北京和天津(各1个县)等20个县市内建立新的保护区,与现有湿地保护系统有机整合,最终形成一个黄淮海地区湿地生物保护网络合理格局。结果表明:同其他相关研究方法对比,系统保护规划方法在区域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更具有意义;同时也表明该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广阔。
宋晓龙李晓文张明祥张黎娜李东来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不可替代性
红树林湿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营造 以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分析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阐述了建立红树林湿地公园的必要性,并以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为例,探索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途径和红树林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以期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红树林湿地生态资源的目的,实现红树林湿地公园在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效益上的可持续。
陈云文李晓文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重建红树林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被引量:23
2008年
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碎度指数下降;聚合度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先降后升,而连接度指数先增后减;芦苇沼泽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明显,由1987年的2.6169hm2降到1997年的0.5437hm2,到2005年为0.3558hm2,且形状日趋复杂自然,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持续减少,而连接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但总体上芦苇沼泽沼泽小面积斑块数量仍占相当比例,破碎化程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在景观整体水平上,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51.068增到1997年的74.0985后2005年减为37.88,以农田为景观基质的蔓延度指数则先降后升。景观格局分析表明,衡水湖保护区湿地面积逐步恢复,破碎化程度降低且景观日趋多样化,连通性虽不及1987年历史最高水平却呈加强趋势,湿地生境质量得到优化,2005年湿地恢复的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达到3个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保护区规划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黎聪李晓文郑钰宋晓龙曾桉
关键词:湿地景观景观指数转移矩阵
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及科普宣教——以野鸭湖、邛海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利用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及专人访谈等方法,对四川邛海和北京野鸭湖二个湿地公园展开了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游客生态意识较薄弱,同时公园管理方未能较好开展生态知识宣传,湿地公园科普宣教设施和能力与游客生态旅游需求存在"断层"现象,生态科普宣教效果不佳。建议应强化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宣教系统设计,完善解说体系和宣传体系,设立生态体验设施等改进措施。
刘彦君刘亚娇冯嘉申马田田冯憬李晓文
关键词:科普宣教生态旅游游客需求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