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晚期
  • 3篇卡培他滨
  • 2篇阳性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顺铂
  • 2篇注射
  • 2篇晚期食管
  • 2篇晚期食管癌
  • 2篇腺癌
  • 2篇卡培他滨治疗
  • 2篇化疗
  • 2篇恶性
  • 1篇单抗
  • 1篇新辅助治疗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10篇梅林
  • 2篇汪济东
  • 2篇孙琦
  • 1篇许扬
  • 1篇刘叶果
  • 1篇钱洪
  • 1篇章银秀
  • 1篇金涌
  • 1篇庄凌云
  • 1篇刘晓荣
  • 1篇王晓敏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应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确诊的7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药卡培他滨治疗)和试验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每组38例。治疗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21、VEGF-145、VEGF-165水平、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57.89%(22/38)]虽高于对照组[42.11%(16/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169);试验组的疾病控制率[81.58%(31/38)]优于对照组[55.26%(2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P=0.014)。试验组患者中位PFS(6.3个月)长于对照组(4.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8,P=0.003);试验组患者中位OS(14.8个月)与对照组(13.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4)。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VEGF-121[(201.25±18.37)ng/L比(276.83±20.26)ng/L]、VEGF-145[(102.24±12.16)ng/L比(170.39±15.28)ng/L]、VEGF-165[(135.08±14.32)ng/L比(210.53±16.09)ng/L]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03,P<0.001;t=21.51,P<0.001;t=21.59,P<0.001)。治疗后试验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理功能[(80.18±13.96)分比(71.72±16.12)分]、生理职能[(67.19±30.62)分比(53.12±9.86)分]、躯体疼痛[(70.01±17.97)分比(61.06±17.57)分]、总体健康[(68.67±18.92)分比(57.96±20.97)分]、活力[(78.39±19.37)分比(68.26±18.52)分]、社会功能[(82.24±19.73)分比(70.92±20.31)分]、情感职能[(73.81±28.86)分比(60.23±29.19)分]、精神健康[(76.19±12.82)分比(70.31±12.54)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7;t=2.03,P=0.046;t=2.19,P=0.031;t=2.34,P=0.022;t=2.33,P=0.023;t=2.46,P=0.016;t=2.04,P=0.045;t=2.02,P=0.047)。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8
周婷徐少华梅林
关键词:卡培他滨
初治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tpCR的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初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完全病理完全缓解(total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tpCR)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手术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海军安庆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95例初治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初治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tpCR的影响因素。结果95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tpCR 51例,未达tpCR 4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HER23+(OR=6.102,P=0.014)、分子分型为HER2+/激素受体–(HER2+/激素受体+OR=0.129,P=0.006)及采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OR=6.582,P=0.014)者的tpCR率更高,雌激素受体3+(OR=0.122,P=0.033)、孕激素受体3+(OR=0.179,P=0.020)、Ki-67指数为15%~30%(OR=0.088,P=0.030)和31%~60%(OR=0.066,P=0.017)者的tpCR率较低。该模型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81[95%CI(0.815,0.947)]。结论初治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HER2表达水平、分子分型、新辅助靶向治疗方案等有关,同时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一定程度预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的tpCR效果。
邵佳梅林夏明林
关键词: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表达新辅助治疗
长春瑞滨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01年
长春瑞滨(NVB)是一种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多种肿瘤治疗有效. 我科近二年来采用以NVB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全组共36例,男性28例,年龄43岁~74岁,平均年龄60岁;女性8例,年龄32~74岁,平均45岁.肺鳞癌10例,肺腺癌8例,乳腺癌术后肺内转移癌1例,鼻咽鳞癌4例,食管鳞癌7例,阴茎鳞癌术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癌1例,中耳鳞癌1例,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声带鳞癌1例,前列腺癌1例.KPS评分均≥60分.
汪济东孙琦刘晓荣钱洪梅林
关键词:恶性肿瘤药物治疗NVB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25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TAX)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组:TAX 135 mg/m^2,第1天,DDP 40 mg,第1天至第3天;对照组:DDP 40 mg,第1天至第3天,亚叶酸钙(CF)200 mg,第1天至第5天,5-氟尿嘧啶(5-Fu)750 mg,第1天至第5天;21 d 重复。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有效率64%。对照组 CR 1例,PR 11例,有效(CR+PR)率4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TAX 联合 DDP 是治疗晚期食管癌较好的化疗方案之一。
梅林
关键词:食管肿瘤紫杉醇顺铂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全文增补中
沙利度胺联用5-氟尿嘧啶对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
肝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或肝癌手术切除后预防及复发转移性肝癌的治疗,化疗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 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
梅林
关键词:沙利度胺5-氟尿嘧啶实验性肝癌
文献传递
甲羟孕酮改善化疗患者骨髓抑制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汪济东梅林章银秀孙琦许扬查清
关键词:甲羟孕酮骨髓抑制作用肿瘤
卡培他滨治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抑癌基因表达及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治疗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抑癌基因表达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将70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替吉奥治疗,观察组接受卡培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抑癌基因表达、心肌损伤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及心肌损伤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S、CRP、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患者血清CK-MB、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S、CK-MB、cTnI、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抑癌基因PTEN、ARID1A、Bax、Caspase-3、FasL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患者炎症症状、控制患者心肌损伤,促进细胞凋亡,有推广应用价值。
梅林许扬徐少华王慧田丰
关键词:卡培他滨肿瘤标志物心肌损伤抑癌基因表达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P方案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随访2年。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趋势上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疗效相近。但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庄凌云梅林
关键词:甘露聚糖肽非小细胞肺癌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替吉奥或卡培他滨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86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对比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同步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43例采用卡培他滨同步放疗治疗为对照组,43例采用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2个周期后肿瘤标志物水平(CEA、CA19-9)、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肿瘤增殖侵袭指标(VEGF、VEGFR2)差异,并分析两组生存差异。[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74%和72.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4,P=0.621)。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20.93%)、末梢神经炎(51.16%)、手足皮肤损伤(39.53%)、放射性食管炎(46.51%)发生率较对照组(44.19%、72.09%、67.44%、67.44%)低(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QLQ-C30评分[(57.49±5.87)分]较对照组[(61.28±6.81)分]低(P<0.05)。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VEGF、VEGFR2水平[(141.62±13.54)pg/mL、(314.76±59.43)ng/L]均较对照组[(150.44±15.09)pg/mL、(345.87±68.46)ng/L]低(P<0.05)。观察组1年、2年、3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加用替吉奥或卡培他滨治疗均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但替吉奥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明显提高。
张成峰孙琦刘叶果梅林王晓敏
关键词:食管癌卡培他滨同步放疗
力尔凡加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39例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力尔凡+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9例患者分为两组,均在排尽胸腹腔积液后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18例给予力尔凡+顺铂,对照组21例单用顺铂,均每周1次,治疗1~4次不等。[结果]治疗组CR6例,PR9例,有效率(CR+PR)83.3%。对照组CR3例,PR8例,有效率(CR+PR)52.4%,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较小,主要为胸腹痛、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骨髓抑制。所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力尔凡+顺铂腔内注射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较好的方法。
梅林金涌
关键词:恶性胸腹腔积液力尔凡顺铂腔内注射药物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