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
- 作品数:5 被引量:8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共情鸿沟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4年
- 共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主题。共情能促使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并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Hoffinan,2001),因此对他人准确地共情就显得十分重要。共情鸿沟作为影响共情准确性和情感预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对共情鸿沟影响因素与机制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如何消除共情鸿沟,使个体在评估他人感受时更加准确,从而引发更多的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依次介绍了共情鸿沟的内涵、共情鸿沟的种类、共情鸿沟的研究方法、共情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制,最后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希望能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 杨琳
- 关键词:共情
- 自我同情研究述评被引量:14
- 2014年
- 当前,自我同情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自我同情概念的引入,为研究与自我相关的心理过程和情绪表现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研究心理健康提供了新途径。大量研究显示,自我同情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都存在正相关。自我同情是指个体不回避自己遭受的痛苦或存在的缺陷,能客观评价自己,重视和他人的联系,以开放和宽容的态度认同自己,不过分关注自己的消极情绪,保持身心和谐。本文对有关自我同情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示。
- 杨琳孙炳海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关系的元分析被引量:55
- 2013年
-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个体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进行探讨。经筛选,共有37项相关研究满足元分析标准(N=15768)。元分析的结果发现,个体寻求激动和惊险维度与网络成瘾呈低等相关,感觉寻求总分、寻求体验、厌恶单调及去抑制维度与网络成瘾有显著中等正相关,其中去抑制维度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程度最高(r=0.35)。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测量工具、被试人群、文化背景对感觉寻求与网络成瘾有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感觉寻求是网络成瘾的重要人格影响因素,它的总分与各维度对网络成瘾有不同程度的预测性。
- 王洁陈健芷杨琳高爽
- 关键词:网络成瘾
-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述评被引量:5
- 2014年
- 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近年来获得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兴起,近几年接纳被视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可。许多研究证实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的情绪情感、认知、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情感、认知、社会行为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情绪调节的定义、情绪调节策略和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展望,希望能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 杨琳李梦婷
- 关键词:接纳情绪调节策略
- 中国学生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来了解我国学生网络成瘾和艾森克人格特质维度的关系。方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检索系统、维普期刊、读秀网以及Google学术搜索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我国学生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数据,将其转换成相关系数作为效果量,应用R语言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5篇以艾森克人格测验为测量工具的文献,包括70个效果量,共46586例被试。Meta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呈正相关,效果量分别是0.25(0.21~0.29)和0.25(0.21~0.29),而与内外倾(-0.04,95%CI=-0.08--0.00)和掩饰性(-0.09,95%CI:-0.14--0.05)维度没有相关;学生类型(Q=24.72、108.11、37.31)、期刊类型(Q=104.07、174.13、55.34)、测量工具(Q=71.64、74.44、17.59)、女性比(Q=3.93、10.18)以及年龄(Q=10.21、60.60、141.54)对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特质的关系有调节作用。结论: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是学生形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
- 杨琳钟思嘉王洁
- 关键词:网络成瘾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