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洁

作品数:57 被引量:172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学位论文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细胞
  • 8篇肿瘤
  • 7篇活性
  • 6篇凋亡
  • 6篇神经瘤
  • 6篇活性氧
  • 5篇桥小脑角
  • 5篇小脑
  • 5篇内镜
  • 4篇血管
  • 4篇听神经
  • 4篇听神经瘤
  • 4篇蒽醌
  • 4篇超微
  • 3篇电镜
  • 3篇心脏
  • 3篇氧化还原状态
  • 3篇氧化应激
  • 3篇肿瘤细胞
  • 3篇显微镜

机构

  • 57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近畿大学
  • 1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57篇杨洁
  • 16篇易静
  • 12篇吴皓
  • 12篇汪照炎
  • 8篇柴永川
  • 8篇朱伟栋
  • 6篇贾欢
  • 3篇田烨
  • 3篇李蕴
  • 3篇陈红
  • 3篇杨洁
  • 2篇吴轶成
  • 2篇汤雪明
  • 2篇刘晓芯
  • 2篇朱平
  • 2篇黄心智
  • 2篇陈新宇
  • 2篇赵犇鹏
  • 2篇符蓉
  • 1篇孙祖俊

传媒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中华现代护理...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公共管理学报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第二届全国医...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氧化修饰Caspase-9介导其剪切和激活——氧化应激诱导凋亡的新机制
研究表明细胞内活性氧能够调控凋亡,caspase-9作为线粒体凋亡途径上游启动酶,其激活与活性氧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阐明活性氧激活 caspase-9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基于 HeLa 细胞的三个实验模型:(1)在细胞...
左勇杨洁项秉钢孙序序仓辉王毓美易静
关键词:活性氧氧化修饰CASPASE-9APAF-1巯基
文献传递
人肺癌细胞系中SENP3介导p53的de-SUMO2/3修饰对其活性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索SENP3介导的去SUMO化修饰(de-SUMO修饰)对p53的定位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细胞系A549(p53野生型)和H1299(p53缺失型)分别作为内源表达p53和强制表达p53的细胞模型;野生型及SUMO修饰位点突变型p53转染细胞,比较SUMO化修饰的效应。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静息或氧化应激时p53的SUMO2/3修饰及SENP3的去除作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上述修饰及SENP3的调控对p53定位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定量实时PCR方法检测p53促进p21转录的活性;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探讨上述修饰和调控的生物学效应。结果·SENP3可介导p53的de-SUMO2/3修饰,且氧化应激时更为明显。p53的de-SUMO2/3修饰不影响p53定位,但抑制其促转录活性,并且取消其增殖抑制功能。结论·人肺癌细胞系中SENP3介导p53的de-SUMO2/3修饰可能是p53失活的机制之一。
董瑞王英王毓美孙祖俊易静易静
关键词:P53SUMO化修饰
异氟醚通过提高活性氧激活RhoA的心脏保护作用研究
王蓓蕾黄心智张江玲周杰杨洁吴轶晨易静王祥瑞
关键词:异氟醚活性氧RHOA细胞黏附心肌保护
天然蒽醌物质干预肿瘤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增强凋亡的研究
本研究以天然蒽醌类物质大黄素为例,调查活性氧升高引起的细胞凋亡和抗凋亡信号转导事件,其中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涉及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9激活、Caspase3激活;抗凋亡/促生存的信号主要考察氧化...
杨洁
关键词: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株抗氧化酶蒽醌类化学治疗药物
文献传递
分子、细胞与组织整合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探索被引量:5
2018年
整合式课程已成为医学教育模式,但生物学如何整合需要实践和总结。我院将基础医学与细胞生物学整合,以细胞为主干,深入至分子,拓展至组织,体现器官系统的细胞基础。同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辅助整合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质,包括团队为基础的口头报告、课堂测试及反馈、自学后课堂讨论。经过实践,课程取得较好效果。
杨洁王英孙雪青易静
关键词:分子教学方法
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超微结构差异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超微结构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透射电镜观察3例年轻组(23-、26-、32-岁)和3例老年组(56-、64-、71-岁)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和3例前列腺癌组织的超微结构。Masson's Trichrome染色法观察前列腺外周带基质胶原的分布情况。结果:年轻组、老年组前列腺外周带间质均以平滑肌细胞分布为主,间杂成纤维细胞,但老年组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与正常年轻组相比,老年组前列腺外周带成纤维细胞存在明显老化和肌化改变,部分细胞内与蛋白合成相关的细胞器粗面内质网发达,呈现肌成纤维细胞特征。与年轻组和老年组外周带相比,前列腺癌基质中功能更加活跃的肌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数量增加明显。Masson's Trichrome染色支持超微观察到的基质胶原分布差异:年轻组<老年组<前列腺癌组。结论: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外周带基质细胞超微结构间存在差异,老年组前列腺外周带和前列腺癌基质组织中具有活性的肌成纤维细胞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老年前列腺癌高发和恶性进展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王永传韩邦旻朱平杨洁夏术阶
