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明

作品数:6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2篇转子间
  • 2篇转子间骨折
  • 2篇椎体
  • 2篇内固定
  • 2篇假体
  • 2篇骨水泥
  • 2篇骨水泥型
  • 2篇成形术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植入
  • 1篇止痛
  • 1篇止痛效果
  • 1篇止痛效果分析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疏松性
  • 1篇术式
  • 1篇髓内

机构

  • 6篇重庆市中山医...

作者

  • 6篇杨明
  • 4篇谭祖键
  • 3篇王少林
  • 3篇周明全
  • 2篇杨阜滨
  • 2篇胡维
  • 2篇贾小林
  • 2篇甘强
  • 1篇龙祥明
  • 1篇万革
  • 1篇吴钢
  • 1篇贾小琳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应用骨水泥型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型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问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应川骨水泥割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资料,男51例,女89例,年龄71~99岁。骨折类型按偏髓分型,Ia型42例,Ib型98例。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相关内科协同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采用标准骨水泥型普通柄(短柄)假体(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练。结果1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个月,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按Harris评分标准,优89例,良31例,可15例,差5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施行骨水泥型短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王少林谭祖键周明全杨明胡维甘强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骨黏合剂髋假体
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两种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及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7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将早期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34例患者作为内固定组,而另13例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假体置换组,假体均为单极桡骨小头假体。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47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14.5个月。内固定组患者肘关节评分的平均分值为92.6分,其中,优21例,良8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为85.3%;肘关节屈曲角度为118°~135°,平均125°,前臂旋后角度为60°~90°,平均75°;前臂旋前角度为70°~95°,平均82°。假体置换组患者关节评分的平均分值为93分,其中,优7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84.6%;肘关节屈曲角度为118°~135°,平均126°;前臂旋后角度为60°~90°,平均74°;前臂旋前角度为70°~95°,平均83°。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桡神经损伤和早期桡骨小头坏死。所有患者均无肘关节外翻畸形、桡骨小头假体脱位、尺桡关节脱位、异位骨化、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X线摄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假体移位及松动。结论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及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均适用于桡骨粉碎性小头骨折的治疗。
杨明周明全贾小琳
关键词:桡骨骨折假体植入内固定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效果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探讨PVP与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止痛效果有无差异。方法35例(4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PVP治疗;39例(47个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PKP治疗。术前、术后3d、1月、3月应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PVP组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术后各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PKP组也得到同样结果。而两组间各时间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迅速、明确的止痛作用,但二者间无差异。
贾小林杨阜滨谭祖键杨明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
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不同术式的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两种术式在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3月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共67例符合研究要求,其中ACCF 36例,ACDF 31例。评估、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日、出血量、手术时间、取骨处并发症以及颈部并发症)、临床疗效指标(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颈椎矢状曲度情况、颈椎前凸角度、颈椎活动度、融合节段活动度、融合节段前后缘高度及融合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ACCF(28.96±13.21)个月,ACDF(26.81±11.02)个月。两组间比较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ACCF比ACDF多,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随访时颈椎前凸角度以及融合节段高度ACCF比ACDF低,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但组内比较时,术后即刻与术前、术后6周时与术后即刻有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与术后6周时ACCF融合节段后缘高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指标及ACDF组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CCF、ACDF均是治疗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术式,但ACD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一些影像学指标上有显著性优势,具体的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脊髓受压迫需要减压的部位而定。
贾小林谭祖键杨阜滨杨明万革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除
骨水泥型长短柄假体置换治疗高龄偏髓I型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高龄偏髓I型转子间骨折行骨水泥型股骨假体置换术后的股骨应力分布,并对比分析长、短假体柄置换后的应力分布差异。方法利用螺旋CT对志愿者的右侧股骨进行断层扫描获取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经Mimics软件和建模软件处理后重建股骨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偏髓I型转子间骨折、长、短柄股骨假体及骨水泥套的三维实体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长、短柄股骨假体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长、短柄假体置换后股骨的应力分布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依然是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增加,至内外侧中下1/3交界处达到峰值,再向末端又减小。短柄假体骨水泥一假体柄界面在末端内外侧虽形成应力集中区,且外侧峰值为15.3MPa,但未超过骨水泥疲劳强度;而长柄假体在骨水泥一假体柄界面远端内外侧及内侧中段形成应力集中区,其峰值也均低于骨水泥疲劳强度。骨水泥重建的股骨距部位未见明显的应力集中区。结论骨水泥型长、短柄假体置换治疗高龄偏髓I型转子间骨折不会引起股骨应力分布的明显改变。长柄假体的松动概率与短柄假体基本相当,但后者由于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能更适合治疗高龄偏髓I型转子间骨折。
王少林谭祖键周明全胡维杨明甘强龙祥明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髋骨折有限元分析骨折分型
胫腓骨骨折3种手术固定方法疗效比较被引量:27
2009年
目的比较3种手术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36例,分别对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336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钢板内固定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49±3.92)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76±14.73)d;外固定支架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52±4.1)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92±15.73)d;交锁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38±4.47)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8±11.46)d。交锁髓内钉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最低。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闭合性和GustiloⅠ、Ⅱ型开放性)优于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手术固定方法选择原则为:①胫腓骨骨折端距关节面≥8 cm,交锁髓内钉应作为内固定物首选。②胫腓骨骨折端距关节面<8 cm,钢板与外固定支架之间,应优先考虑选用钢板固定。③若胫腓骨骨折为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或骨折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软组织肿胀严重,上钢板无法封闭伤口,可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
王少林吴钢杨明
关键词:胫骨骨折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外固定器交锁髓内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