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品仁

作品数:24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地震
  • 5篇大地震
  • 4篇地球
  • 3篇地震活动
  • 2篇地球自转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区
  • 2篇震区
  • 2篇太阳活动
  • 2篇强震
  • 2篇自转
  • 2篇环太平洋
  • 1篇导体
  • 1篇低速
  • 1篇低纬
  • 1篇低纬度
  • 1篇地磁
  • 1篇地磁学
  • 1篇地壳
  • 1篇地壳形变

机构

  • 20篇中国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家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郑州测绘学院

作者

  • 24篇杜品仁
  • 11篇马宗晋
  • 7篇高祥林
  • 3篇赵俊猛
  • 1篇蒋和荣
  • 1篇齐文华
  • 1篇卢苗安
  • 1篇任金卫
  • 1篇孙付平
  • 1篇傅容珊
  • 1篇郭兼善
  • 1篇李起彤
  • 1篇李晓丽
  • 1篇汪洋

传媒

  • 7篇地球物理学报
  • 5篇地学前缘
  • 4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研究
  • 1篇地震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离层异常能否作为地震前兆的研究被引量:28
1998年
分析日本 4次地震前 5个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发现地震前后震中附近夜间电离层偶发 E层的临界频率 f0 ES值多数呈下降趋势 ,少数呈增加趋势。分析国际地球物理年 ( IGY)期间多个地震震中附近电离层垂测站资料 ,得出 f0 F2 参数变异的统计特性是震前有正扰趋势。本文对震源电场影响电离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
杜品仁蒋和荣郭兼善
关键词:地震前兆电离层异常地震预报
关于构造热涌模型的进一步思考被引量:6
2000年
构造热涌模型是为解释全球岩石圈和若干局部构造运动特征而提出的一种动力学模型 ,它强调在岩石圈的分层结构中 ,层的介质相对而言有“软”、“硬”之分 ,硬层内近垂向裂缝发育 ,软层物质可沿层间流动和沿硬层内裂缝上涌 ,因构造裂缝的开合是变化的 ,对软物质上涌起控制作用。依据近几年来岩石圈的一些探测成果 ,将构造热涌模型发展为层块构造热涌模型。本文阐述了构造热涌模型的要点和立论根据 ,并根据这个模型对一些构造现象和板块构造理论面临的一些困难问题进行了讨论。
马宗晋杜品仁
关键词:地幔对流岩石圈
全球主要地震区中源和深源大地震的18.6年轮回被引量:18
1996年
分析全球中源和深源大地震与月球交点运动的关系,确定了15个地区的中源和深源大地震有明显的18.6a地震轮回。在这15个地区中,除兴都库什地区外,其余地区的边界与俯冲带的分段性有密切关系。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岩浆潮致上涌可调制地震活动的岩浆潮假设,并表明岩浆潮致上涌的影响范围在深部和浅部明显不同,中源和深源地震的发生很可能和岩浆上涌有关。
杜品仁
关键词:深源地震地震中源地震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被引量:3
2016年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影响了中亚、东南亚、东亚直到西太平洋的构造变形,改变了从岩石圈地幔到大气圈的多个圈层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至今对最初在何时、何地发生碰撞仍意见不一。文中以近10a来该项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通过一些问题的讨论,展现研究进展,突出存在矛盾,探讨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讨论的问题有:1)初始碰撞时亚洲南缘的古纬度是多少?2)大印度有多大?3)定日地区最高海相层的年龄有多大?4)55MaBP前后的碰撞是陆-陆碰撞还是陆-弧碰撞?5)外喜马拉雅的岩浆活动能否厘定初始碰撞?6)最后归纳了2004年以来初始碰撞时限研究的一些结果。从近10a的研究结果看,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限集中在K/E、E_1/E_2和E_2/E_3界线附近。与以前的结果相比,是在向更早和更晚扩展。文中认为,不同观点的争论对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研究发展有推动作用;提出未来的印度-亚洲碰撞研究,除了要面对和解决各种资料、论据的不确定性外,还要更精确地限定印度和亚洲在晚白垩世和古近纪期间的古地理位置,确定新特提斯洋内岛弧或微陆块在此期间的位置、大小,以及弧-陆碰撞与陆-陆碰撞在标志和效应等方面的差别,总之,要深入探索碰撞过程的复杂性。
赵俊猛杜品仁
关键词: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古地磁学
全球构造研究的思考被引量:10
2003年
