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金
-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海南省林业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凋落物输入对两种森林土壤碳氮及氮矿化的影响
- 碳和氮是重要的生命物质,也是组成地球非生物部分的重要元素。森林在全球碳、氮循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重要的碳源、碳汇,而土壤又是森林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研究森林土壤碳氮过程,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从而进一步弄清森林生...
- 李茂金
- 关键词:土壤碳氮氮矿化凋落物
- 海南文昌清澜港海莲-黄槿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分配格局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Komiyama红树林异速生长模型,对海南文昌清澜港海莲-黄槿生态系统的植被生物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莲-黄槿植被层总生物量为389.57±12.73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387.75±12.01 t/hm2,占林分植被层总碳密度的99.5%;海莲-黄槿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库密度为688.51±45.69 t/hm2,其中,群落植被层单位面积的碳贮量为184.5 t/hm2,占总碳贮量的26.6%;0~105 cm土壤有机碳单位面积的贮量为504.01±39.69 t/hm2,占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73.2%;林下植被层和现存凋落物层仅占0.2%。
- 林慧曾思齐王光军梁定栽余志金李茂金
- 关键词:红树林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 改变碳源输入对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2年
- 为了解不同碳输入对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马尾松+樟树混交林不同处理(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添加凋落物、去根去除凋落物)下的土壤氮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土壤累计净氮矿化量为添加凋落物(12.10 mg/kg)>去根添加凋落物(6.03 mg/kg)>去根(0.96 mg/kg)>去除凋落物(-0.46 mg/kg)>去根去除凋落(-0.63 mg/kg);NH4+-N、NO3--N含量在培养前后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培养后,NH4+-N含量在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去除凋落物4种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NO3--N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揭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 李茂金闫文德李树战赵大勇多祎帆
- 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凋落物氮矿化
- 长沙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2010年10月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植物园樟树林、马尾松林及樟树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樟树林、混交林、马尾松林中的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微生物总数量分别为:樟树林44.770×104 CFU/g、混交林23.791×104 CFU/g、马尾松林7.107×104CFU/g,微生物总数特征为樟树林>混交林>马尾松林;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以细菌类群占绝对优势,樟树林为32.933×104 CFU/g,混交林21.067×104 CFU/g,马尾松林5.556×104 CFU/g。樟树林、混交林及马尾松林的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为0.600×104和11.237×104 CFU/g;1.040×104和1.684×104 CFU/g;0.687×104和0.864×104 CFU/g,占总菌数的1.34%~25.10%;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的组成比例有显著不同。樟树林细菌数占总菌数的73.56%,放线菌类群和丝状真菌类群分别占25.10%和1.34%;混交林细菌数占总数的88.55%,放线菌、真菌数分别占总菌数的7.08%、4.37%;马尾松林细菌数占总菌数的78.17%,放线菌数占12.17%,真菌数占9.66%。
- 多祎帆王光军刘亮张明明赵大勇李茂金
-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马尾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