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完全随机分为传统撤机组(50例)和非传统撤机组(50例),再将非传统撤机组根据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分为3~4分撤机组(32例)和5~6分撤机组(18例),比较3组的撤机情况、住院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4分撤机组直接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5~6分撤机组[96.9%(31/32)比83.3%(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4分撤机组和5~6分撤机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撤机组[机械通气时间:(5.2±2.5)、(5.0±3.0)d比(9.0±4.0)d;ICU住院时间:(8.1±1.9)、(9.1±2.1)d比(13.2±3.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撤机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肺部气压伤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3~4分撤机组和5~6分撤机组[VAP:26.0% (13/50)比15.6%(5/32)、16.7%(3/18);肺部气压伤:14.0%(7/50)比9.4% (3/32)、5.5% (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呼吸系统功能评分判断机械通气撤机时机安全可行,建议以呼吸系统评分3~4分作为机械通气治疗撤机的时间窗.
- 史玉占杨淑芳祝维秋
- 关键词:呼吸功能不全撤机
- 心脏病内科急诊治疗患者的病因及抢救方式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心脏病内科急诊治疗患者的病因和抢救方式,为心脏病患者抢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 0 1 3年7月~2015年3月心脏病内科急诊收治510例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病因,并整理抢救方式.结果:心脏病内科急诊患者中主要病因为心率失常,经过抢救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患者在抢救治疗中未出现死亡病例,在手术治疗中,2例患者因心源性休克致死.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在心脏病内科急诊患者中,多是心律失常,在心脏病抢救中需要采取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
- 史玉占祝维秋杨淑芳
- 关键词:急诊抢救
- 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索应用不同治疗方案救治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阶梯肌肉注射进行解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静脉滴注进行解毒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治愈率、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00%(19/19)、95.35%(41/43)和88.89%(16/18),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75.00%(9/12)、64.29%(18/28)、60.00%(6/10),两组相同中毒程度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CK、AST、淀粉酶、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K为(152.3±23.2)U/L、AST为(37.5±11.4)U/L、淀粉酶为(114.2±43.8)U/L、CRP为(5.7±4.1)mg/L,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258.5±22.2)U/L、(44.5±12.4)U/L、(147.3±61.4)U/L、(9.8±5.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品静脉注射联合氯解磷定阶梯肌肉注射法对于轻度、中度以及重度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均具有更为优异的兼顾治疗效果,各种程度的中毒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更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淑芳史玉占黄永禄
-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中毒酶类C反应蛋白质
-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肌麻痹52例救治体会被引量:13
- 2002年
- 王继英史玉占杨淑芳孙玉新韩淑梅张欣华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急救呼吸肌麻痹
- 血浆B型脑钠肽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动态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B型脑钠肽(BNP)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CHF患者(CHF组),其中Ⅱ级68例,Ⅲ级92例,Ⅳ级102例;同期住院的老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但无CHF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人群(非CHF组),进行BNP检测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监测,对住院1个月后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非CHF组患者BNP、LVEF、LVEDD分别为(526.12±11.18)pmol/L、(65.67±6.28)%、(37.76±5.59)mm,CHF组为(1522.03±42.27)pmol/L、(36.62±8.83)%、(52.89±5.22)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Ⅲ级与Ⅱ级、Ⅳ级与Ⅱ级在BNP、LVEF、LVEDD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出院时BNP〈400pmol/L183例为低浓度组,BNP≥400pmol/L79例为高浓度组,1个月后再次入院率低浓度组为6.57%(12/183),高浓度组为39.24%(31/79),高浓度组病死率5.06%,低浓度无死亡,再次人院率及病死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BNP的动态变化能较好的预测急性呼吸道感染合并CHF患者的预后。
- 杨淑芳史玉占王玲玲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