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铎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畜牧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淮南猪新品系繁殖性能的选育及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经过多次杂交筛选 ,在淮南猪中引入一定比例的杜洛克猪外血组建基础群 ,开展群体继代选育工作。对五个世代母猪繁殖性能的分析表明 ,培育的新品系基本保持了淮南猪繁殖力高的特性 ,母猪初生窝重增大 ,仔猪哺乳期生长速度加快 ,主选性状进展显著。与零世代相比 ,五世代总产仔数增加 2 .92头 (P <0 .0 1) ,产活仔数增加 2 .83头 (P <0 .0 1) ,初生窝重增加 5 .72kg(P <0 .0 1) ,2 0日龄头数增加 2 .31头 (P <0 .0 5 ) ,2 0日龄窝重增加 19.73kg(P <0 .0 1) ,断奶头数增加 1.2 6头 (P >0 .0 5 ) ,断奶窝重增加 18.2 7kg(P <0 .0 5 )
- 陈斌李维铎任广志刘宏斌竹学军
- 关键词:畜牧学繁殖性能新品系淮南猪
- 淮南猪新品系生长性状的选育进展与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对淮南猪经过多组合杂交试验,筛选出导入一定比例的杜洛克猪血缘为最佳组合,经扩繁和建立育种核心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淮南猪新品系,历经5年4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主选性状进展明显,其中公猪平均日增重由选育初期的481.23g提高到四世代的535.51g,每世代平均改进13.57g,母猪分别为465.15g,535.03g和17.47g;在生长速度改进的同时公母猪的体尺变化也较明显,其中公猪体长增加了10.27cm,母猪体长增加了14.57cm;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公母猪6月龄的体重与体长、平均日增重、胸围呈强的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体高、臀围呈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
- 任广志李维铎李鹏飞刘洪斌聂春陈斌竹学军
- 关键词:淮南猪品系生长性状选育群体继代选育法
- 淮南猪瘦肉型新品系选育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任广志陈斌李鹏飞刘宏斌李维铎竹学军
- 关键词:地方猪种品系选育瘦肉型品系培育
- 淮南猪新品系生长性状的选育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以淮南猪为母本,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猪为父本进行多组合简单或级进杂交试验,筛选出以含62.5%杜洛克猪血统的组合为最佳,由此组成育种核心群.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淮南猪新品系,并历经5个世代的选育.结果表明:淮南猪新品系6月龄后备公猪平均日增重由1世代的484.30g,提高到5世代的549.21g,世代平均改进量为12.98g(b=19.14);后备母猪分别为466.22,553.12和17.38g(b=28.20).各世代的体尺变化也较明显,其中体长公猪5个世代增加了10.94cm,母猪增加了17.66cm.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6月龄的体重与体长、体高、胸围均呈强的正相关.
- 任广志李维铎李鹏飞陈斌刘洪斌聂春竹学军包文奇
- 关键词:新品系选育杜洛克猪生长性状体长胸围
- 杜洛克种猪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
- 赵永庆翁经强赖登明马振强何信龙李炳坤张晓岚崔天英任广志郑春雷李维铎张建远肖宗来徐先慧王敬军
- “杜洛克种猪资源用其利用的研究”,在河南省科委的指导下,经全国杜洛克猪联合育种协作组7年(93-99)的协同攻关,按时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该研究在猪的育种中,在国内外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开放与闭锁”相结合的核心群选育法...
- 关键词:
- 关键词:杜洛克种猪
-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赵永庆郑春雷(河南省国营正阳猪场463612)杨国勋任广志(河南农业大学)李维铎(河南省畜牧局)杜洛克猪是世界公认的用作杂交父本的品种。农业部于1981~1983年,先后3次为河南省国营正阳种猪场引入匈系和日系杜洛克种猪79头(...
- 赵永庆郑春雷杨国勋任广志李维铎
- 关键词: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