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浩

作品数:284 被引量:95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36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1篇医药卫生
  • 102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3篇吸虫
  • 136篇血吸虫
  • 112篇日本血吸虫
  • 72篇虫病
  • 61篇吸虫病
  • 56篇狂犬
  • 53篇血吸虫病
  • 46篇狂犬病
  • 43篇病毒
  • 41篇免疫
  • 37篇基因
  • 29篇抗原
  • 27篇日本血吸虫病
  • 26篇犬病
  • 26篇狂犬病病毒
  • 24篇蛋白
  • 24篇东方田鼠
  • 22篇疫苗
  • 17篇抗体
  • 13篇细胞

机构

  • 1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99篇中国疾病预防...
  • 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4篇上海市疾病预...
  • 9篇安徽省动物疫...
  • 9篇贵州省疾病预...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 8篇湖南省疾病预...
  • 8篇上海师范大学
  • 7篇江苏省疾病预...
  • 6篇湖南省动物疫...
  • 5篇山东省疾病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中国动物疫病...
  • 4篇云南省动物疫...
  • 4篇四川省动物疫...
  • 4篇浙江省丽水市...

作者

  • 284篇李浩
  • 123篇林矫矫
  • 111篇陆珂
  • 91篇石耀军
  • 79篇刘金明
  • 66篇傅志强
  • 58篇朱传刚
  • 49篇唐青
  • 45篇洪炀
  • 33篇陈韶红
  • 32篇陶晓燕
  • 31篇张永年
  • 29篇金亚美
  • 28篇苑纯秀
  • 24篇陈家旭
  • 24篇许瑞
  • 18篇梁国栋
  • 17篇郭俭
  • 17篇冯新港
  • 13篇杨健美