关键词:前列腺基质细胞超微结构
活性氧对卵巢癌细胞COC1及COC1/DDP的化疗敏感性分析
2014年
目的:比较卵巢癌顺铂(DDP)敏感株COC1及耐药株COC1/DDP细胞组织层面活性氧(ROS)水平,探讨ROS水平与卵巢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法检测两株细胞ROS水平及在使用ROS生成剂大黄素(Emo)50μmol/L、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10 mmol/L、DDP 10μg/ml不同时间及干预手段后ROS的变化;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在用DDP、DDP+Emo、DDP+Emo+NAC干预24小时后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应用冰冻切片荧光染色法检测COC1及COC1/DDP细胞成瘤后组织层面ROS水平。结果:1COC1的ROS水平绝对值明显高于COC1/DDP(P<0.05);2使用NAC后,COC1及COC1/DDP细胞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其相对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使用Emo后,相对ROS水平增加(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P单独处理后,COC1及COC1/DDP的ROS水平在24小时显著上升,分别与其1、2、4、6小时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不同时间段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DDP联用Emo后,两株细胞ROS呈时间依赖性增长,在24小时时变化显著,且COC1细胞的反应性高于COC1/DDP(P<0.05)。5COC1及COC1/DDP在单药DDP(<5μg/ml)的作用下,细胞的相对生存率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在联用Emo后,细胞相对生存率明显下降;而在加用NAC后略有上升。6组织层面的ROS水平COC1比COC1/DDP高2.21倍(P<0.05)。结论:COC1比COC1/DDP在细胞及组织层面ROS水平有明显增高,采用Emo和NAC干预ROS水平后,对于化疗敏感性发生变化,提升ROS水平对其化疗敏感性增强。
马骏杨洁沈浩然王诚洁王育
关键词:卵巢肿瘤活性氧顺铂
槲皮素在细胞应激反应调节和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介绍近年来对天然黄酮类物质—槲皮素的相关基础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槲皮素研究的相关文章31篇,从其调节细胞应激反应和肿瘤抑制作用方面对文献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氧化应激、免疫炎症反应和原癌应激,是组织细胞基本的应激反应,而槲皮素能够通过影响细胞应答反应,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伤,维持细胞稳态,同时对于肿瘤细胞,槲皮素也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槲皮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潜在促氧化等特性,在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潜力,具有较高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王宸徐孙旺杨洁
关键词:槲皮素氧化应激免疫炎症肿瘤抑制
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汪照炎贾欢杨洁谭皓月李蕴吴皓
流式细胞术在检测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荧光蛋白探针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索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因编码的荧光蛋白探针ro GFP2的方法,比较其与经典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检测方法的异同,探讨其在检测不同氧化还原状态细胞亚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ro GFP2转染He La细胞,经H_2O_2处理后,采用LSCM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ro GFP2,以405 nm/488 nm荧光信号强度比值反映细胞氧化还原状态。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nc-1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4和CD24不同标记细胞亚群的ro GFP2,比较干细胞与其他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异同。结果·与LSCM技术相比,流式细胞术也可检测H_2O_2引起的ro GFP2变化,且可区分群体中不同的亚群。Panc-1细胞中CD24^+/CD44^+肿瘤干细胞群与非干细胞群相比,ro GFP2比值更低,细胞处于更还原的状态。结论·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基因编码的氧化还原探针和特异地分析亚群的变化,可能将应用于肿瘤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等研究中。
田烨刘奥董瑞祁星易静杨洁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