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强
-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陕西小麦籽粒硬度及其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籽粒硬度与小麦市场分级定价、磨粉品质和食品加工品质密切相关。为给小麦品种选育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试仪测定了169份陕西小麦品种(系)的籽粒硬度,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了硬质麦的基因组成。硬度测定结果表明,陕西参试小麦品种(系)存在硬质麦、混合麦和软质麦3种类型,分别为121、11和37份,依次占71.6%、6.5%和21.9%。陕西不同地区3种籽粒硬度类型所占比例明显不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硬质麦存在4种基因型,即Pina-D1b、Pinb-D1b、Pinb-D1d和Pinb-D1p,分别有14、97、2和8份材料,占硬质麦比例依次为11.6%、80.2%、1.6%和6.6%。总体而言,陕西小麦以硬质麦为主,硬质麦主要由Pinb-D1b基因型组成。
- 张晶张晓科王可珍梁强付晓洁冯毅王瑞
-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基因型
- 小麦HMW-GS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准确快速鉴定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以18个已知HMW-GS组成的品种为对照,将4种不同浓度分离胶的SDS-PAGE与分子标记(Bx7、Bx7OE和By 8)相结合,构建一套适于检测HMW-GS组成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214份陕西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组成。4种分离胶浓度中,除了亚基7、7*与7OE和8与8*外,9%的分离胶可以很清楚地分离Glu1-位点的其他常见亚基,结合分子标记(Bx7、Bx7OE和By 8)检测对照品种,结果与已知亚基(基因)一致。用分离胶浓度为9%的SDS-PAGE结合分子标记(Bx7、Bx7OE和By 8)方法对陕西品种(系)检测结果表明,Glu-A1、Glu-B1和Glu-D1分别有3、8和3个亚基种类,共28种亚基组合类型。以1、Null、7+9、7+8、7+8*、14+15、2+12和5+10为主要亚基类型,频率分别为55.6%、41.6%、43.9%、26.2%、10.3%、15.4%、79.0%和12.6%;同时在Glu-B1位点发现7+8*和6+8*亚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小麦HMW-GS组成,有效区分Glu-B1位点的亚基7与7OE,8与8*,鉴定结果稳定可靠。
- 高正王晓龙张晓科白升升付晓洁相吉山穆培源梁强
- 关键词:小麦GSSDSPAGE分子标记
- 陕西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组成分析和强筋亚基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构建
- 作为小麦重要贮藏蛋白组分的谷蛋白,由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组成。不同谷蛋白亚基组成对小麦的品质效应大小不同,是小麦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内容。鉴定和分析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构建...
- 梁强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SDS-PAGESTS标记
- 文献传递
- 陕西小麦Glu-A3和Glu-B3位点等位变异的检测和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与小麦品质密切相关。为了给陕西小麦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STS分子标记,检测了175份陕西小麦品种(系)Glu-A3和Glu-B3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结果表明,陕西小麦Glu-A3位点存在4种等位变异,即Glu-A3a、Glu-A3b、Glu-A3c和Glu-A3d,分别占12.6%、1.7%、58.3%和27.4%;Glu-B3位点存在8种等位变异,即Glu-B3a、Glu-B3b、Glu-B3d、Glu-B3e、Glu-B3f、Glu-B3g、Glu-B3i和Glu-B3j,分别占4.6%、2.9%、45.7%、0.6%、2.9%、8.5%、4.0%和30.8%。在陕西不同地区小麦之间,两个位点等位变异的种类、组合及其分布比例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地区间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饮食习惯、育种目标及亲本选择有关。
- 梁强王晓龙张晓科张晶张同兴冯毅王瑞王宏礼
- 关键词:小麦LMW-GSSTS标记
- 陕南鄂西丘陵麦区小麦HMW-GS组成和LMW-GS等位基因变异
- 2013年
