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铁

作品数:32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军后勤部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图像
  • 4篇血管
  • 4篇血管成像
  • 4篇图像质量
  • 4篇肺栓塞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CT血管成像
  • 2篇多层面
  • 2篇多层面螺旋C...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三维重建
  • 2篇数字化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总后勤...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1篇杨铁
  • 8篇张爱莲
  • 7篇吴南洲
  • 6篇杨立
  • 5篇高登发
  • 5篇具海月
  • 4篇李宏军
  • 4篇黄自立
  • 4篇王强
  • 3篇贾红
  • 3篇杜其聪
  • 3篇庞小平
  • 3篇李梦露
  • 2篇张晓晶
  • 2篇李小龙
  • 2篇刘搏
  • 2篇杨承欢
  • 2篇缪国专
  • 2篇林井副
  • 2篇邢宁

传媒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千伏条件(120kV、100kV)对肺内纯磨玻璃密度的CT扫描结果的影响
罗春材赵绍宏杨立余雯齐叶青杨铁王强杨越清金梅金鑫
Revolution256排CT低辐射剂量仿真结肠镜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王强罗春材刘搏李雪萍杨铁齐叶青陈思李梦露周浩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颅颈交界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3 0名经手术治疗的颅颈交界畸形患者 ,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 ,并行三维重建 ,分析椎动脉及椎体骨质的异常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 :寰枕融合 16例 ,寰枢椎脱位 16例 (前脱位 ) ,颈椎融合 8例 ,扁平颅底 4例 ,齿状突型颅底陷入 8例 ,寰椎前后弓未闭合 5例 ,蝶枕软骨未闭合 2例 ,齿状突发育不全 1例 ,Arnold -chiari畸形 15例。结论 :MSCT血管造影结合多种三维重建方法可同时观察骨结构与血管走行及周围软组织关系 ,能够正确诊断和发现少见的畸形 ,对于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邢宁杨铁缪国专杨立
关键词:颅颈交界畸形椎动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
第5腰椎横突肥大综合征高分辨CT重建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CT重建同层显示第5腰椎横突肥大(HTPL5V)综合征中第5腰神经异常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22例临床诊断为HTPL5V综合征的患者及20例第5腰神经正常者,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36例)和Philips iCT 256层螺旋CT机(6例)进行常规扫描,在自身配备的工作站上重建并观察正常者与HTPL5V综合征患者的横突及第5腰神经。结果 22例HTPL5V患者中,26侧肥大横突与骶骨翼形成假关节,2侧与骶骨翼接触;28侧第5腰神经走行在假性孔道内,其中6例双侧第5腰神经受压,16例单侧受压。21例27侧(96.4%)孔道壁骨质增生压迫第5腰神经,1例1侧(3.6%)孔道相对狭窄压迫第5腰神经。25侧(89.3%)受压的第5腰神经呈弧形,3侧(10.7%)呈直线形。7例9侧(32.1%)同时伴有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压迫。结论高分辨CT重建同层显示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HTPL5V综合征中第5腰神经是否受压、变形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HTPL5V综合征提供依据。
彭建鸿杨铁路桂军肖越林井副
关键词:腰腿痛
282例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高登发贾红杨铁具海月
数字化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在医学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双能量减影胸部摄片在医学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参加2005年度体格检查者1000例,其中男567例,女433例,年龄45—92岁,平均73岁,对其进行普通DR胸片和DES检查。结果:1000例胸片中有阳性征象者,普通DR胸片136例(肺内结节性病变63例、炎性病变19例、钙化病变49例和骨病5例),双能量减影摄片227例(肺内结节性病变98例、炎性病变21例、钙化病变87例和骨病21例)。两者总检出率分别为13.6%和22.7%,两者对肺内结节性病变、钙化病变、骨病的检出率分别为6.3%和9.8%、4.9%和8.7%、0.5%和2.1%,有显著差异(P〈0.01),两者对炎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9%和2.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能量减影摄片对胸部病变的早期诊断筛查是对普通DR平片的一个很好补充,大大提高了肺内结节性病变、钙化病变及骨病等的检出率,在医学体检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庞小平吕宪玉薛佩军肖越勇杨承欢杨铁吴南洲张福
关键词:双能量减影胸部
Budd—Chiari综合征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脏多层CT动态增强规律,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及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BC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并进行血管重建,分析BCS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规律,评价其在判断血管梗阻平面及显示肝内、外侧支循环中的价值。结果:45例中,肝静脉阻塞(狭窄)26例(57.8%)、下腔静脉阻塞(狭窄)6例(13.3%)和肝静脉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狭窄)13例(28.9%)。布-加综合症肝实质典型的增强方式表现为首先出现在肝门区和尾状叶的、以肝内门静脉小支为中心的斑片状增强,随时间延迟增强范围逐渐扩大(29例)。结论:螺旋多层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地反映BCS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合CTA技术,能够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血管梗阻平面及肝内、外侧支循环。
李宏军杨铁
关键词: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直接法下肢静脉CT成像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直接法下肢静脉成像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按成像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直接法组和间接法组,每组30例。将两种方法扫描所得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后处理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扫描时的对比剂使用量、辐射剂量和三维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直接法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为(7.1±4)mGy,间接法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为(7.3±2)mGy,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37,P>0.05),但直接法组所用对比剂量明显少于间接法组。将两组获取的原始图像均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直接法组重建图像质量优于间接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18,P<0.05)。结论:直接法下肢静脉CT成像方法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髂静脉受压的部位、静脉曲张的程度及侧支循环开放的情况,且对比剂用量少。
李小龙李雪萍杨铁葛娟王英伟杜其聪
关键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图像质量静脉曲张
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探讨CT在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CT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边界、密度、均匀度、有无坏死及临近组织侵袭,以及增强方式,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组织病理学分型中,低、中及高级黏液表皮样癌分别10、7、6例。CT表现:各腺体部位:7例边界清楚,16例边界不清;9例轮廓规则,14例轮廓不规则;5例密度均匀,18例密度不均匀;9例发生坏死,14例未发生坏死;9例邻近组织受侵,14例邻近组织未受侵;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行增强扫描均显著强化。结论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刘梦琦吴南洲陈志晔杨铁边祥兵
关键词:涎腺肿瘤螺旋计算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脊柱结核的价值。材料和方法:48例脊柱结核,在CT引导下进行病灶活检、病灶清除、灌注引流和持续局部抗结核药物冲洗。用CT扫描复查判断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穿刺成功。经过20~81天的置管持续灌注引流及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治疗,病变由治疗前的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椎旁脓肿形成,变为治疗后椎体骨硬化,椎体间骨桥形成,脓肿缩小或消失。随访8个月~5年,病变无复发。结论:CT引导下穿刺治疗脊柱结核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CT扫描复查对判断疗效和预后起重要作用。
张爱莲杨铁李宏军吴南洲张西峰
关键词:脊柱结核CT经皮穿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