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小平

作品数:7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云南省省院省校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矿床
  • 3篇地质
  • 3篇地质统计
  • 3篇地质统计学
  • 2篇地质模型
  • 2篇三维地质
  • 2篇三维地质模型
  • 2篇铅锌矿
  • 2篇铅锌矿床
  • 2篇锡矿
  • 2篇锌矿
  • 2篇锌矿床
  • 2篇变异函数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数学
  • 1篇数学经济

机构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首钢水城钢铁...

作者

  • 7篇林小平
  • 5篇秦德先
  • 5篇黎应书
  • 3篇刘建华
  • 2篇陈爱兵
  • 2篇燕永锋
  • 2篇蔡燕
  • 1篇洪托
  • 1篇普传杰
  • 1篇李波
  • 1篇余阳先
  • 1篇邓明国
  • 1篇伍伟
  • 1篇李连举
  • 1篇杨晓坤
  • 1篇范柱国
  • 1篇谈树成

传媒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兰坪铅锌矿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被引量:6
2005年
兰坪铅锌矿床是世界上第三大铅锌矿床,文章对兰坪铅锌矿的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措施。这对推动兰坪铅锌矿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兰坪铅锌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小平秦德先刘建华邓明国黎应书燕永锋
关键词:系统设计铅锌矿床
广西大厂锡矿田92号矿体数学经济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广西大厂矿田92号矿体矿化空间变化大,若按传统方法圈定矿体,计算储量,对于因经济技术条件及采矿条件变化和对矿床的认识程度加深所引起的边界品位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据此,我们采用建立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的方法,以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很好地实现了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
林小平秦德先黎应书刘建华燕永锋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三维地质模型锡矿床
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趋势——民族文化与旅游地质资源的融合被引量:6
2007年
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该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笔者从云南的地质地理背景出发,详细调查了云南省旅游地质资源和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根据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即将旅游地质资源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从景区边缘发展起步,突出农家特色,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品位。
刘建华李波林小平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旅游地质资源民族文化
兰坪铅锌矿北厂矿段数字化及技术经济指标优化
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正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社会对地质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地质方法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三维地学模拟(3DGM),加强矿...
林小平
关键词:矿床模型变异函数铅锌矿床
文献传递
云南大红山铁矿床三维数学模型探讨被引量:13
2004年
为实现矿山的生产动态管理与矿床的三维可视化,应用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应用能够反映区域化变量特征的变异函数,借助计算机和Micromine软件包,建立了大红山铁矿床的三维矿床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使矿山很清楚地了解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化学组分分布特征等。此外,通过Kriging估值计算的储量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储量很接近。
黎应书秦德先蔡燕陈爱兵余阳先普传杰林小平
关键词:铁矿床产状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三维可视化
云南省大红山铜矿床三维矿床数学模型被引量:9
2005年
本文应用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和Micromine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开发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建立了大红山铜矿床的三维矿床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使矿山很清楚地了解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化学组分布特征等。
黎应书秦德先蔡燕林小平伍伟杨晓坤
关键词:地质统计学三维地质模型铜矿床大红地质统计学
个旧锡矿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演化被引量:44
2006年
关于个旧锡矿床的成因,过去多数人持“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成矿”观点。笔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个旧锡矿具有多期、多源成矿,可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即印支期海底基性火山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成矿系列和燕山晚期花岗岩改造(叠加)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可归结为“裂谷环境—火山沉积—喷流热水沉积—花岗岩叠加改造”;在划分成矿系列的基础上,重点从矿床的微量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及流体包裹方面来论证新的成矿观点。
秦德先黎应书范柱国陈爱兵谈树成洪托李连举林小平
关键词:锡矿地球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