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连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导航
  • 5篇术中CT
  • 4篇导航系统
  • 4篇颅颈
  • 4篇颅颈交界
  • 3篇颅颈交界区
  • 3篇畸形
  • 3篇CT导航
  • 2篇寰枢
  • 2篇脱位
  • 2篇颅颈交界区畸...
  • 1篇融合术
  • 1篇上颈椎
  • 1篇神经外科
  • 1篇枢椎
  • 1篇寰枢关节
  • 1篇寰枢脱位
  • 1篇寰枢椎
  • 1篇寰枢椎脱位
  • 1篇寰枕融合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6篇李连峰
  • 5篇余新光
  • 4篇王鹏
  • 3篇周定标
  • 2篇尹一恒
  • 2篇卜博
  • 1篇佟怀宇
  • 1篇张远征
  • 1篇乔广宇
  • 1篇尚爱加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术中CT导航在先天性颅颈畸形腹侧减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术中CT与导航系统在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腹侧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3~58岁,平均33.9岁,患者术中行cT扫描,根据重建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腹侧减压方案,术中在导航引导下实施手术,术中验证减压效果,根据Nurick分级评价随访结果。结果术中CT及导航系统应用顺利,验证准确度平均为1.6mm(1.2~2.0mm)。其中4例患者术中第一次CT验证显示减压不充分,进一步磨除残留骨质后,再次术中cT验证均获得满意的减压效果,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根据Nurick分级,其中15例较术前至少改善1级,4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术中CT扫描结合导航系统不仅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也减少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余新光李连峰王鹏周定标
关键词:术中CT导航系统颅颈交界区畸形
术中CT导航在先天性颅颈畸形后路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术中CT与导航系统在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3例患者畸形复杂,男11例,女12例,年龄19—52岁,平均33.5岁。其中3例外院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采用术中CT导航下后路修补枕颈固定术,12例经口齿状突磨除术后,行二期术中CT导航下后路固定术,单纯行术中CT导航下后路减压固定术8例。结果导航下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7例,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6例,枕颈钉棒系统固定10例,导航验证准确度平均为1.8mm(0.6—2.2mm)。术中发现2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佳,术中调整后CT验证螺钉位置满意。根据术前及术后6个月Nurick分级,21例(91%)患者症状改善1级以上,2例(9%)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本组病例无术中椎动脉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中CT结合导航系统可以术中及时评价寰枢关节复位情况和植入螺钉的位置及深度,有效地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风险;对于提高手术定位精度、优化手术路径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余新光李连峰王鹏周定标
关键词:术中CT导航系统颅颈交界区畸形固定术
术中CT导航在上颈椎螺钉固定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为降低椎动脉、神经损伤和螺钉位置偏差等风险,探索应用术中CT实时导航技术完成上颈椎螺钉置入。方法应用术中CT实时导航技术完成螺钉置入,9例患者中7例颅颈交界区畸形,1例c。巨大神经鞘瘤,1例C1-3椎板巨大血管性病变行上颈段螺钉固定,共置钉42枚。结果根据Madawi定义的合理螺钉位置,9例共置钉42枚,位置满意,其中1例颅颈交界畸形患者二侧高跨椎动脉,1例一侧高跨椎动脉,共3枚C2螺钉为以往螺钉技术的相对禁忌证。所有患者无椎动脉、脊髓鳓申经损伤,没有穿破骨皮质,复位满意,固定牢靠。结论使用术中CT三维影像实时导航,可以安全、准确地完成上颈段螺钉固定。
佟怀宇张远征余新光乔广宇尚爱加卜博王鹏尹一恒李连峰
关键词:术中CT导航螺钉固定上颈椎
颅颈交界畸形中寰枢椎脱位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颅颈交界畸形中寰枢椎脱位的特点,探讨其手术策略制定。方法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11月手术治疗的56例颅颈交界畸形伴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包括2例可复性脱位和54例难复性脱位;其中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9~56岁,平均34岁。14例采用后路固定达到直接复位或部分复位,41例进行了经口前路减压和后路固定融合术,1例经后路行齿状突磨除和固定融合术。结果53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失访(出院时症状较术前改善);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肺部感染2例、局部肉芽肿样病变1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l例出现不可逆性颈髓损伤,遗留四肢肌力下降。末次随访时Nurick分级,6例(11.3%)较术前改善3级,30例(56.6%)改善2级,13例(24.5%)改善1级,3例(5.7%)无明显改善,1例(1.9%)加重。结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行后路固定即可达到复位效果,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治疗方式要个体化,依据病情、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经验采用直接复位固定术或经口齿状突磨除及后路固定融合术。
尹一恒余新光周定标卜博李连峰王鹏
关键词:寰枢关节畸形减压术脊柱融合术
术中CT与导航系统在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个性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本研究应用术中三维CT扫描与导航系统对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探索术中CT与导航系统的标准化使用流程,评价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导航系统的准确性,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
李连峰
关键词:术中CT导航系统颅颈交界区寰枕融合寰枢脱位
术中CT与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的发展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伴随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外科手术朝着愈加精确和复杂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外科手术方法由于在技术上的种种限制,往往难以满足高精度手术的需求。早在1908年,Horsley和Clarke首次报道了应用于动物实验的立体定向装置。1947年,Spiegel和Wycis发明了应用于人的立体定向装置。但直到CT和MRI的出现,影像导航神经外科才得到真正的发展。
李连峰余新光
关键词:术中CT导航系统神经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