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育冰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炎性因子及血糖血脂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II组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平稳降糖,还具有降脂、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 肖克安杜育冰
- 关键词:胰岛素泵炎性因子血脂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118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随机抽取,分为丹参川芎注射液配合降糖西药治疗组80例;相同的降糖西药对照组38例,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并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80例,显效29例(36.25%),有效42例(52.20%),无效9例(11.25%),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中显效9例(23.68%),有效19例(50%),无效10例(26.32%),总有效率73.68%,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辨证运用丹参川芎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临床体征,并能降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 吕雄杜育冰曹明满李如梅刘乡佘卫吉
-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中药疗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 CGMS在降糖药物临床疗效观察上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
- 2010年
- 吕雄李如梅曹明满杜育冰李波
-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降糖药物血糖
- 舒和胶囊治疗糖耐量减低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本课题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质状态与精神状态改善情况,以及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空腹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胰岛素(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 杜育冰
- 关键词: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颅内血肿穿刺联合脑室引流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清除联合脑室引流术在治疗颅内血肿中的优势,研究细胞因子在继发脑组织炎症水肿的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提出新的方向。方法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另选择健康献血者30名作为C组。A组给予CT定位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综合内科治疗;B组单纯综合内科治疗;C组患者无任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治疗3 d后细胞因子、颅内压、外周白细胞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治疗3 d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前细胞因子、外周血白细胞较C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颅内血肿穿刺清除联合脑室引流术治疗,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较保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细胞因子介导了继发性脑组织炎症过程,在脑组织炎症水肿的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肖克安杜育冰张保红
- 关键词:颅内血肿穿刺脑室引流细胞因子
- 从肝脾不和探讨糖耐量减低的机理被引量:13
- 2009年
-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指患者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DM)患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目前公认IGT的机理主要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是DM的前期状态,是发展成DM的一个危险阶段。IGT患者伴有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间歇性跛行和下肢坏疽等),以及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特别指出的是IGT是冠心病患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所以积极防治IGT具有重要意义。
- 吕雄杜育冰卢洪梅陆璐李如梅
- 关键词:糖耐量减低肝脾不和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