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晶

作品数:18 被引量:66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稻田
  • 8篇甲烷
  • 6篇甲烷排放
  • 5篇稻田甲烷
  • 5篇稻田甲烷排放
  • 5篇温室气体
  • 3篇水稻
  • 3篇减排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稻
  • 2篇沼渣
  • 2篇日变
  • 2篇日变化
  • 2篇水稻田
  • 2篇土壤
  • 2篇排放源
  • 2篇温室气体浓度
  • 2篇CH4
  • 1篇单季稻
  • 1篇稻田生态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8篇李晶
  • 13篇王明星
  • 8篇郑循华
  • 7篇王跃思
  • 4篇黄耀
  • 3篇张仁健
  • 3篇陈德章
  • 3篇刘强
  • 2篇张稳
  • 2篇于永强
  • 2篇刘广仁
  • 2篇沈壬兴
  • 1篇张中杰
  • 1篇江长胜
  • 1篇王长科
  • 1篇熊效振
  • 1篇王秀玲
  • 1篇陈振林
  • 1篇徐新
  • 1篇朱波

传媒

  • 5篇大气科学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国粉体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本文介绍了获得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稻田生态系统甲烷产生、转化及传输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主要进展。通过对中国主要水稻产区稻田甲烷排放的多年观测实验,描述了稻田甲烷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及特征并分析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土壤中的甲烷通过3个路径向大气排放,不同时期3个路径在甲烷传输中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利用数值模式估算出中国的稻田甲烷排放9.67—12.66Tg/a,全球稻田甲烷的总排放量约为35—56Tg/a。
李晶王明星郑循华沈壬兴
关键词:甲烷稻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
北京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近10年变化趋势被引量:34
2005年
对 1993~ 2 0 0 2年 10年间北京市大气中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这三种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 ,并初步探讨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北京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总体是上升趋势 ,且后 5年增长较快 ;大气甲烷浓度前 5年缓慢上升 ,后 5年转为下降 ,总体已是下降趋势 ;与大气二氧化碳变化趋势相似 ,大气氧化亚氮总体也是上升趋势 ,后 5年增长较快。
刘强王跃思王明星李晶刘广仁
关键词:温室气体浓度氧化亚氮监测数据
欧亚大陆春季植被对冬季北大西洋涛动的响应
<正>1引言近年来,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成为当今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一方面,植被能通过改变陆面参数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1,2]。另一方面,气候的变化会引起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及植被分布格局的改变[3-5...
李晶范可徐志清
关键词:NDVINAO非同期欧亚大陆
文献传递
稻田甲烷排放非连续测量中采样时间的选择被引量:22
1998年
稻田甲烷排放的测量分为手动采样和自动采样两种方法,在非连续的手动采样观测方法中,采样频度和采样时间的选择极为重要.根据实验总结出稻田甲烷的排放有接近正弦曲线的日变化规律.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关键词:稻田甲烷采样时间
太湖流域单季稻的甲烷排放研究被引量:30
1999年
根据1994~1996年太湖流域单季稻的CH4排放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稻田CH4排放的日变化的一些统计特征,对排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相关因子对排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太湖地区单季稻的CH4排放的特征值为007~011g/(m2·d),而且存在巨大的年际变化,其中1995年的排放是1994年和1996年的5~7倍。与NH4HCO3相比,施用尿素使甲烷的排放增加10%~70%。晒田使CH4的排放减少,土壤的扰动则使CH4的排放增加。文中对CH4的排放与水稻的生长的关系及温度的变化对排放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熊效振沈壬兴王明星王明星王跃思郑循华
关键词:稻田甲烷年际变化太湖流域
水稻田甲烷的减排方法研究被引量:17
1997年
通过多年对稻田甲烷排放量的野外实验观测和对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因子的研究,总结出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方法,分析了各种减排方法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种减排方法做了综合的评价。现有的稻田甲烷减排方法主要有其它肥料代替传统的有机肥(植物秸秆、动物粪便)、种植低甲烷排放的水稻品种、灌水管理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主要有杂交稻替代常规稻,沼渣肥替代纯有机肥。沼渣肥替代有机肥的减排效果较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优于杂交稻替代常规稻,但杂交稻替代常规稻的经济效益很显著。
李晶王明星陈德章
关键词:甲烷减排杂交稻沼渣层次分析法
稻田甲烷排放模型研究——模型的验证被引量:21
2004年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是模型应用于估计区域尺度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基本前提 ,尤其是针对多种不同的土壤、气候以及农业管理方式等可能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环境条件下的模型检验。利用覆盖全国主要水稻产区的 94个甲烷排放观测案例对稻田甲烷排放模型 (CH4 MOD)进行了验证。这些观测区域分布范围北至北京 (4 0°30′N,116°2 5′E) ,南至广州 (2 3°0 8′N,113°2 0′E) ,东起杭州 (30°19′N,12 0°12′E) ,西到四川的土主 (2 9°4 0′N,10 3°5 0′E)。既有双季稻 ,也有单季稻 ,稻田灌溉及施肥方式也多种多样 ,对我国水稻生产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观测获得的稻田甲烷排放季节总量从 3.1kg C/hm2到 76 1.7kg C/hm2 ,平均值为199.4 (± 187.3) kg C/hm2 ;相应的模拟值分别为 13.9、82 4 .3和 2 2 4 .6 (± 187.0 ) kg C/hm2。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r2 )为 0 .84 (n=94 ,p<0 .0 0 1)。CH4
张稳黄耀郑循华李晶于永强
关键词:甲烷排放稻田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源现状分析被引量:55
2001年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几个主要温室气体研究项目中关于二氧化碳(CO2)排放源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结合最新资料,对1990年的中国CO2排放源进行了收集和完善,对1994年中国 CO2排放源重新做了计算。其中,工业生产过程的CO2排放,在以前的研究中仅仅计算了水泥一项,本研究中我们增加了石灰、钢铁、电解铝三项,力求使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结果表明,1990年和1994年中国CO2矿物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总排放分别为2218.9×106t(合605.1×106t碳)和 2787.8×106t(合 760.3×106t碳),分别占当年全球CO2总排放的102%和127%。能源和工业生产活动的CO2排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矿物燃料燃烧是中国CO2的最大排放源,占总排放的90%以上。对CO2排放源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中国CO2排放存在大于10%的减排潜力。
张仁健王明星郑循华李晶王跃思刘学义黎云王邦中陈振林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源温室气体石灰水泥电解铝
稻田甲烷排放和减排技术的模式研究及应用
该文在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发展了模拟稻田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过程和估算稻田甲烷排放量的模式,更加准确地估算区域范围的稻田甲烷排放量.模式描述了气候、土壤特性、施肥、灌溉等环境因子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李晶
关键词:甲烷排放水稻生长减排技术
北京市两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的日变化被引量:25
2006年
通过对北京地区CH4和CO2浓度日变化将近一年的连续监测和数据分析,发现它们日变化从总体上来看具有较强的规律性,CO2的日变化有明显的双峰结构,而CH4则是单峰的结构。化石燃料的燃烧,对CO2日变化峰值出现的时间有着明显的影响,且CH4和CO2的日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源汇强度的变化和昼夜气象因素的周期变化,是两种温室气体形成稳定日变化形式的主要因子。
李晶王跃思刘强王明星
关键词:温室气体CH4CO2日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