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喆
- 作品数:22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神经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人-鼠及人-(人-鼠)杂交瘤中染色体行为与杂交瘤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2
- 1993年
- 作者用G-分带的方法研究了人-鼠及人-(人-鼠)杂交瘤细胞以及用于融合的亲本骨髓瘤细胞系X63-Ag8.653和SHM-D_(33)中的染色体,探讨了人染色体和标记染色体与杂交瘤稳定性的关系.在杂交瘤细胞中除13号和X、Y染色体外,其余人染色体均可得到保留,其中1,3,4,5,6,17,19、21和22号染色体的出现频率高于10%,在骨髓瘤和杂交瘤细胞中有非人非鼠的标记染色体存在,除M23外其余22种的形态结构在不同株细胞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人-鼠杂交瘤中的标记染色体有7种,人(人 鼠)杂交瘤中的标记染色体有16种.含有人1号染色体的杂交瘤比较稳定,不含人14号染色体的杂交瘤仍可分泌人IgM,含有人2号染色体的杂交瘤并不分泌人免疫球蛋白K链,当2号与22号染色体共存时只分泌入链.
- 梁喆王德堂金伯泉
- 关键词:杂交瘤染色体免疫球蛋白稳定性
- 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5
- 1989年
- 本实验用频率为2.45GHz、功率密度为19mW/cm^2、20mW/cm^2的微波重复照射BALB/c小鼠,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小鼠睾丸的变化。可见异常曲细精管中有生精细胞形状不规则、生精细胞脱落到管腔中以及无管腔等形态。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和早期精子细胞的异常主要见于线粒体空化、核周间隙扩张及核膜局部破损,晚期精子细胞主要见于核异形等。
- 梁喆王泰清陶松贞
- 关键词:睾丸超微结构电镜抗生育
- 人基因组DNA片段对胚胎小鼠脊髓培养神经元的影响
- 1999年
- 目的:研究人基因组DNA对培养的小鼠脊髓神经元活性及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用酚-氯仿抽提法从人胚脑中提取人基因组DNA片段,用此DNA片段加至体外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培养液中,培养3d后作MTT实验,NSE染色,图像分析神经元突起的长度.结果:实验组的神经元突起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 杨大莉梁喆鞠躬
- 关键词:基因组DNA片断神经元人类基因组
- Tenascin-C分子中FN6-8片段蛋白对培养的脊髓缺气损伤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研究 FN6 - 8片段能否促进损伤神经元的突起生长。 方法 从包含有 TN- C分子中 FN6 -8DNA序列的质粒中表达并纯化 GST- FN6 - 8融合蛋白 ,以 0 .0 5 mg/ L 的浓度加入培养的胚胎小鼠脊髓神经元的培养液中 ,对照组加入等量 GST,然后液体石蜡封闭液面造成神经元缺气损伤 ,3d后做 MTT实验 ,测神经元活性并图像分析神经元突起的长度。 结果 FN6 - 8组的神经元活性和神经元突起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TN- C促进神经元活性及突起生长的功能可能由其 FN6 - 8片段介导。
- 杨大莉黄文晋梁喆杨浩鞠躬
- 关键词:TN-C神经元神经再生
- 脊髓神经细胞培养中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形态特征被引量:1
- 1997年
- 实验取小鼠12~14天的胚胎脊髓进行常规分离细胞培养,然后做γ-氨基丁酸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培养中的小鼠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以圆形最为多见,其次为不规则形、椭圆形,梨形和三角形少见.就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突起形态而言,可分为短突起和长突起.另外在实验中还观察到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胞体有强阳性和弱阳性两种发出的突起可与其余结构发生联系.
- 梁喆杨浩农艺王浩军鲍璿鞠躬
- 关键词:脊髓细胞培养神经元
- 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过程中关于提高细胞产率以及活性的技术探讨被引量:24
- 1997年
- 为了提高用于培养脊髓细胞的产率以及活性,使实验的细胞模型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实验探讨了脊髓细胞培养过程中,从取材、解剖和分散细胞等一系列步骤中维持细胞活性的内外因素。
- 杨浩梁喆鞠躬鲍璿
- 关键词:细胞培养脊髓神经元活性
- 嗅神经鞘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对GABA能神经元的作用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嗅神经鞘细胞 (OECs)在培养状态下对GABA能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 方法 用原代培养的方法 ,分别进行OECs和脊髓神经元的培养 ,培养 6d后 ,将OECs接种在Millipore细胞培养板的内嵌培养皿中 ,然后置入脊髓神经元的培养板中 ,使两者进行不接触的联合培养 ,培养进行至 6d ,分别作GAB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突起生长情况以及GABA阳性细胞计数。 结果 与OECs联合培养组 (实验组 )GABA能神经元存活为 39 7± 6 3,对照组为 2 7 6± 2 7(P <0 0 5 ) ,并且实验组GABA能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 ,突起长度(6 30± 112 μm)较对照组长 (2 70± 97μm) (P <0 0 1)。 结论 在体外培养状态下 ,OECs对GAB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杨浩梁喆王春婷程华玲鞠躬
- 关键词:体外培养嗅神经鞘细胞神经元Γ-氨基丁酸存活
- 人(人-鼠)及人-鼠杂交瘤中A型逆转录病毒的观察
- 1991年
- 由于人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的同源性,使它在临床应用上比鼠单抗有更大的潜力。我国在《人用鼠源性单抗制备及质量控制考虑要点》中要求检测逆转录病毒。
- 梁喆卢连军李海凤高磊米力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逆转录病毒杂交瘤
-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大鼠单克隆抗体亲和力及抗原结合位点测定
- 1995年
- 应用非竞争ELISA和ELISA相加试验对8株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大鼠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了抗体亲和力和抗原结合位点的测定。结果提示这些McAb至少可识别HFRSV核壳蛋白(NP)上6种不同抗原决定簇,并且表明NP上可能存在HFRSV组、亚组、型或亚型抗原决定簇。McAb亲和常数测定的高低排序结果为KF12>DE11>X10>CH10>IG4。
- 徐海峰杨为松崔龙洙梁喆白雪帆米力刘原
- 关键词:出血热病毒肾病综合症抗原位点
- 脊髓提取液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在缺气损伤环境中的作用被引量:2
- 1999年
-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小鼠胚胎脊髓提取液对损伤环境中的体外培养脊髓和背根节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神经细胞取自12~14 d 胚胎小鼠脊髓和背根节,接种于24 孔板中。培养第5 d 时在培养板中加入250 m g/L 脊髓提取液,对照组不加;培养第10 d 在液体表面加入液体石蜡造成缺气损伤。继续培养4、8、12、24 h,然后去除液体石蜡,观察细胞形态和K+ 、LDH 的变化,用M TT 方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NSE免疫组化反应显示神经元存活状况。结果表明:损伤神经元出现细胞肿胀、失去折光性、核偏位以及NSE 染色变弱;而在培养液中加入脊髓提取液,可以减轻这种“缺气”造成的损伤,提高体外培养神经元在损伤环境中的生存率,保持细胞的活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 杨浩梁喆农艺鲍璿鞠躬
- 关键词:神经细胞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