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桑玉萍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童话
  • 2篇柳林风声
  • 2篇风声
  • 2篇《柳林风声》
  • 1篇地震
  • 1篇修辞
  • 1篇修辞角度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幽默
  • 1篇幽默
  • 1篇语境
  • 1篇语篇
  • 1篇语篇词汇
  • 1篇语篇理解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生成
  • 1篇语用效果
  • 1篇阅读教学
  • 1篇张弛
  • 1篇双关

机构

  • 4篇武汉工业学院
  • 3篇武汉轻工大学

作者

  • 7篇桑玉萍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海外英语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双关的语义生成及其在英语幽默中的应用
2009年
幽默是一种能令人发笑、给人带来欢乐和愉快的行为。幽默语言往往与修辞格有密切的联系。英语双关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格,以同音词和多义词为基本构材,以双重语境为链接,有助于产生诙谐生动的表达效果。本文把双关和幽默会话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英语国家的幽默方式。
桑玉萍
关键词:双关双重语境幽默
从话轮转换看《克莱默夫妇》中的父子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电影《克莱默夫妇》是一部关于婚姻家庭的伦理片。影片涉及夫妻、母子、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其中父子之间关系的变化让观众感动不已。本文运用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模式来解读从电影《克莱默夫妇》中选取的两段父子之间的对白,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父子关系由疏到亲的变化,更深刻地体会电影对白在塑造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桑玉萍
关键词:话轮转换《克莱默夫妇》
童话《柳林风声》中的反复修辞及其语用效果
2015年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童话经典之作,也被认为是散文体童话的范本。作品中大量使用反复修辞,研究借鉴反复修辞的广义概念,把作品中的反复按语音、词语、结构分类,并就其语用效果进行分析,反复修辞增加了节奏感的同时,对场面烘托、景物描写、情感宣泄、叙事推进等方面也大有裨益。
桑玉萍
关键词:《柳林风声》
王者悲歌——解读杰克·伦敦《一块牛排》中的汤姆·金被引量:1
2010年
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叫汤姆·金的职业拳击手,昔日的冠军、英雄、王者,人到中年时却过着落寞、凄凉、悲惨的生活。作者张弛有度、透彻肌肤的描写使小说的主人公有血有肉、生动形象,让人们不禁为他的悲凉晚景唏嘘扼腕。
桑玉萍
关键词:凄凉
语篇词汇重复模式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2009年
阅读教学一向是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技巧的培养应该是通过一定的语言体系来体现的。本文从分析Hoey的语篇词汇重复模式入手,分析其在语篇理解中的作用,从而使阅读教学能做到"点"与"面"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桑玉萍
关键词:词汇重复模式语篇理解阅读教学
“喻”和“拟”:童话《柳林风声》中自然美的表现手法
2015年
英国著名童话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经典之作《柳林风声》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及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爱不释手,被称为散文体童话的范本。《柳林风声》中诗情画意般的景物描写令人着迷,作品娴熟运用拟人展现大自然的造化,尤其大段描写时比喻和拟人的叠用更使大自然的美扑面而来、跃然纸上。
桑玉萍
关键词:《柳林风声》拟人比喻自然美
地震场面描写的不朽之作——从修辞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一个目击者的故事》被引量:1
2010年
1906年旧金山地震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难之一。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写下一篇题为《一个目击者的故事》的报道,真实生动地记录下地震及随后肆虐的大火给旧金山这座现代化城市及当地居民带来的严重后果和损失。杰克·伦敦对场面描写的驾驭能力令人叹服.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篇文章读起来荡气回肠。本文就其修辞手法的选用及语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探讨。
桑玉萍
关键词:地震场面描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