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昀 作品数:8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及正常体检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T和TT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和FIB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PT、T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TT和FIB的测定在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上有一定的意义,其应用价值可作进一步研究。 周英 林昀 陈敬德 李群 姜虹关键词:恶性肿瘤 凝血指标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表遗传学与肿瘤 被引量:6 2006年 通常认为遗传学上的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事件,尤其是抑癌基因的体细胞突变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近年来随着对肿瘤认识的深入,人们发现DNA序列以外的调控机制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为普遍、也更为重要,这种调控机制被称为表遗传学(epige-netics),研究DNA序列没有变化、可遗传的表达改变。例如,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模式的异常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DNA甲基化调控形式外,表遗传学还包括基因组印记、染色质组蛋白修饰、隔离蛋白以及非编码RNA(包括microRNA)等DNA序列以外的各种调控方式。现就表遗传学调控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林昀 黄健 韩泽广关键词:表遗传学 甲基化 基因组印记 PEG10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印迹基因父系表达基因10(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10,PEG10)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肝癌患者术后肝癌和癌旁组织中以及15株肝癌细胞株中PEG10基因的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17例PEG10基因高表达的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EG10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及其与PEG10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沉默肝癌QGY-7703细胞中PEG10基因的表达,并观察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PEG10基因在67%(20/30)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在15株肝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PEG10基因CpG岛2在29.4%(5/17)肝癌组织中显示有肝癌特异性低甲基化,同时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验证了PEG10基因CpG岛2在肝癌病例中总体低甲基化的状态。与对照组相比,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干扰PEG10表达后,肝癌细胞株QGY-7703的克隆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印迹相关基因PEG10在肝癌中高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区域CpG岛2的低甲基化密切相关,沉默PEG10表达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提示PEG10基因可能是一个新的肝癌治疗的药物靶点。 林昀 张云丽 胡昕 邓庆 李琦 高勇 滕小梅 韩泽广 黄健关键词:肝肿瘤 DNA甲基化 肿瘤相关基因GPRC5A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3年 1998年,在人类口腔鳞癌细胞株UMSCC-22B中首次发现了GPRC5A(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 C,member 5,group A)基因。后续的研究提示,GPRC5A是肺癌特异的抑癌基因,与长期慢性感染和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在乳腺癌和胃癌中,GPRC5A又作为癌基因促进肿瘤细胞增殖。GPRC5A受维甲酸、p53和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的调节,并活化非经典Wnt信号通路,抑制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本综述重点阐述了GPRC5A的生物学特性,与肺癌、乳腺癌和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潜在的信号调控通路,以期为肺癌、乳腺癌及胃癌的预防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林昀 李琦 高勇关键词:肺肿瘤 乳腺肿瘤 信号转导 乳腺癌组织中PTEN、AKT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TEN、AKT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4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腺瘤组织中PTEN、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乳腺腺瘤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41.7%vs 73.3%,P<0.05)、AKT蛋白表达率显著升高(66.7%vs 20.0%,P<0.05)。PTE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AKT阳性表达与乳腺癌TNM临床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PTEN表达与AKT蛋白表达呈线性负相关(γ=-0.752,P<0.05)。术后2年生存率PTEN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而AKT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PTEN的表达缺失导致AKT的过度表达,PTEN、AKT蛋白表达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郭绍文 刘坤 胡俊艳 林昀关键词:乳腺癌 蛋白激酶 临床病理 预后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及奈达铂单药同期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DN)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PF)诱导化疗及奈达铂单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急性不良反应、依从性及近期疗效。方法: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DN组和PF组。DN组和PF组患者分别接受DN或PF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随后行放疗以及2个周期的奈达铂单药同期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以及近期疗效。结果:DN组的平均化疗周期数比PF组多(分别为3.63和3.06个周期,P=0.038)。DN组和PF组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37.5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5)。DN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6.25%)明显低于PF组(46.88%,P=0.0086)。两组的近期疗效及1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诱导化疗方案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方案,近期疗效与PF方案相似,在减少恶心和呕吐等胃肠反应方面,较PF方案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罗金红 林昀 周俊 李琦 林根来 高勇关键词:诱导化疗 同期放化疗 多西他赛 奈达铂 N-豆蔻酰化转移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N-豆蔻酰化转移酶1(NMT1)和2(NMT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作用。方法:ELISA检测NMT1和NMT2在40例乳腺癌组织中含量,免疫组化证实其表达。小RNA干扰技术敲减乳腺癌细胞MCF-7及BT-474中NMT1和NMT2表达水平。CCK-8及Transwell小室穿膜试验检测NMT1和NMT2敲减前后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变化。结果:NMT1及NMT2在发生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P<0.01)。利用CCK-8检测发现NMT1或NMT2敲减48h后乳腺癌细胞BT-474、MCF-7增殖活性较对照组细胞显著减弱(P<0.0001)。Transwell小室穿膜试验检测发现,NMT1或NMT2敲减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穿膜细胞数显著减低(P<0.01)。结论:NMT1及NMT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敲减NMT1及NMT2可削弱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靶向抑制NMT1及NMT2有望成为干预乳腺癌的重要分子靶点。 郭绍文 谢轶群 鄂裘恺 钟锦婵 常聪聪 林昀关键词:乳腺癌 增殖 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评价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紫杉醇脂质体(每周135mg/m2)联合奈达铂(每周80mg/m2)治疗,21d为1个化疗周期。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生存情况,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41例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2.4%),部分缓解16例(38.1%),稳定14例(33.3%),疾病进展10例(23.8%),总有效率为40.5%(17/42)。18例初治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5.6%,24例复治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9.2%。1年总生存率为42.6%,中位无进展时间为6.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1.3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不良反应,7例患者发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4例患者发生3度血小板减少。3~4度呕吐发生率为7.3%(3/41),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对此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罗金红 周俊 林昀 李琦 林根来 高勇关键词:食管肿瘤 奈达铂 紫杉醇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