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流行学研究
- 王庆芳李锋张强王继军靳晖
- 该课题对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早期筛查,及早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适当的检测,以便早期认识、早期发现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和控制其危险因素,及时治疗,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预后。此项研究已在我院和市内多家医院...
- 关键词: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流行学
- 高尿酸血症对肾损害及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造成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血尿酸增高是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甚至高过蛋白尿。尿酸对肾脏损害,不仅仅是结晶状态的尿酸对肾小管间质的致病作用;溶解状态的尿酸,如血尿酸轻度增高也通过炎症作用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失调,最终导致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1]。本研究通过对180例入选的对象进行血脂、肾功能生化指标和尿蛋白排泄率检测,旨在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
- 王继军李锋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肾损害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增高肾脏损害
- 蒲参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蒲参胶囊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5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均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蒲参胶囊4粒,一日3次,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抽血做脂谱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6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参胶囊具有降低TC、TG、LDL-C的作用,并对肝、肾有保护作用。
- 李锋孙伟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脂血症蒲参胶囊
- 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初步临床疗效分析(附40例报告)
- 2023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腹腔出血、切口疼痛、渗漏、导管移位、导管阻塞、腹膜炎)、远期并发症(导管移位、腹膜炎、切口疝、渗漏、导管阻塞)。结果:40例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52.3±13.1)岁;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其他7例。40例患者腹膜透析管均放置成功,手术时间20~25 min,平均(22.3±1.6)min。2例患者腹膜透析时流出淡血性液体,均于术后第2天消失。术后7~9 d出院,随访时间8.5(5,10)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脐部切口疝,发生率2.5%;未发生渗漏、导管移位、导管阻塞、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改良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微创、安全、有效,穿刺成功后可早期进行腹膜透析,临床效果良好,适于排除手术禁忌证的需要腹膜透析的患者。
- 褚朋郭春艳黄勇支良李锋
-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腔镜检查导管插入术
- 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的技巧经验分享
- 2024年
- 目的 总结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的技巧,以提高活检取样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抽取74例需进行肾脏穿刺活检的患者,局部麻醉(局麻)后进行经皮超声引导下实时活检穿刺。总结活检时穿刺的技巧,分析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74例患者共获得103份组织条,穿刺成功率为98.6%(73/74)。74例患者中5例出现肾周少量血肿,其中2例为24 h后复查超声出现肾周少量血肿, 3例为术后1周运动时出现腰部不适,复查显示肾周少量血肿;肾周血肿2周后自行吸收消失,无其他并发症出现。74例肾组织穿刺病理结果显示,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11例,膜性肾病19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4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7例,肾小球微小病变5例,间质性肾炎3例,狼疮性肾炎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9例,淀粉样变性肾病3例。结论 经皮超声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是一种成功率高且并发症较少的方法 ,而掌握精准医疗理论后超声科和肾内科医师与患者配合是穿刺成功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梁雯刘晓晨李锋
- 关键词:肾脏穿刺活检穿刺
- 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1年
- 肾脏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药物等的作用下,间质细胞及细胞间质增多,尤其是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基质降解受抑制造成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大量堆积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的纤维化。它是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病理表现。目前的研究证实,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比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 李锋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
- 高血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我国城市中高血压及其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对2006年6月-9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中随机抽取800人进行调查,测定血压、尿白蛋白、尿肌酐、血清肌酐、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依血清肌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计算尿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ACR),以eGFR<60ml/min/1.73m2或ACR>30mg/g,并持续3个月或以上为标准诊断CKD。结果高血压患者190名,患病率为23.75%,高血压患者与血压正常人群比较,CKD的发生率分别为16.82%和9.06%,P<0.001,高血压有/无高血脂的患者,CKD的发生率分别为21.9%和12.94%,P<0.05。结论通过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城市中已经极大的增高,高血压己成为发生CKD特别重要的病因,高血压合伴高血脂增加CKD的患病率。
- 王庆芳张强蔡安萍李锋靳晖姜晓凤
- 关键词:高血压肾疾病患病率流行病学
- 非洛地平、苯那普利联用治疗高血压肾病
- 2002年
- 临床研究证实,非洛地平、苯那普利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的灌注量和肾小球滤过率。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苯那普利+非洛地平防治高血压肾病,收到较显著的肾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文高血压肾病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30~70(58.2±7.9)岁。诊断按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分级标准,排除心、脑、肾疾病所致的高血压。平均病程(14±6)年,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1.5g。
- 蔡安平王凌杨瑞丽李锋王庆芳
-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非洛地平苯那普利
- 全文增补中
- 高脂血症早期肾损害与肾功能联检的关系及干预措施研究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脂血症早期肾损害与肾功能联检的关系,验证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早期肾损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非诺贝特治疗组各50例,并设立对照组35例为血脂正常的健康者。两组...
- 王凌蔡安平王庆芳李锋马新美刘咸峰
- 关键词:高脂血症辛伐他汀干预治疗
- 文献传递
- 高血压肾病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观察
- 2005年
- 随着抗高血压治疗的广泛使用,高血压的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中风、冠心病、高血压急症)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已大幅下降.但难以解释的是,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却仍在继续增加[1],为此我们采用了非洛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用药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了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 李锋蔡安平
-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