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杨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水下
  • 2篇有限元
  • 2篇有限元分析
  • 2篇中继
  • 2篇中继器
  • 2篇声纳
  • 2篇声纳系统
  • 2篇水下机器
  • 2篇水下机器人
  • 2篇潜水器
  • 2篇自治
  • 2篇母船
  • 2篇救生
  • 2篇机器人
  • 2篇打捞救生船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数据
  • 1篇自动计算
  • 1篇自治式水下机...
  • 1篇襟翼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篇林杨
  • 3篇孙斌
  • 3篇王建华
  • 2篇王棣棠
  • 2篇徐凤安
  • 2篇张竺英
  • 2篇于开洋
  • 2篇冯士伦
  • 2篇康守权
  • 2篇高云龙
  • 2篇陈瑞云
  • 2篇唐凯
  • 2篇任淑燕
  • 2篇刘大路
  • 2篇叶奇
  • 2篇陈继东
  • 1篇朱济祥
  • 1篇燕奎臣
  • 1篇冀大雄
  • 1篇李一平

传媒

  • 2篇机器人
  • 1篇船舶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治式潜水器下水回收系统
本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本系统由支持母船、打捞救生船、中继器、水下回收系统及水下机器人(自治式水下潜水器)组成,支持母船通过钢丝绳与中继顺联接,同时支持母船上设有电缆绞车通过电缆与中继器联接,中继器通过中性系缆与收...
王棣棠徐凤安康守权陈瑞云林杨任淑燕高云龙刘大路于开洋张竺英唐凯陈继东叶奇
文献传递
一种用AUV检测海洋水文参数跃变层特征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深水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AUV自主检测海洋水文参数跃变层特征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水文参数测量仪,探头安装于AUV壳体外部,连接控制计算机,用于实时测量AUV所处位置的水文数据;供电控制开...
冀大雄李冬冬贾松力林杨
文献传递
小襟翼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潜浮运动的影响被引量:8
1997年
无动力大纵倾角的下潜和上浮方式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这种潜浮方式却无法满足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潜浮位置范围及航向控制的要求.采用在稳定翼上加装小襟翼的方法,即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介绍了小襟翼对自治式水下机器人无动力潜浮运动轨迹的影响,并通过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运动方程,结合“CR-01”6000m自治式水下机器人的深海试验结果,对这一影响作了定性地分析.
林杨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
自治式潜水器下水回收系统
本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本系统由支持母船、打捞救生船、中继器、水下回收系统及水下机器人(自治式水下潜水器)组成,支持母船通过钢丝绳与中继顺联接,同时支持母船上设有电缆绞车通过电缆与中继器联接,中继器通过中性系缆与收...
王棣棠徐凤安康守权陈瑞云林杨任淑燕高云龙刘大路于开洋张竺英唐凯陈继东叶奇
文献传递
蠕动爬行攻泥机构工作特性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针对水下攻泥机器人蠕动爬行攻泥机构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建立了适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而通过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攻泥机构直行攻泥时与土相互作用的工作特性,阐明了攻泥机构在前进过程中限位块导致的土体局部弱化区对其工作特性的影响程度.综合分析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建议了攻泥机构宜行攻泥所必须的条件.
王建华冯士伦林杨孙斌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有限元分析工作特性
水下攻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林杨孙斌燕奎臣王建华李一平朱济祥袁学庆
该项目利用仿生学原理提出了“蠕动爬行攻泥机构”的研究方向,就攻泥机构在土壤中的推进机理和方式进行了研究,研制并完成了“蠕动爬行攻泥机构”的原理样机,解决了攻泥机构的推进方式、控制方法、液压动力技术、轨迹规划及控制策略以及...
关键词:
蠕动爬行攻泥机构转向工作特性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针对用于沉船打捞的水下攻泥机器人蠕动爬行攻泥机构的结构与工作机理 ,建立了适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进而通过弹塑性有限元计算 ,模拟了攻泥机构处于土中不同深度的工作情况 ,建立了攻泥机构前进位移V和转向角θ之间关系的通用公式。
冯士伦王建华林杨孙斌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