- 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STS标记方法分别对陕南鄂西丘陵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Glu-A3与Glu-B3位点的等位基因进行了检测,并通过STS特异性标记对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的HMW-GS部分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陕南麦区64份小麦材料中共检测到9种HMW-GS类型,其中Glu-A1位点含有Null、1共2种等位变异,频率分别为53.12%和46.88%;Glu-B1位点有7+8、7+9、14+15和17+18共4个等位变异,频率分别为26.56%、48.44%、21.88%和3.13%;Glu-D1位点有2+12、5+10和4+12共3种等位变异,频率为71.88%、15.63%和12.49%;而且17种不同亚基组合中以"1,7+9,2+12"与"Null,7+9,2+12"为主。(2)64份小麦材料中检测到11种LMW-GS类型,其中Glu-A3位点存在Glu-A3a、Glu-A3c和Glu-A3d共3种等位变异,分布频率为10.94%、62.50%和26.56%;GluB3位点有Glu-B3a、Glu-B3b、Glu-B3d、Glu-B3e、Glu-B3f、Glu-B3g、Glu-B3i和Glu-B3j共8种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分别为6.25%、4.69%、29.69%、1.56%、3.13%、18.75%、4.69%、31.25%。(3)2个特异性STS标记对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到的HMW-GS部分组成结果验证表明,STS标记可以有效克服SDS-PAGE方法检测小麦HMW-GS中的7与7*、8与8*以及2与2*亚基的误读问题,为小麦品质育种与食品加工提供理论支持。
- 杨松杰梁强
- 关键词:普通小麦
- HMW-GS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新疆春小麦的检测被引量:4
- 2011年
- 为给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小麦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基因的特异性标记,基于17份已知HMW-GS组成的品种(系),构建了3套多重PCR,体系Ⅰ可用于同时检测AxNull和Dx5基因,体系Ⅱ可同时检测Ax2*和By8基因,体系Ⅲ可同时检测Bx14和Dx5基因;用3套多重PCR体系分别检测17份小麦品种,其结果与SDS-PAGE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表明建立的3套多重PCR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小麦品种优质HMW-GS基因聚合育种。利用此体系对85份新疆春小麦品种进行分析表明,AxNull和Ax1的频率均为24.7%,Ax2*为50.6%,By8为48.2%,Bx14(+By15)为0%,Dx5(+Dy10)为34.1%。
- 王晓龙王亮尉倩穆培源范锋贵徐红军梁强任万杰张晓科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重PCR
- 强筋小麦分子标记多重PCR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8
- 2011年
- 面筋强度与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种类(组合)密切相关。以12个已知亚基基因组成的品种为对照,选用基因(位点)Axnull、Bx7OE、Dx5、Glu-A3d、Glu-B3i和Glu-B3的标记,构建多重PCR体系。以该体系检测对照的结果与已知基因型完全一致,一次PCR可同时间接检测7个与强筋有关基因(位点)Ax1/Ax2*、Bx7OE、Dx5、Glu-A3d、Glu-B3i和Glu-B3。对62个陕西小麦品种的检测结果表明,优质强筋亚基基因(位点)Ax1/Ax2*、Dx5、Glu-A3d、Glu-B3i和Glu-B3的比例依次为56.5%、9.6%、33.9%、1.6%和64.4%,所有品种均不含Bx7OE,携带0、1、2和3个及以上基因(位点)的品种分别占6.5%、33.9%、48.3%和11.3%。说明聚合多个强筋亚基基因(位点)的品种频率较低,通过优质亚基基因的聚合育种,可望改善陕西小麦品种的面筋品质。本研究所构建的强筋小麦分子标记检测的多重PCR体系检测结果稳定且可靠,可用于小麦种质资源的快速评价和强筋小麦分子辅助选育。
- 梁强张晓科尉倩王晓龙张晶孙道杰付晓洁
- 关键词:分子标记
- 4套强筋小麦HMW-GS多重PCR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11年
-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与其加工品质密切相关,建立其相关简便有效的遴选体系对小麦品质评价和优质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对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的HMW-GS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基于26份已知HMW-GS组成的小麦品种(系)检测验证基础上,建立强筋小麦HMW-GS基因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已建立了4套多重PCR体系:体系Ⅰ同时检测Axnull与By8基因,体系Ⅱ检测By8与Dx5基因,体系Ⅲ同时检测Axnull、By8与Dx5基因,体系Ⅳ同时检测Axnull、Bx14与Dx5基因。利用每个体系对26份品种(系)进行检测,其结果与已知结果一致,说明创建的4套多重PCR体系稳定结果可靠,可用于强筋小麦品种的分子辅助选择和品质评价。
- 尉债王亮王晓龙张晓科穆培源范锋贵任万杰梁强李威
-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多重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