“板块构造”并不直接等价于全球构造。将各板块同一构造力学属性和特征的边界分别连接起来 ,可以建立起环太平洋深俯冲构造系、南半球为主体的洋脊构造系和北半球为主体的陆 /陆浅俯冲构造系 ,它们空间展布的分区 ,揭示了全球表层构造格架具有N/S半球与 0°/ 180°半球双棕胀缩耦合非对称性。这一认识获得全球地热与地幔质量分布非均一性的初步证明。此全球构造格局和运动 ,可作为启发和约束地幔运动和动力学分析的表层边界条件。全球板块内部的次级构造 ,在大陆型板内有两种 ,一是以盆、山、原 (高、低 )作为次级构造单元 ,重点是研究它们的演化耦合关系 ;二是以次板块、地块、块体之类的概念作为次级、再次级构造单元 ,重点是研究块体以及多块体之间的应力、应变和运动的相互关系。两种研究方式的不同 ,也可能与研究的目的和时间尺度要求不同有关。两者能否融合 ,应不应该融合 ,需深入思考。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的科学目的是建立地球大系统科学。流体地球部分与固体地球部分以往因研究的时间尺度很难匹配而分立。但地球一系列“微动态”行为 ,如地震、火山、洋脊涌流等 ,其时间尺度和多级的动态韵律与地球流体的动态韵律是可以比较的。固体地球微动态行为对地下流体的运动有重要影响。
马宗晋杜品仁高祥林
全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思考被引量:6
2006年
1900年前后,以徐士、阿尔冈、魏格纳、李四光等为代表的先驱们从不同视角开始了对地球表层的整体性研究。20世纪人造卫星的应用和板块理论的建立,推动了全球整体观思想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伴随社会全球化进程,地球整体观在科学前沿领域显示出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这个思想引导下的广义地球系统科学是关于地球多圈层的整体研究,但由于涉及人类生存的资源、环境、灾害问题的紧迫性,在未来10至20年内地球系统科学的优先领域之一应是整体观指导下的地球表层系统的研究,它涉及大气层、海洋、地壳、生物和人类。目前可列举出4个重大问题:(1)全球变暖引起的大范围灾害与环境变化;(2)以SARS和禽流感为代表的全球性生物病毒传播灾患;(3)影响人类生存的全球性水资源短缺;(4)导致严重损失和全球性影响的大地震的频繁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与地震的相关性,全球大地震十几年尺度的幕式活动与区域间交替变换,十几年尺度的大范围旱、涝交替变换,表明上述全球性异常变化都是地球表层系统整体性动力过程的表现。应从全球尺度研究包含气体、液体、固体的地球表层系统的微动态变化,分析它们与地、水、大气和生物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加深对地球表层相互联系的系统过程的理解。
马宗晋高祥林杜品仁
关键词:地球表层系统地球系统科学
华北地区强震活动与月相的关系及其机制被引量:8
1999年
华北地区及其地震带的强震活动与月相密切相关。华北地区和河北平原、河淮及南海地震带强震大都发生在朔前后。郯庐和汾渭地震带强震多发生在上弦前后,依据华北地区强震孕育的地壳上地幔构造,探讨了引潮力触发地震的可能机制——潮致流体上涌触发模式,该模式的要点是:①上地幔和地壳内存在流体是孕育强震的必要条件;②深部流体可能快速上涌;③引潮力可能是触发流体快速上涌的主要作用力;④深部流体通过如应力腐蚀或雷宾德尔效应之类的非线性机制激发地震。
杜品仁
关键词:强震月相引潮力
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被引量:38
2001年
地球科学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对地球进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阶段。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剧变的天然原因何在 ;海水缺氧、厄尔尼诺和成烃极盛期由什么引起 ;什么因素导致生物的俱生与俱灭等人类社会和地学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些难题 ,只有开展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才能深入解决。在白垩纪中期发生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地学现象 ,可以作为研究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切入口。
马宗晋杜品仁卢苗安
关键词:白垩纪中期海底扩张地球温室气体海平面
全球主要地震区的18.6年地震轮回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根据月球交点运动周期规律,发现全球主要地震区的浅源大地震(1897—1990,Ms≥7.0)都存在18.6年地震轮回:活跃期为12.4年,平静期为6.2年。根据最好的统计结果,13个研究区中有4个区这种轮回存在的置信水平为95%,有9个区为98%。本文给出了各研究区的范围、各活跃期的具体时间、x^2检验结果和时空分布图。本文还定义了标志震级Mm来反映各研究区不同的地震活动水平。本文的结果可以充分代表全球浅源大地震的活动图象,为认识地震轮回的机制和地震的混沌性提供了新的资料。
杜品仁
关键词:活跃期地震活动性
地震和干旱的定向迁移及其机制被引量:11
1999年
本文介绍了中国大陆4条地震带和全球6条地震带地震的定向迁移和亚非中纬度地区干旱的迁移现象;探讨了亚非地区地震和干旱向东定向迁移的机制,认为这可能是由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大西洋脊间歇性张裂和板块的脉动式推挤引发的变形波的传播和这种变形波驱动地壳和上地幔内的热流体(液、气)周期性上涌引起的。
马宗晋杜品仁
关键词:地震干旱迁移地球自转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