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龙云

作品数:77 被引量:442H指数:1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麻醉
  • 20篇手术
  • 12篇镇痛
  • 9篇术后
  • 9篇七氟醚
  • 8篇芬太尼
  • 7篇全麻
  • 7篇麻醉诱导
  • 6篇苏醒
  • 6篇围术期
  • 6篇老年
  • 5篇蛋白
  • 5篇疼痛
  • 5篇羟考酮
  • 5篇静脉
  • 5篇丙泊酚
  • 4篇喉返神经
  • 3篇心脑
  • 3篇心脑血管
  • 3篇药物

机构

  • 76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吉林省地矿局
  • 1篇珲春市中医院
  • 1篇前郭县中医院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76篇李龙云
  • 39篇赵国庆
  • 28篇李凯
  • 10篇苏振波
  • 10篇陈鹏
  • 8篇高明
  • 6篇梁枫
  • 4篇高凤
  • 4篇朱志华
  • 3篇张耀中
  • 3篇李冬梅
  • 3篇刘岩
  • 3篇齐爽
  • 3篇于珊珊
  • 3篇韩阳东
  • 3篇王金兰
  • 2篇高歌
  • 2篇赵加
  • 2篇陈冰
  • 2篇卢山

传媒

  • 4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0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7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芬太尼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监护性麻醉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复合常规剂量芬太尼(1.0μg/kg)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监护性麻醉时右美托咪定的最佳剂量。方法60例择期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后,分别恒速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1.0μg/kg(D组,n=20)、1.5μg/kg(D2组,n=20)和2.0μg/kg(D,组,n=20)的右美托咪定,待改良OAAZS评分≥3分开始进镜治疗。对比各组的改良OAA/S评分变化情况、内镜操作和患者苏醒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间一般状态、内镜操作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改良OAA/S评分:进镜前D3组为(4.4±0.2)分,高于D1组的(3.4±0.5)分(P〈0.05)和D2组的(3.8±0.3)分(P〈0.05),D1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5vainD,组为(4.5±0.3)分,也高于D1组的(3.5±0.6)分(P〈0.05)和D2组的(3.7±0.4)分(P〈0.05),D1组与D2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即刻,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苏醒时间:D3组为(6.6±1.2)min,明显长于D1组的(3.1±0.9)min(P〈0.05)和D:组的(3.8±0.8)min(P〈0.05),D,组与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D,组为(8.0±0.8)分,明显低于D1组的(9.4±0.6)分(P〈0.05)和D3组的(9.5±0.5)分(P〈0.05),D2组与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均无心动过速、高血压和低氧血症发生,低血压发生率无组间差异(P〉0.05);恶心、体动发生率D.组分别为30%(6/20)、15%(3/20),D2组均为5%(1/20),D3组均未发生,D,组恶心、体动发生率均明�
李凯邹军金景鹏刘洋李龙云张斌
睫毛反射指导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胃镜的观察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在无痛胃镜的麻醉诱导时,以睫毛反射作为参考指标个体化设定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拟行胃镜检查患者115例,采用阶梯递增的方法给药确定麻醉诱导所需的丙泊酚最低效应室浓度,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以及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体动反应、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等。结果无痛胃镜麻醉诱导所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睫毛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呈直线相关关系;发生心动过缓2例,用阿托品进行纠正;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脉搏氧饱和度下降(85%-90%),吸氧后好转;未发生严重低氧血症、苏醒延迟、低血压等并发症。结论睫毛反射能够作为无痛胃镜麻醉诱导时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的个体化预先设定的参考指标。
苏振波李龙云李东霓赵国庆管淑玲
关键词: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个体化治疗
洗涤液温度对自体血回收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不同温度生理盐水(NS)对神经外科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红细胞回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液回收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根据洗涤液NS温度不同,随机分为室温24℃组(S组)和控温4℃组(D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洗涤前后的回收血量,测定两组清洗前后回收血液ph值,Na+,K+,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取两组清洗后血液,S组常温放置,D组放于4℃冰箱内,测定两组血样放置1h,2h和4h后回收血液pH,Na+,K+,Hct,Hb。结果清洗前,两组间血液各项指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血液pH,Na+和Hct,Hb均明显高于清洗前(P<0.01),且K+明显降低(P<0.01)。计算红细胞回收率(Sr),D组高于S组(P<0.01)。结论采用4℃NS作为洗涤液并且以4℃存储回收处理过的血液,可以更好的保护回收血液的红细胞,提高回收血液质量。
杨凌霄赵国庆陈鹏李龙云高明
关键词:自体血液回收血红蛋白
丙泊酚靶控输注技术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比较在老年患者的无痛胃镜麻醉中改变术中靶控浓度对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50例(30-55岁),随机分为传统的靶控静脉输注丙泊酚组(对照组)、改良组(试验组)。观察并记录脉搏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黄素、阿托品的使用率、患者的体动反应、苏醒时间、丙泊酚用药量等。结果两组在胃镜插入时体动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期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幅度显著减小(P<0.01),并且麻黄碱和阿托品的应用率和发生低氧血症、严重低氧血症的机率显著下降(P<0.01);麻醉苏醒时间缩短(P<0.01)。结论在无痛胃镜麻醉中,以靶控输注技术实施全凭静脉麻醉时,应根据手术刺激的变化适时改变靶浓度。
