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昀哲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情绪
  • 2篇电位研究
  • 2篇厌恶
  • 2篇抑郁
  • 2篇社会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相关电位
  • 2篇脑机制
  • 2篇记忆
  • 2篇额叶
  • 1篇定向遗忘
  • 1篇短时记忆
  • 1篇杏仁核
  • 1篇休息
  • 1篇厌恶情绪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症状
  • 1篇抑郁障碍
  • 1篇抑郁症

机构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深圳大学
  • 2篇成都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作者

  • 11篇柳昀哲
  • 8篇张丹丹
  • 6篇罗跃嘉
  • 1篇李波
  • 1篇白雅敏
  • 1篇谭淑平
  • 1篇赵艳丽
  • 1篇李丹
  • 1篇韩龙柱
  • 1篇尹华站
  • 1篇陈玉明
  • 1篇唐毅
  • 1篇邢怡
  • 1篇金熠
  • 1篇赵婷
  • 1篇何振宏
  • 1篇关青

传媒

  • 3篇心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学探新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情绪加工障碍的神经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的不协调。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包括阳性、阴性、认知和情绪缺陷等多组症状,并常伴随严重的社会功能损伤。其中阳性症状包括妄想、幻觉,阴性症状包括意志活动减退、言语贫乏和快感缺乏等。
柳昀哲张丹丹赵艳丽谭淑平韩龙柱罗跃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机制重性精神疾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意志行为
社会神经科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社会神经科学是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神经机制的综合性学科.从1992年学科成立至今,社会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系统介绍了该领域4个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调节和社会互动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研究方向的核心问题,即社会知觉加工的模块化问题、人类社会认知的独特性问题和社会调节加工的跨文化一致性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社会知觉加工至少在计算算法层面是特异化的;心智化系统是人类独有的加工模块;人类社会调节不具备跨文化的一致性;大脑间耦合可能是社会互动共有的神经机制.最后,展望了社会神经科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柳昀哲张丹丹罗跃嘉
关键词:社会知觉社会认知社会互动
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2023)被引量:2
2023年
得益于认知神经科学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数字疗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认知障碍疾病的预防、诊断、干预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技术,亟需临床、科研、监管部门及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对认知数字疗法的应用形成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系统回顾和评价了国内外认知数字疗法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综合各领域专家意见,提出了8条认知数字疗法临床应用推荐及多项针对监管方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认知数字疗法的良性发展。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认知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唐毅邢怡王晓怡柳昀哲白雅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障碍的核心脑机制—基于fMRI元分析的证据被引量:10
2015年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情感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心境低落、认知功能损伤、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受到生物、心理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随着脑影像技术,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的发展,对抑郁症背后的神经机制已有了很多的了解.但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带来聚敛性的证据.相反,更多的脑区被发现与抑郁障碍有关.本文尝试利用Neurosynth平台,分析总结特异于抑郁障碍的核心脑机制.Neurosynth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无偏的全自动化元分析技术,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可以根据现有的脑激活模式推断相应的心理认知过程,即逆向推断.元分析流程可以大体分为6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取坐标;离析全文,根据关键词挑选相关文献;人工检查,排除无关文献;分类,根据关键词,将所有的激活坐标分为两类:与抑郁障碍有关和与抑郁障碍无关;元分析,计算和比较与抑郁障碍相关和无关的坐标;生成统计推断结果.本次元分析包含307篇抑郁障碍的文献,137篇重度抑郁障碍的文献和252篇焦虑障碍的文献,发现最特异于抑郁障碍的三大脑区:杏仁核、腹内侧前额叶和背外侧前额叶.具体而言,杏仁核的过度激活体现了过强的情绪加工;腹内侧前额叶的过度激活反映了抑郁患者过度自我关注;而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减弱则体现了抑郁患者执行控制功能的缺陷.进一步的辨别比较表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的过度激活也是焦虑障碍的神经机制,逆向推断表明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都有一定的几率能推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其中最特异于抑郁障碍(相对于焦虑障碍)的是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异常,无法抑制过敏化的情绪加工是抑郁障碍的重要脑机制.
刘耀中柳昀哲林碗君何振宏张丹丹关青罗跃嘉