传媒

  • 27篇中国动物传染...
  • 20篇中国兽医寄生...
  • 17篇中国寄生虫学...
  • 16篇中国血吸虫病...
  • 15篇中国人兽共患...
  • 1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0篇中华流行病学...
  • 8篇中国兽医科学
  • 6篇中国预防兽医...
  • 5篇疾病监测
  • 5篇生物工程学报
  • 4篇病毒学报
  • 4篇应用预防医学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兽医科技
  • 3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13篇2016
  • 25篇2015
  • 29篇2014
  • 22篇2013
  • 26篇2012
  • 32篇2011
  • 12篇2010
  • 11篇2009
  • 16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2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幼儿感染犬复孔绦虫1例被引量:3
2014年
患儿,男,18个月,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李兴镇人。2011年6月2日在患儿粪便中发现3~4条黄白色的活动虫体,长约0.5 cm。患儿父亲诉其常有腹部不适、腹泻和肛门口瘙痒症状,且与家中的犬和猫接触密切。虫体送当地县医院鉴定,诊断为蛲虫感染。给予安乐士(含甲苯咪唑)口服,100 mg/d×3 d。此后,其父仍在患儿粪便中发现类似虫体。9月20日,其父将虫体标本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门诊检测中心鉴定。经镜检鉴定,虫体为犬复孔绦虫(Oipy-lidium caninum)孕节。孕节长约5mm,宽约2mm,两端稍窄,两侧缘中部稍突出处各有一生殖孔,节片中充满椭圆形储卵囊,每个卵囊内含有1~30个虫卵。虫卵呈圆球形,直径25~40μm,内含六钩蚴,卵壳2层,透明、较薄(图1)。给予吡喹酮.20mg/kg,顿服。约5h后,患儿排出长约40cm的虫体2条。2个月后随访,末再发现有虫体排出。
李浩张永年陈韶红常正山
关键词:犬复孔绦虫蛲虫感染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幼儿瘙痒症状甲苯咪唑
日本血吸虫NAT13基因的siRNA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NAT13基因的siRNA,该siRNA选自下述的一对或任意两对以上的组合: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核...
洪炀唐亚兰林矫矫郭晴晴陈程何宇婷陈阳贾静傅志强朱传刚刘金明李浩陆珂
文献传递
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病机制研究
报道了本课题组在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经多次重复感染实验,证实来源于血吸虫疫区(洞庭湖)和非疫区(宁夏青铜峡)的东方田鼠均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病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遗传的,与获得性免疫关系不大;体内外的...
刘金明林矫矫傅志强李浩魏梅雄孙军张亮何艳燕蒋守富刘瑞三
关键词:东方田鼠血吸虫
文献传递
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研究
2014年
为阐明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合成肽模拟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采用免疫学方法对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的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潜在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355~369、385~400位氨基酸序列合成肽免疫小鼠血清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抗多肽抗体效价达到1:12 800以上;抗多肽抗体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WB)中识别变性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抗原,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IFA)中识别感染BHK-21细胞的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抗原。因此,狂犬病病毒CVS-11核蛋白355~369、385~400位氨基酸序列经证实为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
吕新军申辛欣于鹏程李浩王力华唐青梁国栋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核蛋白抗原表位多肽抗体
儿童脑裂头蚴病1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男,11岁,安徽省天长市人。2014年11月9日因“惊厥1次,持续时间约3 min”入住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患者父亲主诉其3个月前常出现脚麻、头痛和抽筋。该次惊厥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唇青紫,且伴有呕吐。11月10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发现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变,伴周围脑水肿,怀疑脑肿瘤或寄生虫感染。为进一步确定病因,患儿于11月12日转入上海市新华医院,进行CT和MRI检查,提示左侧额顶叶占位性病灶,伴周围明显水肿。
蔡玉春张永年李浩陈韶红
关键词:脑裂头蚴病头颅磁共振成像占位性病变儿童寄生虫感染MRI检查
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MRP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该重组抗原是由包含日本血吸虫MRP1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经表达而制得,所述MRP1基因片段的序列为编码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日本血吸虫重组抗...
刘金明冯金涛许瑞金亚美李浩陆珂傅志强
文献传递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例被引量:2
2016年
患者,男,20岁,农民。新疆阿图什市阿湖乡人。腹泻症状持续5年,每天腹泻2~3次,伴消化不良,消瘦,在当地治疗无效.
宋鹏张永年李浩陈韶红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症状持续腹泻
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BAD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日本血吸虫促凋亡基因Sj BAD的生物学、免疫学和转录表达特征,评估Sj BAD重组蛋白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的潜力。方法根据Sj BAD的参考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Sj BAD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Sj BAD。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j BAD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期及42 d雌、雄虫体内的转录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分析Sj BAD重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用重组抗原Sj BAD免疫BALB/c小鼠,通过计算减虫率及肝脏减卵率,评估重组抗原作为血吸虫病候选疫苗分子的潜力。结果成功克隆了日本血吸虫Sj BAD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Sj BAD,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22 k Da。Western blotting表明Sj BAD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间接ELISA法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了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Ig G。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Sj BAD基因在日本血吸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转录,以14 d表达量最高,且在雄虫体内的表达量高于雌虫。两次动物免疫试验表明,重组蛋白Sj BAD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了30.82%和27.87%的减虫率,及42.52%和45.84%的肝脏虫卵减少率,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日本血吸虫促凋亡相关基因Sj BAD,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期虫体内均有表达。纯化的重组Sj BAD蛋白在小鼠体内能诱导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
马茜茜洪炀韩宏晓陆看马帅王涛刘艳涛韩倩傅志强陆珂李浩李祥瑞林矫矫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凋亡BAD
对并殖吸虫病患者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关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了解并殖吸虫感染者痰液检测、血清抗体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并殖吸虫病或疑似并殖吸虫病的患者89人,分别进行病原学痰液检测、免疫血清学(DIGFA和ELISA)、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和分类百分比检测。结果89例患者中有47人痰卵检测阳性,阳性率达到52.8%,免疫胶体金渗滤法和ELISA法阳性率达到74%,89人中有93.2%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结论肺吸虫感染者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与感染相关。
陈韶红李浩陈家旭常正山周晓农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
单性血吸虫带虫免疫对继发血吸虫病的影响
研究表明,辐照致弱血吸虫尾蚴疫苗能够诱导宿主产生较高的免疫保护作用,是所有血吸虫候选疫苗中保护力最强的,且辐照致弱尾蚴在宿主体内不能发育成熟,不会对宿主造成严重的病理损害。单性感染的血吸虫同样不能在宿主体内发育成熟,其发...
乔洪宾曹宇凡韩愉石耀军陆珂李浩刘金明林矫矫金亚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
文献传递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