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亚琴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活性
  • 2篇代谢产物
  • 2篇抑制活性
  • 2篇生物活性
  • 2篇胁迫
  • 2篇耐酸
  • 2篇红树
  • 2篇红树林
  • 2篇PENICI...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条件
  • 1篇营养胁迫
  • 1篇真菌
  • 1篇生物碱
  • 1篇酸胁迫
  • 1篇内生真菌
  • 1篇微生物
  • 1篇细菌
  • 1篇细菌群体
  • 1篇细菌群体感应

机构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樊亚琴
  • 4篇朱伟明
  • 2篇王乂
  • 2篇付鹏
  • 1篇王亚楠
  • 1篇王佩
  • 1篇宫倩红
  • 1篇王春宴
  • 1篇彭吉星
  • 1篇顾谦群
  • 1篇王智颖
  • 1篇毛文君

传媒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耐酸微生物的酸胁迫天然产物被引量:2
2017年
耐酸微生物是指那些可在低pH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含硫的温泉和土壤、红树林根际土壤、金属矿山土壤及矿水等环境中。它们具有特殊的生物代谢途径,能够产生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炎和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等生物活性的新结构。本文总结了1971年12月—2016年12月间报道的62个新的耐酸微生物酸胁迫天然产物,包括其来源、结构与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耐酸微生物酸胁迫天然产物的出新率为65%、活性率达68%,是一类潜在的药用生物资源,值得深入研究。
王乂樊亚琴王亚楠朱伟明
关键词:生物活性
红树林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分离、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分离自广东红树林海桑深层根泥内生真菌PJX-2和分离自海南红树林根泥内生真菌Penicilliumsp.H-25-02的胞外多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沉淀法、Q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色谱和Sephacryl S-100凝胶柱色谱对菌株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等方法,研究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从2株真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获得4个多糖,qw-2,qs-3a,jxw-2和jxs-2,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2.22、22.87、5.63和9.70kDa;这4个多糖主要由甘露糖组成,jxw-2和qw-2还含少量葡萄糖,qs-3a还含少量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jxw-2和jxs-2中均含有末端Man,1,2)-Man,1,6)-Man和1,2,6)-Man,而jxw-2还含有少量1,3)-Glc;qw-2和qs-3a中均含有末端Man,1,2)-Man和1,2,3)-Man,而qw-2还含有1,2,6)-Man和1,4)-Glc,qs-3a还含有1,4)-Man,以及末端Gal及1,6)-Gal。结论首次分离和分析了4个红树林内生真菌胞外多糖,它们的化学特征不同,qs-3a糖链中含有罕见的1,6)-Gal。
王春宴樊亚琴彭吉星朱伟明顾谦群毛文君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胞外多糖化学组成结构特征
两株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研究
天然产物(Naturalproducts,NPs)是新药的重要来源,在1981-2014年期间全世界上市的1211个小分子新药中,直接或间接天然产物来源的占到65%。大多数在医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NPs是次级代谢产物(s...
樊亚琴
关键词:海洋真菌次级代谢产物
应激条件下微生物产生的活性天然产物
1.利用酸胁迫(pH≤5)和碱胁迫(pH≥10),从陆生及海洋耐酸真菌的酸性培养产物中获得了具有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的聚酮和吲哚类生物碱[1-4].(1)建水紫陶土样来源的耐酸真菌Penicill...
付鹏王慧樊亚琴王佩王俊峰王智颖朱伟明
关键词:PH胁迫营养胁迫生物碱聚酮生物活性
红树林真菌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产生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被引量:5
2018年
正红树根泥来源的沙门柏干酪青霉(Penicilliumcamemberti)OUCMDZ-1492在寡营养条件下能够产生一类不同于富营养条件下的代谢产物,具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采用活性跟踪的分离方法并对其中的外消旋体进行手性拆分,得到了5个α-吡喃酮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电子圆二色谱(ECD)的测量与化学模拟计算,其结构分别被鉴定为:(R,E)-6-甲基-5-(3-羟基-1-丁烯基)-4-甲氧基-2-吡喃酮(1,命名为pyrenocine P)、pyrenocine A (2)、(R)-pyrenocine B (3)、(R)-(―)-pyrenocine E (4)和(S)-(+)-pyrenocine E (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的绝对构型为首次确定.化合物2和3对紫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CV026显示出较强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16和1.0 mg·mL-1 [阳性药(Z)-4-溴-5-溴亚甲基-2-呋喃酮(C-30)的MIC为0.08 mg·mL-1].
樊亚琴朱国良王乂朱晓翠宫倩红贾茜付鹏朱伟明
关键词:红树林真菌
红树林耐酸真菌Penicillium camemberti OUCMDZ-1492抗H1N1活性产物研究
耐酸微生物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特境微生物,具有与普通微生物相比不同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能够产生多种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存在着多方面的潜在利用价值。红树林是一种陆海交界的典型生态系统,其土壤呈酸性,存在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中...
樊亚琴
关键词:次生代谢产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