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毅
- 作品数:157 被引量:751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老年髋部骨折综合治疗模式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对比老年髋部骨折综合治疗与传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前瞻性方法入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各1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下地活动...
- 刘粤梁旭杨铁毅
- 文献传递
- MIPPO技术下LCP钢板治疗3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微创术式(MIPPO)技术下运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运用MIPPO技术结合LCP治疗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评价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Neer评分,优良率为90%。结论MIPPO技术下运用L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满意,这种手术方法具有切口美观,固定可靠,术中血运破坏少,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李永宁王铭春程锁利丁磊马宗军杨铁毅
- 关键词:MIPPOLCP肱骨近端骨折
- 经前路颈椎联合T型胸骨柄劈开治疗颈胸段椎体包虫病
- 目的:探讨经前路颈椎联合T型胸骨柄劈开治疗颈胸段椎体包虫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例颈胸段椎体包虫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下颈椎低位前方联合T型切开胸骨柄劈开行椎体前路病灶清除...
- 张岩吴亮王治邵进刘树义杨铁毅
- 关键词:颈椎胸骨柄劈开
-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拉力螺钉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46例
- 1997年
- 单臂外固定器结合拉力螺钉治疗胫腓骨不稳定骨折46例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750004)杨铁毅乔永东李亚平王自立近年来利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较多见,但对不稳定骨折单独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效果不满意,常发生骨折再移位、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接等并发症〔1...
- 杨铁毅乔永东李亚平王自立
- 关键词:骨折胫腓骨骨折外固定器拉力螺钉
- 双钢板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
- 目的探讨双钢板微创固定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6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双钢板固定方法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Vancouver B1型骨折9例,男...
- 张岩杨铁毅刘树义郑士伟邵进吴亮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双钢板微创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
- <正>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临床效果。方法胫骨平台骨折38例,包括SchatzkerⅠ型8例,Ⅱ型 10例,Ⅲ型11例,Ⅳ型4例,Ⅴ型3例,Ⅵ型2例。常规膝关节镜检查,发现半月板损伤15例,前交叉韧带部分...
- 王铭春王治杨铁毅王思辉宋炜中
- 文献传递
- 25-羟基维生素D3在5060岁绝经后女性骨折中的变化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50~60岁绝经后女性骨折中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因骨折在上海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50~60岁绝经后女性60例[平均年龄为(56.7±3.3)岁],按绝经后年限分为绝经后0~5年[平均年龄为(54.5±3.3)岁]和绝经后5~10年[平均年龄为(58.8±0.9)岁]两组,每组各30例。检测患者身高、体重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s-CTX)、Ⅰ型原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及尿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u-NTX)等骨代谢指标。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骨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在绝经后5~10年女性中较绝经后0~5年女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s-CTX、PICP及u-NTX水平在绝经后0~5年女性与5~10年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OH)D3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而降低,50~60岁绝经后女性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3,预防和延缓骨折的发生。
- 孔德策杨铁毅邵进刘树义张岩
- 关键词:绝经后女性骨折骨代谢指标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盆骨折的初步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8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24-57岁,平均39岁。致伤原因:全部为车祸伤。按照Tile分型:B1型3例,B2型2例,C1型2例,C2型1例。结果8例患者获9个月到2年的随访。手术时间1.5小时到2个小时。术中无输血。术后一例患者出现褥疮,切口均一期愈合。下肢运动、感觉均正常,无神经损伤表现。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骨盆骨折,尤其对后环的固定具安全、微创、稳定的优势。
- 程锁利王铭春杨铁毅李永宁
- 关键词:骨盆骨折内固定
- 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常伴有明显骨质疏松症状。目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主要有髓外固定术和髓内固定术。对于A1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外固定术经济可行,疗效理想;而对于A2型、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可较早下床活动,从而减少了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该文就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邵进杨铁毅
-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外固定髓内固定
- 内侧副韧带修补与冠状突骨折固定对恐怖三联征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修补与冠状突骨折固定(Regan-Morrey II型)对"恐怖三联征"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名28岁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的肘关节CT、MRI数据,建立肘关节实体模型。制作3种肘关节模型。模型A:正常模型;模型B:修补冠状突骨折块,不修补MCL;模型C:修补MCL,不修补冠状突骨折块。并且对3种模型分别施加纵向载荷,分析各种工况条件下肘关节关节面的位移、应力分布,比较肘关节的稳定性。结果 3种模型的位移、应力分布类似,关节面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均位于尺骨滑车切迹处,最小位移分布在尺骨冠状突及冠状突偏内侧附近区域,而最小应力分布在尺骨冠状突下方偏外侧附近区域。各模型最大位移与最大应力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外侧柱稳定的情况下,修复MCL与修复固定尺骨冠状突骨折块效果相似。
- 范鑫斌宋超丁志宏吴亮周文超冯刚刘粤孔德策杨铁毅张岩
- 关键词:内侧副韧带尺骨冠状突骨折恐怖三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