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霞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类癌
  • 2篇蛋白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类癌
  • 2篇KI-67
  • 2篇病理
  • 2篇肠道
  • 1篇凋亡
  • 1篇凋亡相关
  • 1篇凋亡相关蛋白
  • 1篇凋亡相关蛋白...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出血
  • 1篇人类肿瘤

机构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7篇李淑霞
  • 4篇戚基萍
  • 3篇林岩
  • 3篇王立峰
  • 2篇徐凤琳
  • 1篇原琳
  • 1篇张春庆
  • 1篇韩伟
  • 1篇冯美燕
  • 1篇王德生
  • 1篇于秀文
  • 1篇张淑杰
  • 1篇吴爱萍
  • 1篇张艳
  • 1篇王静芬
  • 1篇段淑荣

传媒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年份

  • 1篇2006
  • 6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脑梗死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与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 10例脑梗死后的尸检全脑标本 ,用HE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凋亡相关蛋白 (Bcl 2 )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人脑梗死后以梗死灶为中心 ,按照组织损伤程度由内到外分为 4个区 (0~ 3区 ) ,其中 2区为半暗带区 ,4 0 %以上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随缺血时间延长 ,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形态正常神经元的数量减少 ;3区神经元形态及数量正常 ,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GFAP在 0区和 1区表达很少 ,2区随缺血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增多 ,3区早期即有星形胶质细胞的簇样增生。Bcl 2在 0区无表达 ,1区表达较少 ,2区于缺血后 8h开始出现 ,2 3h达高峰 ,之后开始下降。结论 人脑梗死后在半暗带区 2 3h前GFAP和Bcl 2表达呈正相关 ;2 3h后呈负相关。 2区是临床需要积极抢救的区域 ,并可应用干预因素上调Bcl 2表达 ,缩小梗死面积。
戚基萍王德生段淑荣张艳马广玉李淑霞林岩韩伟原琳
关键词:脑梗死星形胶质细胞细胞活性神经元
黏蛋白MUC1和MUC2联合表达与大肠癌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黏蛋白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分型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2 0例切端肠黏膜、31例癌旁组织及 6 0例大肠腺癌进行黏蛋白MUC1、MUC2检测。结果 在上述 3者中 ,黏蛋白MU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7 6 2 %、2 5 81%、4 6 6 7% (P =0 0 19) ;MUC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0 0 %、87 1%、5 8 33% (P =0 0 0 0 )。根据MUC1和MUC2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把大肠腺癌分为 4型 :MUC2 +/MUC1-、MUC2 +/MUC1+、MUC2 - /MUC1+、MUC2 - /MUC1- ,其中MUC2 +/MUC1-型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以及生存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MUC2 +/MUC1+型与各个临床病理参数均不具有相关性 ;MUC2 - /MUC1+型与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 ;MUC2 - /MUC1-型与生存期具有相关性。结论 MUC1的上调表达或MUC2的下调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 ,各型大肠腺癌与肿瘤的发展、浸润及转移相关 ,对临床上判断预后具有较大的意义。
于秀文李淑霞冯美燕王静芬
关键词:黏蛋白MUC1MUC2基因表达大肠癌肿瘤转移
线粒体DNA与人类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04年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真核细胞中.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80%是由线粒体提供的,所以它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同时线粒体也是细胞核外唯一具有基因组,且能不依赖于核DNA (nuclear DNA nDNA)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细胞器.有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人类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肌病、肿瘤及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1],近年来,mtDNA与人类肿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已经在乳腺癌、结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肾癌、食管癌等多种肿瘤中发现了mtDNA突变,人们试图探索mtD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且人们设想mtDNA突变将在为肿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
徐凤琳李淑霞吴爱萍
关键词:线粒体DNA人类肿瘤分子生物学
消化道类癌临床病理与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消化道类癌临床病理与多肽 胺类神经内分泌激素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 36例消化道类癌组织中 6种抗原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36例类癌组织中 5 羟色胺、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较多表达于组织分化好的类型 ,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无相关性。胃泌素的表达随肿瘤组织分化降低而上升显著(P <0 .0 5 ) ,胃泌素高表达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生长抑素随着肿瘤的浸润和转移阳性表达率降低 (P <0 .0 5 ) ,有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作用 (P <0 .0 5 )。结论 胃泌素、生长抑素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 ,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提示应用多种抗原标记对预测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很有帮助。
林岩王立峰戚基萍李淑霞
关键词:消化道类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肿瘤
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子宫出血为最常见.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及时准确地对出血原因作出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对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
徐凤琳李淑霞张春庆
关键词:绝经后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病理学阴道出血
胃肠道类癌中Ki-67、PCNA、Laminin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胃肠道类癌Ki 6 7、PCNA、laminin(LN)的表达与侵袭性和增殖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36例胃肠道类癌组织中 3种指标的表达。结果  36例胃肠道类癌组织中Ki 6 7、PCNA、L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0 0 %、5 5 5 %、5 5 5 % ;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的转移 ,各指标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结论 Ki 6 7、PC NA可作为评估胃肠道类癌预后的指标。Ki 6 7比PCNA在评价胃肠道类癌增殖性方面更准确 ;PCNA免疫染色反应性较敏感 ,其类癌诊断的阳性标准应适当提高。LN的表达可预测胃肠道类癌组织的分化。
李淑霞王立峰戚基萍
关键词:胃肠肿瘤类癌KI-67PCNALAMININ
胃肠道类癌中p27^(Kip1)、Ki-67、CD3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王立峰戚基萍张淑杰李淑霞林岩
关键词:胃肠道类癌P27^KIP1KI-67CD3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