关键词:抑郁障碍功能磁共振杏仁核
记忆抑制在正常人群与抑郁人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抑郁症认知障碍的突出表现之一为患者的负性记忆偏向。已有研究常关注患者对负性信息自下而上的选择性注意,往往忽略了自上而下执行控制障碍对记忆的影响。近年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状态个体的记忆抑制缺陷在其负性记忆偏向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无法有效地主动抑制负性记忆可能是患者持续性负性反刍的主要原因。从抑郁症自上而下的执行控制缺陷入手,研究患者的记忆抑制障碍与其主要症状-负性反刍间的相关性,不仅能从理论上丰富Beck的抑郁症认知模型,还能指导临床建立更准确的预后评估指标,同时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分别介绍了健康成人及抑郁症患者和抑郁状态个体的记忆抑制研究现状,并就当前在抑郁人群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丹丹柳昀哲
关键词:抑郁症定向遗忘
恐惧情绪面孔和身体姿势加工的比较: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面孔和身体姿势均为日常交往中情绪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对后者的研究却很少。本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了成年被试对恐惧和中性身体姿势的加工时程,并将此与同类表情的面孔加工ER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与情绪性面孔加工类似,大脑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也是快速的,早在P1阶段即可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区分开来,同时身体姿势图片比面孔图片诱发了更大的枕区P1成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情绪性身体姿势诱发出的N170和VPP幅度较小,潜伏期较短,这两个ERP成分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面孔,但不能区分恐惧和中性的身体姿势,说明在情绪性信息加工的中期阶段,大脑在身体姿势加工方面的优势不如在面孔加工方面的优势大。最后,在加工的晚期阶段,P3可区分情绪载体和情绪类别,且在两个主效应上均产生了较大的效应量,体现了大脑在此阶段对情绪性信息的更深入的加工。本研究提示,情绪性身体姿势和面孔的加工具有相似性,但与情绪性面孔相比,大脑似乎对情绪性身体姿势的加工在早期阶段(P1时间窗)更有优势。本文对情绪性面孔和身体姿势的结合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情绪脑的工作机制,同时找到更多的情绪相关的生物标记物以帮助临床诊断具有情绪认知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脑功能缺损。
张丹丹赵婷柳昀哲陈玉明
关键词:面孔表情事件相关电位
1秒以上时距判断的ERP研究
2012年
以视觉呈现时距信号,采用时间泛化范式要求被试判断5种探测时距(1~4秒)与标准时距(2秒)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记录11名大学生在时距判断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继而探讨不同探测时距条件下CNV波幅特征变化以及左、右侧额叶在时距判断中的功能。结果发现:1秒、1.42秒以及2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探测时距结束点,2.84秒、4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大约2秒处(标准时距);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在1秒、1.42秒、2秒条件下随探测时距的增长而延后,而在2.84秒、4秒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左、右侧额叶处诱发的CNV波幅峰潜时在2.84秒、4秒探测时距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且均在2秒附近。这说明在1秒以上视时距判断中CNV波幅峰反映了基于记忆中标准时距的时距判断的决策过程;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与时距判断的决策阶段存在共变关系,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相当于负荷解脱过程中的一个由负翻正的转折点;左、右侧额叶均参与了时距脉冲累加过程。
尹华站柳昀哲李丹李波
休息和睡眠期间的离线学习
人类高级智能的核心在于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特别是,有组织地串联和整合相关信息与事件,进而进行推理决策,这无疑是人类智能的一个突出特征。休息和睡眠期间,人们的记忆会经历某种转变,进而构建认知地图。有研究证明,睡眠可以增强人...
柳昀哲
厌恶情绪加工特点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厌恶作为一种威胁相关情绪有着帮助人们躲避有害刺激的进化意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厌恶加工能拥有独特的神经机制,主要表现为在感觉刺激输入早期起抑制作用。本研究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作为研究手段,探究正常被试观看厌恶图片时脑电活动变化。采用视觉搜索范式作为实验任务,考察不同加工阶段注意资源消耗特点。脑电结果表明,厌恶加工确实存在独特的加工机制,表现为皮层活动先抑制后增强。行为结果呈显著交互作用:情绪图呈现时间较短时(0/300 ms),被试任务表现受负性情绪加工干扰;情绪图呈现时间较长时(600/900 ms),被试任务表现不受负性情绪干扰。研究结果支持负性情绪两阶段加工模型,即厌恶加工也存在先自动化后控制化的两个阶段,并且在自动化加工完全消失之前存在两种加工进程并存的过度阶段。
金熠张丹丹柳昀哲罗跃嘉
关键词:厌恶自动化加工
厌恶与恐惧面孔的记忆编码、保持、提取被引量:4
2019年
情绪记忆增强效应在负性情绪记忆研究中被反复证实。尽管厌恶和恐惧同属负性情绪,提示威胁的存在,但由于它们的进化意义和生理功能不同,可能导致它们对记忆的编码、保持、提取三个阶段不同的调节方向或调节强度。本文采用延迟再认任务,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考察健康成年被试对唤醒度和效价相当的恐惧和厌恶面孔的记忆编码、保持和提取。结果显示, 1)在记忆编码的早期,被试主要加强了对恐惧面孔的注意(P1)和结构编码(N170),而厌恶信息的加工受到了抑制;2)从记忆编码晚期到记忆保持的整个阶段,被试对厌恶信息的精细评估(编码阶段P3)和复述保持(保持阶段的负走向慢波)均强于恐惧信息;3)相比于恐惧面孔,厌恶面孔可能在工作记忆系统形成了更强的表征,从而使被试在记忆提取时可回忆起更多的细节,对记忆提取的信心更足(提取阶段P3)。这后两条发现是导致行为层面上厌恶情绪记忆优于恐惧情绪记忆的原因。本研究为"厌恶比恐惧具有更强的记忆增强效应"提供了高时间分辨率的脑活动层面的证据,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负性情绪增强记忆的认知机制。
张丹丹张丹丹柳昀哲罗跃嘉柳昀哲
关键词:短时记忆记忆提取负性情绪厌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