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全全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种球蛋白佐治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佐治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和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重症MPP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儿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IVIG 400 mg/(kg.d),连用3 d。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7例,有效23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儿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G佐治重症MPP患儿的疗效确切,建议临床推广。
- 王庆丰梁全全
-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肺炎支原体肺炎
- 奥得清治疗手足口病60例临床观察
- 2000年
- 本文对6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奥得清及其它抗病毒药物进行对照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男性32例(53.3%),女性28例(46.7%),年龄主要在3~5岁,45例为托幼小儿占75%,散居儿童15例占25%.临床表现均有皮疹,以手掌面及足底部位为主。
- 朱国政梁全全
-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
- 绍兴市城区14岁以下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调查2005年绍兴市城区14岁以下儿童哮喘流行情况,探讨危险因素,为我市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绍兴市城区0~14岁常住儿童中共抽样调查4318人,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全国0~14岁儿童哮...
- 刘淑梅王小仙梁全全王伟董长丰
- 文献传递
- 哮喘患儿血一氧化氮及血型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血型与哮喘的相关性 ,以提高对哮喘的诊治水平。方法 采用比色法测定 87例哮喘患儿和 3 0例健康儿童血浆亚硝酸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NO2 - /NO3- )含量。对 113例哮喘患儿和 1872例健康儿童行血型测定。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期及缓解期血浆NO2 - /NO3 - 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儿童。急性期血浆NO2 - /NO3 - 含量高于缓解期。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血型构成无显著差别(P >0 .0 5)。结论 NO参与哮喘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缓解期气道炎症仍存在。血浆NO2 - /NO3 - 水平可作为判定哮喘病情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刘淑梅陈聪德梁全全阎晓勤赵雅泉周菊珍郦红张丽华陈菁
- 关键词:儿童哮喘一氧化氮血型
- 绍兴市城区14岁以下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调查2005年绍兴市城区14岁以下儿童哮喘流行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我市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绍兴市城区0~14岁常住儿童中共抽样调查4318例,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全国0~14岁儿童哮喘统一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进行。结果:儿童哮喘157例,婴幼儿哮喘2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1例。哮喘(包括儿童哮喘、婴幼儿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197例,患病率为4.56%,男女患儿之比为1.56∶1。高发年龄段为3~5岁和10~12岁。发病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83.2%)和天气变化(72.6%)。个人变态反应史占57.9%,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分别为9.6%及16.2%。治疗中普遍应用抗生素(93.9%)。结论:本次调查基本代表了绍兴市区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有关资料为今后群防群治哮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依据。
- 刘淑梅王小仙梁全全王伟董长丰
- 关键词:哮喘儿童流行病学
- 复方丹参静脉滴注佐治过敏性紫癜被引量:2
- 2000年
- 朱国政梁全全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
- 西咪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3 0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西咪替丁针剂 10~ 2 0mg·kg 1·d 1,分 1或 2次静脉滴注 ,疗程 5d。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呕吐、腹泻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 ,缩短轮状病毒肠炎病程 ,减轻腹泻症状和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结论 :西咪替丁对改善临床症状。
- 朱国政梁全全
- 关键词:西咪替丁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
- 1997年
- 本院儿科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 朱国政梁全全
- 关键词:儿童紫癜ITP中西医结合治疗
- D-Ⅱ聚体测定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测定和探讨 D- 聚体 ( D- dimer)含量在过敏性紫癜 ( AP)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AP患者血浆 D- 聚体。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 D- 聚体阳性发生率79%和含量 1 .5 3± 0 .1 5 mg/ 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儿 D- 聚体含量明显增高 ,有血管内凝血、纤溶活性增加 ,含量与病情类型相关。
- 朱国政梁全全姚欢银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AP双抗体夹心ELISA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