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霜霜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道德
  • 2篇道德教育
  • 2篇德教
  • 2篇生态
  • 2篇生态道德
  • 2篇生态道德教育
  • 1篇党支部
  • 1篇党支部建设
  • 1篇低碳
  • 1篇低碳经济
  • 1篇研究生党支部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支部
  • 1篇支部建设
  • 1篇治教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服务
  • 1篇社会服务功能

机构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6篇李霜霜
  • 3篇周国文
  • 1篇林龙圳
  • 1篇孙信丽

传媒

  • 1篇中国林业教育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第五届张天福...
  • 1篇第四届全国农...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研究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基于北京地区9所高校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选取了北京地区9所高校,对研究生党支部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生党员对其所在支部开展社会服务的认知和参与性积极性较高、社会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对接单位的类型丰富、社会服务活动与党员所学的专业相...
孙信丽林龙圳李霜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建设社会服务功能
文献传递
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框架与实现路径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为探索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框架与实现路径,论文围绕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和谐社会理念,采用文献与实证结合研究法,梳理了从原始社会到生态和谐社会的思想演变、界定了生态和谐社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从时间、空间和功能三...
李霜霜
文献传递
生态和谐:一个生态世界的构想被引量:1
2013年
生态和谐是指整个生物圈的和谐,或者整个生态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保持一种融洽、美好、健康的状态。生态和谐是生态系统的理想范式,生态系统是生态和谐的结构单元。生态和谐是生态平衡的更高境界,生态平衡是生态和谐的前提基础。生态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价值旨向,也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蕴含;生态文明是对生态和谐的观念概括,也是对生态和谐的理论总结。生态和谐是在一个更宽广的视阈中达成对生态世界的谋划,它需要我们不断构想生态文明面向生态世界的实际行动,体现自由与责任在生态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平衡。
周国文李霜霜
关键词:生态和谐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实践被引量:20
2013年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道德教育是针对环境恶化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培养生态公民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善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正义观、生态义务观的建立。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意志和生态道德行为的培养与养成4个基本环节。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中,家庭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场所。为了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政府还需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保障措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法律制度,加大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经济支持,强化国家主流核心文化的建设。
周国文李霜霜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和谐社会的形塑条件
首先指出生态和谐社会是当前人类社会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发展模式之一,是一种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科技六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方式.进而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科技六个方面阐述了生态和谐社会的形塑条件。
李霜霜
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伦理支撑被引量:2
2013年
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原则所建立的现代城市造成了众多的城市环境问题,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发展到二元对立的状态,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边缘。在对现代城市环境问题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生态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城市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与环境伦理具有内在一致性,它蕴含着非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正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引导生态城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首先,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伦理道德规范和环境伦理信念等环境伦理价值理念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生态伦理文化、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模式和生态伦理法制等环境伦理实践行为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支撑。
周国文李霜霜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意识生态道德教育低碳经济绿色消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