苏振波李龙云赵国庆
关键词:丙泊酚药物浓度胃镜
羟考酮应用于无痛人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或胚胎发育不良的补救措施,是妇科门诊常见手术之一。人工流产术时间短,周转快,要求麻醉药物起效快、代谢迅速、镇痛确切、苏醒完全,对麻醉的要求高[1]。羟考酮是由生物碱蒂巴因中提取半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镇痛效果,且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2],与丙泊酚联合应用,既弥补了丙泊酚镇痛方面的空白,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减轻其不良反应。
尹征李龙云王云芸
关键词:羟考酮半合成阿片受体激动剂蒂巴因靶浓度Κ受体
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Q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AQP2是特异性表达在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影响原尿重吸收、浓缩、稀释的重要转运通道,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2-48小时表达显著减低,且与缺血时间呈正相关[1]。本研究从分子学上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脏集合管AQP2的表达和吸入麻醉剂七氟醚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
高凤赵国庆王伟华李龙云
关键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AQP2七氟醚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水通道蛋白
盐酸羟考酮用于全麻拔管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全麻拔管期是全身麻醉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期间,由于麻醉减浅、手术切口疼痛、吸痰刺激等因素,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血流动力学改变,这对于并存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讲,发生脑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事件的概率明显升高。为了避免或减轻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目前预防措施主要有:深麻醉下拔管、给予阿片类药物、气管插管上涂抹利多卡因乳膏[1]。盐酸羟考酮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为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疼痛。本文旨在研究盐酸羟考酮用于全麻拔管期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王晓宇边文超郑艳李龙云
关键词:全麻拔管期盐酸羟考酮阿片受体激动剂血流动力学手术切口疼痛阿片类镇痛药
布托啡诺与右旋美托咪定联合应用于腹部手术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旋美托咪定应用于腹部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30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入舒芬太尼联合右旋美托咪定组、布托...
李学锋刘陈静李龙云
关键词:布托啡诺腹部手术静脉自控镇痛
后路与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对术后镇痛的对比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对比后路及肋缘下腹横平面阻滞(TAP)对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标准(ASA)I~Ⅱ级择期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超声引导下,后路组(P组)在肋骨下缘与髂嵴间的腋中线行TAP,肋缘下组(S组)沿肋缘在剑突与髂嵴连线行TAP。双侧腹壁分别给予20rnl0.375%罗哌卡因,同时复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评估术后2.6、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24h内PCIA的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消耗量及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2h,针刺痛觉减退平面达到最大,S组为T7-L1,P组为T9-L1;半数以上患者痛觉减退平面比较:4h时S组为T8~T12,P组为T7~L1;6hS组为-19~T11,P组为T10~T12;12hS组为T9~T11,P组为T10-T12;24hS组为T9-T10,P组为T11。术后2、6h,S组的静息痛及运动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P组,而术后12、24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内静脉镇痛泵的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S组显著少于P组(P〈0.05)。结论经肋缘下TAP较后路TAP,感觉阻滞部位更高,范围更广,作为胃癌根治术等上腹部手术的术后静脉镇痛的辅助方式更有优势。
李凯朱志华高明李龙云赵国庆
关键词:麻醉疼痛外周神经阻滞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小儿围手术期血糖、血乳酸及血气电解质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比较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9%氯化钠注射液对小儿围手术期血糖、血乳酸及血气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为1-5岁的择期手术患儿60例。手术时间选择不超过2 h且无较多失血者,随机分为乐加注射液组(A组)、5%葡萄糖注射液组(B组)和9%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分别于输液即刻(T0)与手术结束时(T1)测定患儿动脉血气、电解质、血糖和乳酸值。结果:B组输液后血糖显著升高,C组血糖显著下降(P〈0.05),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而A组输注前后则无明显变化(P〉0.05);C组血乳酸浓度值较其它两组显著下降(P〈0.05);B、C两组输液后Mg2+浓度降低(P〈0.05)。结论: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的电解质组成更符合人体生理浓度,能够在围手术期为小儿提供必需能量且对血乳酸、血糖及血气电解质水平影响小,是小儿安全、有效、理想的静脉补液选择。
齐爽李龙云刘燕
关键词:葡萄糖注射液血乳酸血糖血气电解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