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秀梅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导电性
  • 2篇扩渗
  • 1篇杂多化合物
  • 1篇杂多配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化合物
  • 1篇NA
  • 1篇SM
  • 1篇
  • 1篇CUW
  • 1篇ER

机构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2篇林秀梅
  • 2篇周百斌
  • 2篇韩雪
  • 1篇苏占华

传媒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稀土元素对K_(17)[Sm(CuW_(11)O_(39))_2]·23H_2O的扩渗及导电性研究
2009年
采用气相扩渗法,对K17[Sm(CuW11O39)2]·23H2O化合物进行了稀土Er热扩渗,经ICP测试表明,微量Er已渗入到化合物中,利用XRD对扩渗前后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扩渗后生成了新物质。测试了扩渗前后试样的电导性,结果发现,扩渗后试样的电导率比扩渗前提高了105倍,为杂多化合物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韩雪林秀梅温中林周百斌
关键词:杂多化合物导电性
Na_8[CoCdW_(11)O_(39)(H_2O)]的合成、表征及扩渗Er的性能研究
2009年
首次合成了Na8[CoCdW11O39(H2O)].12H2O,并利用稀土元素铒通过固-气界面反应对合成配合物进行稀土铒的扩渗.通过IR、XRD等手段对扩渗前后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标题配合物为Keggin结构,扩渗后Keggin结构被破坏.经ICP和XPS测试表明,微量的Er渗入到杂多配合物的体相,并与化合物组成元素间存在键合作用.室温下采用四电极法对扩渗前后试样进行了导电性能的测定,扩渗后试样的导电率提高了2.0×104倍,且热稳定范围变宽,有望成为有实用价值的导电材料.
林秀梅周百斌苏占华韩雪
关键词:杂多配合物导电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