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雁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综合护理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加强综合护理在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148例电子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进行耳鼻喉科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强化综合护理。用调查问卷形式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对于疾病及手术的了解程度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了解程度和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电子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的强化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有助于其对医护的配合,并能改善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 李乐贤李雪雁
- 关键词:电子喉镜声带息肉摘除术综合护理
- 肝动脉泵化疗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护理被引量:3
- 2007年
- 总结25例经肝动脉泵灌注区域性化疗,预防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护理体会。认为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严格地无菌操作、熟练的穿刺技术、对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是预防肝癌患者术后区域性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和取得化疗方案实施成功的关键。
- 汤垂丽李雪雁陈晓军
- 关键词:肝癌动脉泵化疗护理
- 贲门癌术后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在贲门癌术后治疗中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配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8例贲门癌患者用一次性使用的复尔凯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同时做好各项护理观察及配合。结果:6例出现反酸,4例出现腹胀,无一例发生腹泻、肠痉挛等严重营养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全部病例营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是对贲门癌术后患者使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 汤垂丽李雪雁
- 关键词:贲门癌肠内营养护理
- 口服四磨汤配合温水足浴对LC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观察口服四磨汤配合温水足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84例LC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四磨汤口服配合温水足浴。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四磨汤配合温水足浴可使LC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前。
- 陈丽旋林御妹李雪雁魏晓娜王秀英
- 关键词:四磨汤足浴肛门排气时间
- 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护理
- 2014年
-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护理要点,以便能更好、更快捷地救护胸腹联合伤患者。方法:对23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救护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3例胸腹联合伤,抢救成功19例,死亡4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82.6%。结论:根据胸腹联合伤的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 李乐贤张映芬李雪雁
- 关键词:胸腹联合伤急救护理
- 中药鼻饲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护理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用中药鼻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与护理。方法选取SAP患者7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以复方大柴胡汤经胃管注入,鼻饲中药并结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总结中药鼻饲治疗SAP的护理特点。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在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体征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上均明显缩短(P〈0.01)。并发症及死亡率实验组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以中药鼻饲为主,结合西医对症治疗SAP优于西医单独治疗,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 汤垂丽魏晓娜李雪雁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鼻饲中药护理
- 生理盐水与两种不同浓度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62.5 U/mL肝素液、125 U/mL肝素液对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留置浅静脉留置针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采用62.5 U/mL肝素液3 mL、生理盐水5 mL、125 U/mL肝素液3 mL进行封管,观察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堵管例数。[结果]B组堵管率最高,留置时间最短;C组堵管率最低,留置时间最长。A组和B组、B组和C组、A组和C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出凝血机制正常的病人应用125 U/mL肝素液3 mL进行脉冲式冲管加正压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率并延长留置时间。
- 陈丽旋林御妹李雪雁魏晓娜
- 关键词:生理盐水浅静脉留置针堵管留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