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永青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盐角草
  • 1篇盐生植物
  • 1篇植物
  • 1篇中肋骨条藻
  • 1篇粒径
  • 1篇芦丁
  • 1篇颗粒物
  • 1篇海马
  • 1篇海马齿
  • 1篇浮床
  • 1篇浮床栽培

机构

  • 2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2篇林永青
  • 2篇黄凌风
  • 1篇匡廷云
  • 1篇吕素莲
  • 1篇聂玲玲
  • 1篇郑新庆
  • 1篇吴佳鑫
  • 1篇李银心
  • 1篇姜丹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浮床栽培海马齿对海水中悬浮颗粒物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当前,我国许多流域和沿岸水体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较高,给大型海藻和其他底栖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如何有效降低水体的悬浮物浓度,是沿岸水域生态恢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了植物浮床系统中滩涂耐盐植物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L.)的根系对海水中悬浮颗粒物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种植海马齿的实验水体悬浮颗粒物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24 h内,由海马齿构成的生态浮床模拟系统对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清除率达到90%以上;海马齿根系对不同粒径的悬浮颗粒物清除效果不同,主要作用于粒径<20μm的悬浮颗粒物,且颗粒物粒径越小,根系对其清除效果越明显;随着粒径增大,悬浮颗粒物的自然沉降作用增强,尤其是粒径≥20μm的颗粒物.研究还表明,海马齿根系不仅对水中悬浮颗粒物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同时能使其浓度提前达到稳定水平.
林永青吴佳鑫郑新庆黄凌风
关键词:海马齿悬浮颗粒物粒径
盐生植物盐角草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抑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盐生植物抑制藻类生长是防治海洋赤潮发生的一种新兴技术.本文以中国近海典型赤潮原因种中肋骨条藻为对象,研究了滩涂盐生植物盐角草对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潜在的抑藻物质.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营养盐充足的条件下,盐角草能够显著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降低藻生长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除盐角草根系水提物之外,其余3种有机相提取物均能抑制藻的生长,改变藻细胞大小,并且影响单个细胞的Chla含量.各种有机相提取物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以甲醇相提取物效果最明显,其次是正丁醇和氯仿相提取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甲醇相提取物中鉴定出2种黄酮化合物——芦丁和槲皮素-3-β-D-葡萄糖甙.其中芦丁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随芦丁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随藻细胞初始接种密度的升高而减弱.结果表明,盐角草能够抑制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芦丁作为盐角草的代谢产物之一有望成为新的抑藻剂.
姜丹黄凌风林永青聂玲玲吕素莲匡廷云李银心
关键词:芦丁盐角草中肋骨条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